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晏子使楚的作文
关于晏子使楚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晏子使楚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晏子使楚的作文1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酒席上
人物:楚王(楚国的大王)
晏子(齐国的使者)
武士(两个楚国的士兵)
大臣(楚王的众大臣)
囚犯(犯了盗窃罪的齐国人)
【酒席上,楚王频频向晏子敬酒,晏子回敬。正当楚王和众大臣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一抬头,看见了
楚王 (高声问那两个武士)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 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 (笑嘻嘻的,把头转向晏子)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干这种事?(楚王笑里藏刀,居心叵测)
【众大臣们听了,得意扬扬地笑起来,心想:这一次总算让晏子丢尽脸了,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晏子 (面不改色地站起来)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暗示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
楚王 (无比尴尬,只好赔不是)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关于晏子使楚的作文2
酒席上,楚王热情招待晏子,晏子作揖还礼,大臣们谈笑风生,表面是那么的平静。这时,两位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快速瞟了一眼武士和囚犯,高声地)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呈双手抱拳状)回大王,他犯了盗窃罪,乃齐国人。
楚王(面带不怀好意的笑)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干这种事?(瞥了坐在身侧的晏子一眼)
楚国大臣们(得意扬扬地笑了)大王,齐国人啊,就是这样,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
晏子(不慌不忙地放下酒筷,面不改色地直视楚王)大王可真是说笑了,这就像是淮南那又大又甜的柑橘,吃了后只觉酸甜可口。可橘树一种到淮北,倒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两者差别甚大,可不是因为水土不同的原因吗?同样的道理,大王你想,齐国人能在齐国安居乐业,但一到楚国,竟沦落成这副模样。吾想,大概也是水土不同的原因吧。(目光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嘴角漾着一丝彬彬有礼的笑。)
楚王(尴尬地笑了笑)大夫所言极是,当真令本王甘拜下风,本想为难大夫,却哪料抛给了自己一个难题。
楚国大臣们(见楚王如此,便见机行事,忙打着哈哈)哈哈,大夫真是聪明机智!
后来,晏子通过自己的智慧,成为了楚王以及楚国大臣们尊敬的人物
关于晏子使楚的.作文3
晏子走进城门,来到金碧辉煌的楚国大殿上,尽头,楚王正威严地坐在龙椅上。
楚王(瞅了晏子一眼,看晏子身材如此矮小,不禁冷笑)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不卑不亢)大王,您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是人来人往,人山人海。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大伙儿吹一口气,就是一阵龙卷风。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装作委屈的样子)
楚王(疑惑不解)既然齐国有这么多人,怎么不多带些人来,就打发你一人来呢?好像我楚国容不下你那么多人似的。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大王您这么一问,真叫我难以回答。撒个谎呢,又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一怒之下将我杀了。真是左右为难啊!(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楚王(装出宽宏大量的样子)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力强盛的国家,就派上等的人去;相反,则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楚国了。(故意笑了笑)
楚王(喃喃地说)这样啊。(只好陪着笑)
关于晏子使楚的评课
关于晏子使楚的评课
《晏子使楚》是一篇很经典的文章,文章篇幅不长,主要描写了楚王先后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维护国家尊严。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逻辑结构严密,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话,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听了这节语文课《晏子使楚》,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产生了想评一下的想法:
一、营造对话情境吸引学生走入课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老师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流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更多地参与。如:在学习每一个小故事时,老师先给了学生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与同桌讨论交流,最后再进行全班的交流研讨。正因为让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本课中富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句子能轻松地理解。本课教学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时间,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即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最大限度地把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收益,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表面上是简单的话语,是师生间的交融谈话,实质上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无形中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的气氛更为和谐,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板书清晰而有条理。
老师根据本课的特点,确定了自己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围绕课文主题,刘老师在设计中除了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外还巧妙引导学生。刘老师在板书设计上也别具匠心,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及时有条理地记录学生所感悟的要点,这既显现出了学生对于晏子所说之话的逻辑推理过程,也就是学生对晏子所说之话的逻辑思维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板书,不是为板书而板书,课中教师在学生学习完了三个小故事后,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板书,引导学生从板书中发现小秘密:“三个只好”①、进城前,只好打开城门。②、初次见面,只好陪笑。③、酒席上,只好赔不是。即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都是失败而告终。
课堂上,老师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把说的时间还给学生,并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自主走入课文,在一系列动态的思维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这节课教学形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但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话时,学生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思考,在交流时教师最好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晏子说话的意思的。其次是最后能否设计一个“你会怎样夸晏子”的活动,让学生说出对晏子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