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爱
人间大爱
世间沧桑,千转轮回,唯有爱,陪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母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爱中穿梭着。终于,胜过了父爱的沉默无言,战胜了爱情的缠缠绵绵,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爱的“领头羊”。
因为母爱,所以我们在长大。小时候每次开家长会时,我的眼睛总盯着母亲,怕她悄悄地离开。晚上把母亲为我准备的小被子藏了,不管用多么幼稚的理由,总想尽办法和母亲睡在一个被子里。
就这样,在幼稚天真地日子里慢慢长大。
因为母爱,所以我们越来越放肆。母亲的心是善良的,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好,更不希望我们小小的心灵受伤。在我犯错时母亲告诫我:“以后不要这样了。”也正是因为轻描淡写的教诲,纵使我发脾气摔了第一个碗,破坏了第一个洋娃娃,第一次开口骂她……导致她生气后反过来打我的惨案。
就这样,我们在无知的长大。
因为母爱,我们看清人间。我们一个人出门在外,在一次次被误解被骗后,终于懂得,原来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冷冰冰的公寓时,地上乱七八糟的'杂志,早上吃面来不及刷的碗,没有时间叠的被子……原来,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真的明白这一切时,也许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从头再来“从不属于母爱。还有哪一种爱可以无条件的给予而不求索取呢?唯有母爱,才真的能够称之为人间大爱。
人间大爱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的故事,会让人泪流满面。
他是一华中农业大学经济专业的一名学生,孤身到农村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教室,扛住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徐本禹是山东人,自小家竟困难。他上学时,是靠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得到上学的费用的,加重的父母对他抱有殷切的希望。他说:“没有好心人的帮助,我无法上大学,因为别人帮助了我,所以我也要帮助别人。”
他第一次到那所贵州的山区小学讲课时是2002年7月。当时他讲了一些知识,但孩子们都听不懂,他立刻认识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刺痛了他的眼睛。这名硕士生义无返顾的走进大山,走进孩子。他亲眼目睹孩子吃着带有虫子的饭;孩子的课桌是用木版和石头搭起来的;他除了写信,别无他法与外界沟通。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是一滴水,实在太渺小,但我爱阳光,太阳照在我身上,我会放出光芒。
徐本禹获得了2004年度感动中国奖。他对别人说:“我的一个学生竟不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因此我决定留在那。我哭了,我为他的执着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所动容。
徐本禹在第一次作文课上出了题目,《2008年的北京》,他读着读着作文就哭了,一名学生写道:2008年,我要到北京去看一看那里的平房争取在平房里睡一天。徐本禹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同学来北京,他说:“我要让他们知道,北京不仅有平房还有高楼大厦。
有人说: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别人帮助了我,所以我要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我铭记。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一个人的眼睛铺满阳光,但是,爱,永远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