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阜阳的春节的资料
关于阜阳的春节的资料
过年-是中国人的大节日,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会有一些差距,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关于阜阳的春节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大年初一的习俗
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到今天老一辈的阜阳人还保存着一习俗,所以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
大年初二的习俗
春节大年初二,所以俗称“迎婿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这一天,女儿回娘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的习俗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是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的习俗
大年初四,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还有说这天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大年初五的`习俗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大年初六的习俗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要大放开门鞭炮。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大年初七的习俗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对于我们来说,初七是开工的日子,收收心认真投入工作吧!
大年初八的习俗
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大年初九的习俗
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要向天公祝寿,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大年初十的习俗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正月十一的习俗
大年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之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了,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过了正月十一之后,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
安徽阜阳概况
阜阳市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南端、安徽省西北部,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74个乡、105个镇、4018个村,。面积9775平方公里,耕地58.5万公顷,人口865.8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阜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曾巩曾在这里为官多年,留下众多称颂阜阳的优美诗文。阜阳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颇多,文峰塔、奎星阁、颍上管鲍祠远近闻名,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阜阳市位于皖西北的黄淮大平原南端,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884.66万。辖颍州、颍东、颍泉三区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以及县级界首市,全市共计74个乡、105个镇、40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5万公顷,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市城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8.6万人。
自春秋至北宋是阜阳历史上的繁盛时期,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赵宋南迁后,加上黄淮水患频仍,阜阳在长达千年的时期内逐渐衰落,昔日的繁华竞逐之地,物逝人非,悄悄淹没在历史长河的涛声里,
资料
《安徽阜阳概况》(.unjs)。这里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曾巩曾在这里为官多年,留下众多称颂阜阳的优美诗文。阜阳市位于皖西北的黄淮大平原南端,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884.66万。辖颍州、颍东、颍泉三区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以及县级界首市,全市共计74个乡、105个镇、40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5万公顷,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市城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8.6万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
自春秋至北宋是阜阳历史上的繁盛时期,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赵宋南迁后,加上黄淮水患频仍,阜阳在长达千年的时期内逐渐衰落,昔日的繁华竞逐之地,物逝人非,悄悄淹没在历史长河的涛声里。这里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曾巩曾在这里为官多年,留下众多称颂阜阳的优美诗文。
市阜阳已形成食品、纺织、化工、机电、皮革、医药等六大支柱工业。全市拥有上万个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市场10多个。太和尼龙绳市场、装饰条市场为全国同行业最大,临泉庙岔皮张市场被称为“安徽皮都”,界首光武小百货市场、颍上谢桥兔毛市场闻名全国。
阜阳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颇多,文峰塔、奎星阁、颍上管鲍祠远近闻名,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