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写明孝陵的作文(明孝陵的秋作文)

wangsihai

写明孝陵的作文

写明孝陵的作文

写明孝陵的作文
漫步明孝陵

前年寒假,我和爸爸一起游览了南京。

南京风景秀丽,我印象最深的是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东郊,我们来的是时候,梅花正在盛开,一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声也在此时举办。一进入梅花山,一股香气便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哇!简直是梅花树的海洋。

沿着小路向前走,一条神道出现在我眼前。神道是古代帝王陵才能有的建筑,这便是明孝陵的神道一神道两边是各种神兽的雕像,有巨象、骆驼和武生将。巨象弯曲着鼻子,头微低,双目微闭。骆驼四腿弯曲,跪坐在地上,双眼也是微闭的,庄严肃穆的样子,惟妙惟肖。武生将则是神情凝重、精神抖擞,手中执长戈,全副武装,尽心尽责地护卫着陵墓。

沿着神道直走,我来到了金水桥头,五座金水桥横跨金水河,金水桥已残破不堪,栏杆上出现了数不清的裂纹,青苔爬满了每一个角落,桥上只剩下几条依稀可见的龙纹。时间褪去的是曾经的皇家气息,留下的是无尽的失落和破败。

走过金水桥,就进入了陵墓的地上建筑群。最先看到的是陵墓正门,与故宫的建筑规格相似,这里的正门相当于天安门。正门其实也是一座宫殿,算得上气势磅礴,但难掩破败的气息。墙上的朱红已经斑斑驳驳,不过整体结构还是完好的,这让我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衰败的场景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孝陵主人朱元璋复杂的一生。

朱元璋自幼丧父丧母,后来参加了起义军,成功后在南京称帝。真实的历史资料将他客观地评价为一位暴君!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身处乱世的他除了用武力残酷地排除异己,也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客观地说,他也算得上是励精图治。

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这位储君无缘享受,还没来得及即位就不幸病故,大明王朝从此进入了皇权争夺的混乱期。朱元璋驾崩后传位给长孙朱允炆,可是只做了四年皇帝的朱允炆,又被皇叔朱棣的一场“靖难之役”推下了龙座,从此下落不明。皇叔朱棣夺位后,或许是因为有愧于南京的先帝,跑到了北京称帝。从此以后,南京便成了大明朝的旧都,也成了历史的弃儿。这座皇陵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日渐破败。孝陵的东边是朱标的墓地,现在已经没有了地上建筑,只有一堆堆乱石掩映在草丛中。

朱元璋的皇位给他带来的不只是荣耀,更多的是家人反目的悲凉。

漫步在孝陵后山的小石径上,我想:六百年前,这里是皇家禁地,有大批的御林军日夜守卫。而今,游人自由穿梭其中,神道、金水桥、宫殿依旧未变,甚至连身后飘来的梅花香也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是:人。

佳作点评

不是雄伟,不是庄重,明孝陵给游人们留下的最主要感觉,却是“衰败”。从残破不堪的金水桥,到斑斑驳驳的地上宫殿,再到已被乱石遮盖的太子朱标之墓,每一步,每一景,无不验证了作者的这一感受。然而,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衰败的场景不但没有阻碍他的思路,反而触景生情,引发了他对明孝陵的主人朱元璋及其后代命运的思索。对景物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索感情基调一致,自然融合一体,形成了本文独有的文化氛围。不为眼前的景物所惑,能够穿越它看到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起落,这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表现。

明孝陵的秋作文

明孝陵的秋作文

· 秋天到了,瑟瑟的秋风穿堂而过,可是阻挡不了我去明孝陵的热情。好像那里有一样东西吸引着我,让我非去不可。

· 抬起脚,迈上那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一阵凉意袭来,清新且悠闲的`我真是神清气爽。

· 继续往前走,纷飞的枫叶四处飘落,落在身上,也落在心里。我拾起一片枫叶,那是一片火红的叶子,由一根主茎脉连着。真美!我决定,把它带回家,夹在书里,保存下来。

· 不远处,两尊石像出现在神道的两边,它们弯着鼻子,好像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枫叶各不相同,红的火红,绿的深绿,黄的淡黄,真想用五彩的画笔把它画下来,这一定是幅很美的画。

· 明孝陵的秋与别处有所不同,枫叶并没有栖霞山的好看,可是明孝陵那种神圣、庄重的气氛是栖霞山所没有的。

      一阵秋风刮过,看,树上又有几片枫叶被刮了下来,我不禁为它们感到惋惜,可是转念一想,来年它们一定会成为滋润这片土地的养料,便又释然了。

      明孝陵的神道快要走完了,回头一看,天更蓝了,而枫叶也更红了。

相关阅读

  • 副大军区级(副大军区级和副部级哪个大)
  • 贪婪的作文(关于贪婪的作文)
  • engage是什么意思(engage in什么意思中文意思)
  • 关于班会的作文:感恩(关于感恩班会的作文)
  • 什么是黑坑(什么是黑坑钓)
  • 关于冬天作文:冬天,没有童话(冬天,没有童话作文)
  • 关于写物的作文
  • 关于阅读话题作文(关于阅读的话题作文)
  • 跳水动作术语(跳水动作术语跳水解说词专业术语)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