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是)
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最大的半岛是什么岛?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屿?
- 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 3、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叫什么
- 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 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
- 6、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最大的半岛是什么岛?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屿?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1、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是一组散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位于东南亚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群岛。该群岛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
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东马) 、文莱、新加坡、东帝汶。新几内亚岛(包含巴布亚新几内亚)一般不纳入马来群岛之范畴。
2、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
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
3、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属于大陆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面积2,175,600平方公里(其中341,700 km² 为无冰雪覆盖, 1,833,900 km²为冰雪覆盖),由于面积庞大,常被称为格陵兰次大陆。全岛约五分之四地区处于北极圈之内。
扩展资料
地理:
1、格陵兰是继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面积最大的地区。全份地区都被冰盖盖上,只有岛的极北部,和东西两边的狭长地带,由于该地区的空气异常干燥,难以形成积雪,地表才得以暴露。亦因为中部地区长期受冰雪盖压,故中部地区,若去除雪帽覆盖后,会比岛缘地区低。
全岛以中部偏东最高海拔3300米,边缘地区约平约海拔1000至2000米。若然将格陵兰岛全部冰雪溶掉,在冰河侵蚀作用的影响下将会呈现群岛的状态。
2、阿拉伯半岛主要由西部的阿拉伯地盾和地盾以东的沉积区两大地貌区组成。沉积区从地盾向东北、东和东南方向沉陷,进入包括伊拉克南部、波斯湾和鲁卜哈利沙漠(Rubal-Khali)东部在内的大盆地。
地盾的东部边缘从红海向北伸出的亚喀巴(Aqaba)湾的顶端向东弯曲,在横穿半岛的中途点折向西南和正南,直至也门高地。
3、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
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来群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拉伯半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马来群岛位于地球东半球,赤道附近,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总陆地面积超25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马来群岛是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2万多个岛屿组成。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的中部地区,而平原地区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周边,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平原面积会比较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叫什么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疆土辽阔,皆是地理风情。关注世界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增长见识,了解不同国家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吗?下面学习吧我将为你一一解答。
一、地理概况
马来群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称东南亚岛屿区,也叫南洋群岛。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2万多个岛屿组成,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总面积约2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新几内亚岛有时不纳入马来群岛。
二、形成原因
马来群岛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马来群岛中的菲律宾群岛及其外侧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马来群岛中的大巽他群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及其外侧的深海沟则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三、人文信仰
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也信仰佛教和回教。马来人(Malays)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华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马来人以农业为主,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术。渔业和航海业发达。
三、气候环境
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毫米。
四、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为当地提供贵重木材。石油为主要矿产,在苏门答腊、印尼婆罗洲、汶莱、巴布亚等地开采。印尼新及(Singkep)岛、邦加岛、勿里洞岛的锡产量约为世界产量10%。婆罗洲和廖内(Riau)有铝土矿,西里伯斯发现镍矿,菲律宾有金、铬、铁、锰和铜。煤储量有限,然而水力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马来群岛的动植物群非常丰富且种类各异。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
五、粮食作物
马来群岛纬度较低,赤道横贯中部,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壤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岛上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占压倒优势,农村居民绝大多数为定居耕种者,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胶、烟叶、糖、椰乾、胡椒、奎宁、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马尼拉麻等。
六、民族人口
马来群岛国家多为南岛语系的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南方亚种(混有澳大利亚棕色人种的蒙古人种),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最高的岛为爪哇岛。 主要民族是马来人。广义上的马来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其民族来源,尚无定论。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马来群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
因该群岛本地人以马来人为主,所以名叫“马来群岛”。这里又是海外华侨比较集中的居地之一,在中国又称为“南洋群岛”。“东印度群岛”有时用作该群岛的同义词。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在东半球,赤道附近,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
地势地貌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
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
01
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是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新几内亚岛有时不纳入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是世界第一大群岛,在海岛世界中,是“人丁兴旺”的群岛“家族”。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马来群岛的“家族成员”,大大小小共有2万个以上,总面积达255万平方千米,人口众多。在这2万多个岛屿中,有名有姓的海岛,仅占总数的1/5,其余都是“无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岛,仅占岛屿总数的1/10,数目也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岛屿无人居住。在整个地球所有的群岛中,无论是岛屿的数目,还是面积、人口,马来群岛都独占鳌头,其他任何群岛都不能与之相比。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
