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漫步饮马湖散文(漫步遗爱湖的散文)

wangsihai

漫步饮马湖散文

漫步饮马湖散文

“若说良田风光好,风光谁亚小江南”,在这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有“长河落日圆”九曲缓缓北上的黄河,有岳飞《满江红》中立誓踏破的巍巍贺兰山,而我最钟情于饮马湖那一湾迷人的湖色。

饮马湖的晨曦是温柔的、平静的、醉人的,顺着小路,我来到了饮马湖,乍一看,一片荒凉,坎坷不平的路上到处都是碎石杂草磕绊着脚,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横卧着一汪湖水,远处,贺兰山连绵不断,清晰可见。晨曦中,一切显得宁静安详。太阳缓缓的爬上山头,光明再一次把生机带给这片土地。突然,一片碧波闯入我的眼帘,原本暗淡无光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啊!这正是令我心驰神往的饮马湖啊!

传说很久以前,康熙皇帝微服出访来到这一带。不料适逢百年罕见的`大旱,到处都是枯萎颓败的景象。在烈日的炙烤下,康熙皇帝口渴难耐,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在命悬一线之际,康熙皇帝的坐骑仰天长啸,其声惊天动地,如虎如雷,余音震天,不绝如缕。出人意料的是,水从天上源源不断的流向干涸的大地,淹没了大片土地,形成了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正是这个湖泊拯救了康熙皇帝的性命,这个湖便是现在的康熙饮马湖!

传说确实为饮马湖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却摆脱不了它的幻想成分。当你真正驻足湖边时,却无法否认只有塞上江南才能孕育出饮马湖这般迷人的景色。饮马湖没有大海的浩瀚,但拥有白云般的优雅。而那一湖碧水却又显得这般柔美,动人。蓝天、白云倒映其中,交相辉映,美丽极了。微风拂过,湖中的芦苇齐刷刷地弯下了腰,呼呼作响,将塞上之歌的旋律回荡在天地之间。湖中的鱼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倏然而现,倏然而逝,偶尔跳出水面,便又迅速钻了回去,给饮马湖增添了盎然的生机!

饮马湖的西侧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的绿,绿的娇嫩;而湖水的绿,又是绿得那么醉人。它绿似翡翠,可比翡翠要绿得深沉;它绿似宝石,可比宝石要绿的透亮。饮马湖的绿,绿的纯净,绿的深沉,也绿得柔美。那绿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缓缓流动。

湖边一栋栋居民楼鳞次栉比,在湖水的倒影下,仿佛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小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迈着悠闲的步子,享受着这一片湖光。孩子们在湖边追逐打闹,那天真的童声打破了湖水的寂静,更加惬意的,是那戴着草帽的钓鱼翁。在湖对面的红色阁子里,一匹古铜色的骏马在朱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彪风四冽,眼前不禁浮现出当年康熙饮马的情景,为饮马湖添了几分历史的底蕴。

走出饮马湖,回首中,整个湖面金光闪闪,与天相映,流露出安详、静谧的神情,如今像饮马湖这样的生活环境已成奢望,我希望这一湾碧波能放慢人们的脚步,唤醒人们的意识,追求绿色的生活,让我们拂去尘埃清扫花径。

不知不觉,湖天出现了一抹桔红,夕阳西下,湖水显得格外静美,满湖柔情中,映照着那一片血红的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个相互搀扶的老人,伴着缓缓拉下的夜幕,渐行渐远……

漫步遗爱湖的散文

漫步遗爱湖的散文

遗爱湖是黄州新近的名胜。说是新近,因为那湖周风物建成功还没有几年,况且还在继续完善。现如今,在黄州它与东坡赤壁交相辉映,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我到遗爱湖去正是一个冬末的下午,阳光照在湖面,波光闪烁。穿过石头堆砌的假山,径直向湖心石桥走去,耳听翠鸟在深绿的樟树中唧鸣,伴着轻寒,声音断续。我站在石桥上,眼前粼粼的湖水,发着深幽的蓝光,将太阳投照的光芒撕碎。风吹在脸上虽有些寒意,但绝没有悚怯。在这寒山瘦水之时,这向晚的阳光像经过暴晒的花朵,有些蔫巴了。我静静地注视,想象这一湖碧水千年前是一个什么模样?当年苏子瞻徜徉在这三湖之间饮酒赋诗又是何种风骨?那个竹亭在尘世的风雨中又经历了何种的沧桑和劫难?

