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关于品德的作文依据(关于节操的作文依据)

wangsihai

关于品德的作文依据

关于品德的作文依据

如果说人生是一棵大树,才能是其果实,功业是其枝干花叶,那么道德修养就是它的根本。

若使你的人生枝繁叶戎,花香果硕,你就应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一、品德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

1. 于谦一身清白

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诗明志,激励自己。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2. 周恩来照镜自勉

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3.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gmd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二、品德议论文写作理论论据

1、君子以反修德。《易经.寒卦》

2、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3、土无求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明.何良俊《语林.语言下》

4、好名好利,均为失德。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5、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6、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晋.傅玄《傅子.正心篇》

7、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

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汉书.司马迁传》

9、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元稹《元氏长庆集.酬别致用》

10、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春水》

11、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志身。汉.韩婴《韩诗外传》

1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13、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14、修身以为弓,娇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汉.杨雄《法言.修身篇》

15、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一个人更有成效。希腊谚语

16、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宝。中国谚语

18、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1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20、才智英敏者宜以问学摄其操,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明.洪应祖《菜根谈.修省》

21、止谤莫如修身。汉.徐干《中论.虚道》

关于节操的作文依据

关于节操的作文依据

气节操守,是做人的标准,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具有高尚节操者,诚信无欺,见义勇为,甚至舍生取义。他们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无节操者,见利忘义,贪生怕死,以致卖国求荣,他们灵魂里充满铜臭。

纵观历史:守节操者流芳百世;无节操者,为世人所不齿。

事实论据

谭嗣同从容就义

1898年6月8日慈神速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谭嗣同,当时完全有机会逃走。另一位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梁启超也反复催他尽快离开,但他拒不逃走,并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慈神速发动政变之前,谭嗣同的父亲曾多次写信催他回家,以免杀身灭族之祸,但他已抱舍生取义之志,对老父的来信均付之一笑。

受刑前,他面对上万围观群众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与谭嗣同一起就义的还有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等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六位义士,个个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他们高尚的节操,为世人所景仰。

齐白石的民族气节

齐白石,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现代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尽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敌伪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后来干脆写:“白石已死。”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称道。

苏格拉底坚守哲人的节操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当时奴隶主统治者控告他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之罪,判他死型。他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一位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放弃我的信仰。”

苏格拉底,誓死坚持真理的气节,值得后世景仰,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中。

理论论据

1、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明·于谦(于肃愍公集·无题)

2、不为利动,不为威劫。黄兴(在驻洲国会议员欢迎会上的答谢词)

3、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冬认杂咏·青松)

5、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6、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汉·桓宛(真诚铁论·地广)

7、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弘一大师(寒笳集)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乍向划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唐·李白(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

1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13、履富贵不淫,处贫贱而不戚。明·庄元臣(督元臣)

1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5、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礼记·孔子闲居)

16、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词)

17、威严不足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18、士穷节乃见,一一董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9、岁寒松柏,至老弥坚。孙中山(建国方略)

20、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古希腊谚语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2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3、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26、富贵易得,名节难保。(三朝名臣言行录)

27、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传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陶铸(理想、情操、情神生活)

28、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唐·刘因(辋川图记)

相关阅读

  • 描写周末生活的作文(描写我的周末生活的作文)
  • ih是什么注射方式(ih是什么注射方式全称)
  • 秘鲁电压,秘鲁电压和插头图片
  • 有关桔子作文(有关桔子的作文)
  • 列为发展对象,列为发展对象和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区别
  • 艾灸祛斑(艾灸祛斑的正确方法)
  • 科学实验作文的评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评语)
  • 关于写技巧的作文
  • 关于云南大理的作文(关于云南大理风景的作文)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