世界上有很多的岛屿,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岛吗?下面我为你揭晓答案:
那就是我们熟悉的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群。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它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²,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
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新几内亚岛有时不纳入马来群岛。
地形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
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有400余座火山,其中的120座为活火山;菲律宾也有52座火山。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
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由于马来群岛纬度较低,赤道横贯中部,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壤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岛上盛产橡胶,椰子、胡椒、油棕、金鸡纳霜等,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水稻种植也十分广泛。马来群岛上还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锡等矿产资源。石油主要产于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印尼和文莱是主要产油国。锡主要产于印尼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
形成
马来群岛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马来群岛中的菲律宾群岛及其外侧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马来群岛中的大巽他群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及其外侧的深海沟则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自然环境
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是稳定区,而板块之间的会合处是不稳定区。马来群岛处在许多板块的会合处,西北部为华南—东南亚板块,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西南部为印度洋板块,东南部为澳大利亚板块,东部为太平洋板块,东北部为菲律宾海洋板块。
菲律宾海洋板块向西运动,菲律宾海洋地壳沿着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消亡。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华南—东南亚板块相对于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南运动。欧亚板块的东南边棱很不规则,有人指出:“引起这种不规则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伊里安岛正北太平洋板块上一个突角的向西运动”。
在构造单元上,马来群岛可分为西部分。一部分为稳定性区域,主要包括加里曼丹岛的西南部和苏门答腊岛的东北部。这里与中南半岛仅隔巽他大陆架,地壳相对稳定,缺乏火山,也少地震。另一部分属于不稳定区域,显然,除稳定性区域而外的马来群岛,都属于这种不稳定性区域。这里山岭高峻,海沟深陷,地壳极不稳定,火山地震极多。马来群岛是濒太平洋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和火山地震带的会合处。
岛弧与海沟共生,这是马来群岛地形结构的突出特征。整个马来群岛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部分都是岛弧——印度尼西亚弧、班达弧和菲律宾弧,外临深海沟——爪哇海沟、班达海沟和菲律宾海沟。在地形上,如果说中南半岛是古老而久经侵蚀的地貌形恣,马来群岛则是由新期地壳变动而形成的支离破碎的高峻地貌。
在海洋地形方面,马来群岛把东南亚海域分隔成许多形状不同的海,属于太平洋的有班达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苏禄海、马鲁古海和佛罗勒斯海等;属于印度洋的有帝汶海、阿拉弗拉海等。东南亚海域深浅相差悬殊,中国南海南部、暹罗湾、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爪哇海这一广大海域,深度不超过100米,称为巽他大陆架。海底有古河道和砾石、砂子、砂质壤土等沉积物,证明这里曾是大陆的一部分。除巽他大陆架而外,余者多为深海盆地或海沟,一般深度超过4000米。
气候特征
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赤道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制约,马来群岛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蚀低率很大。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土壤是与其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相适应的热带土壤类型;马来群岛的动物界成为亚、澳两大陆动物的分界处。
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mm。
人文信仰
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也信仰佛教和回教。马来人(Malays)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
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华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
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马来人以农业为主,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术。渔业和航海业发达。
广义上的马来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其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马来人的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并经马来半岛(一说经安达曼群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往东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群岛,往西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岛。这种迁徙浪潮持续数千年之久。
一般按迁徙时间先后大体分为两种:原始马来人(包括古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原始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纪,已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各地马来人在其分布地区均留下人数众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发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发展为许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伊富高人、马达加斯加人等。
旅游景点
1.京那巴
鲁山京那巴鲁山(马来文:Gunung Kinabalu),又译京那峇鲁山、基纳巴卢山、金乃巴罗山,又称神山、中国寡妇山,位于马来西亚沙巴的京那巴鲁国家公园 又称神山公园(Kinabalu National Park)是马来群岛、马来西亚、婆罗洲和沙巴州最高峰,海拔4095米,以每年0.5厘米的速度长高。
相传在古时候,二位在广州外海打渔的中国兄弟,不慎遇到台风而漂流至沙巴,便在当地落地生根、娶了当地的土著为妻而生子,无奈兄弟俩都很怀念故乡,便协议由哥哥先回故乡探亲后再带一家回中国。
怎知哥哥却一去不回,大嫂便每天都站在山上翘首盼望着南中国海希望能看到丈夫的回来,她风雨不改,直到老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伟大的爱情故事,便把此山命名为“中国寡妇山”。
登山前必须先锻炼身体及向国家公园当局注册,每八位新攀登者需聘请一位向导,以保护登山者的安全,攀登京那峇鲁山需要两天,登山者可从早上八点多开始登山,历时4-8小时可到达山腰的拉班拉打(Laban Rata)或巴那拉班(Panar Laban)住宿,有高山症的朋友必须准备对乙酰氨基酚以防万一。
2.热浪岛热
浪岛(Pulau Redang)位于马来西亚丁加奴州海岸外45公里处,离西马不远。它已被马来西亚政府列为海洋公园保护区,禁止任何人在23海里水域内捕鱼及取走海底珊瑚贝类等生物,但潜水及海底摄影都是被鼓励的,也可以游泳、滑翔、潜水、追风逐浪,或是在岛上的热带雨林中寻幽探秘。
热浪岛拥有蔚蓝恬静的海水,在4月到10月期间,海水可以用绿色翡翠来形容。去热浪岛一定要出海游附近的海龟岛以及海洋公园。在海龟岛,当你漂浮在能见度超过10米的海面上,海底的世界一览无余时,心里会产生一丝畏惧的感觉。
而在海洋公园,在伸手可及的鱼群和海底五彩斑斓的活珊瑚中畅游,你会忘记一切。这里的海底生长着500余种色彩缤纷绮丽的珊瑚礁,超过1000种双壳类生物和3000种鱼类品种,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
本文地址:http://www.chifengxx.cn/?id=92256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