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读诗感悟》赏析(读诗歌的感悟)

wangsihai

《读诗感悟》赏析

《读诗感悟》赏析

诗必得神,得神,必以三得为先,曰得气、得势、得力。

近于《红袖》读黄仲华先生七绝《读诗感悟》,窃以为大作虽不十分完美,却深得其意。其诗曰:“奇文佳句费推敲,搔首拈须苦自嘲。夜半翻身呼纸笔,诗成一字走龙蛟。”首句以“费推敲”三字正面切入“读”字;次句紧承前句,以生动的形象写出了“感”字。意含两层:一、缩“白发搔更短”“拈断数茎须”二典为一,从正面逼真地写出了难步“奇文佳句”后尘的`外部形象和不得不苦苦“自嘲”的内心感受;二、从侧面进一步深化了前句“奇文佳句”之妙。两层意思一正一侧、一显一隐,相互为用,缴足了一个“感”字。第三、四句集中力量在“悟”字上下了功夫。因自己未得“奇文佳句”之妙而寝不安枕,梦寐中亦上下求之。忽然,心头一动,死灰复旸,灵机迸发,脑际闪光,苦苦地修为至此豁然彻悟。于是乎下意识地捉住这稍纵即逝的灵感死死不放,大呼纸笔,于是乎笔走龙蛟,于是乎诗成矣!虽末句气势不足,神力不完,然纵观全诗,大气盘旋,直贯首尾,得气也;欲扬先抑,得势也;布局合理,遣词准确,用典无痕,方法得力也。故一言以蔽之,深得唐贤三昧!然写“真性情”能入“装点关山”者流之法眼乎?未必也!至此,吾欲冒“天下之大不韪”和“不自量”之嫌,将大作略作改窜,另成一首,以期就正于作者和广大读者。改题为《作诗偶得》,诗曰:“为求一字费推敲,搔首拈须苦自嘲。夜半起身呼纸笔,天门风雨正腾蛟。”

(注:乾隆题王羲之帖尾云:“虎蹲凤阁,龙跳天门。”)

读诗歌的感悟

读诗歌的感悟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我两岁时学的第一首古诗。那时不认字的我,只是痴痴地听着妈妈绘声绘色地描绘着那场景,我的脑海里随即浮现出一群长颈、红掌、白毛的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玩闹的景象。从中我发现了古诗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奥秘,就这样我踏入了诗歌的大门,在诗中画、画中诗里尽情遨游。

诗中的画,常使我浮想联翩。每当读诗时,我总会先感受画,再体会诗。在读《秋思》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诗人站在洛阳城内,思念故乡的场面,他写好信,要交给信差时又重新拆开审阅,之后才让信差带走。在这画境中,我体会到了诗人无比强烈的思乡之情,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在读《赠汪伦》时,我又通过诗中画,感受到两位好友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

古诗中的画,古色古香;现代诗中的画,又别有一番韵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我学的第一首现代诗,是它让我迈进更广阔的诗歌世界,使我感受到这如画一般的'诗的韵味。读《白桦》这篇叶赛宁的诗,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大雪飞舞的冬天,一棵白桦玉立在其中,在朝霞、阳光、雪花的衬托下,变得格外美丽动人。而《太阳的话》又让我感受到太阳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在诗中画、画中诗里,我享受着诗歌的神韵。就是这诗中画,伴随我遨游诗海;又是这画中诗,同我一起探索诗中的无限奥秘!

相关阅读

  • 鲳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鲳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怎么区别
  • 梦见被蜘蛛咬了,做梦梦见被蜘蛛咬了
  • 少数民族节日作文
  • 关于你我他的500字作文(我选他的作文)
  • 川字拼音(师字拼音)
  • 关于的向日葵作文(关于向日葵作文)
  • 猫吃鱼的作文
  • 低音调(低音调歌曲)
  • 长江黄河诗句精选(长江黄河的诗句)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