但这终究是没有答案的。烟长水阔,明月清风,一曲包裹流年的故事已经潜藏!

沿着石桥走到对岸,是一汪桃树林。光秃的枝,暗紫色的肌肤像一根根朝天棒在风中哆嗦。如果是春三月,东风来过,那些流淌的胭红一定轻柔如火。湖边是垂柳,秋天遗落的几片黄叶立在枝头,那枝条像一个好动的孩子随着湖风晃荡。我沿着石岸慢慢前行,天高水淡,云影轻柔。远处的一汪汪绿中带黄的竹叶,像摇曳的波涛一阵阵顺风传来,为这个清寂的下午添来几分萧瑟;近处的梅花已经冒出了花骨朵,在清冷的枝丫间,那些嫩蕊散出的清香极淡,只有走到它的身旁才有感觉。间歇处可看见一蓬蓬火焰似的天竺,那些天竺叶,我想:经过春的孕育,夏的繁茂,秋的洗练,才换来这一刻烂熳,有深红、有酒红、有嫣红,也有粉红,而在叶子覆盖下,是一颗颗如黄豆大小的天竺籽,正是成熟的季节,红中带紫,每一颗都饱满并且亮注。这些虽然都不是珍贵的花木,但为这个冷寂的冬末带来生气。一些鸟,有斑鸠、有雅雀、有八哥在树枝间跃来跃去,那种娴静像我此刻的.心一样。电瓶车在林荫道上徐徐开动,车上坐着很少的游客。一些学生模样的骑着自行车,有单车、有双车。那双车有前后并踩的,也有左右并踏的,看上去都是一脸的幸福。湖波轻漾,拍打在岸边,已经没有苏子瞻的“千堆雪”了。还有对岸的水榭,一排排仿古建筑随着波浪沉浮。我一直在想象:当年苏子瞻在这湖边沉吟的身影。

很早就知道遗爱湖了。最初以为是一件事关风花雪月的传说,后来去百度,才知道这叫“遗爱湖”的景点是从苏东坡的《遗爱亭记》而来,而这浪漫的名字还是新近才有。据说东坡当年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后,其实只是相当于现在的监外监督居住,没有多少实权,也没有多少实事。好在太守徐君猷是个明事理的好官,并没有用异样的眼睛终日去监视他,经常与东坡在这安国寺中的竹亭谈古论今、饮酒赋诗。后来徐黄州离任到湖南,依依不舍的寺僧请东坡为竹亭赐名,东坡以“遗爱亭”而名之,并代巢元修君作记曰: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东坡以为:所谓“遗爱”就是一个没有声名显赫的官员,当他离开以后老百姓还记住、还怀念、还留恋,这官员就是好官,他所留下的仁爱就是“遗爱”。徐君猷显然就是好官。他从不迁怒于百姓,而百姓总是顺从他的意愿;他不苛责于手下,而手下办事尽心尽力、总不欺瞒他。所以他当官当得顺心,当得轻松。终日无事,只好吟诗作赋。这恐怕是无为而治的时代最好的状态。看看今世,真是啼笑皆非。

我们总是对往事着迷。检视东坡一生,在“进不容于朝、退不容于野”中,黄州恐怕是他患难以后生活最惬意的一段时光。如果说东坡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成就了黄州,那黄州赤壁的滔滔江水也成就了东坡。一句“大江东去”、一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将他的豪迈、将他的恬淡永远记录在耀眼的文字清空中。而《遗爱亭记》只是他无数篇诗文中的一颗并不起眼的淡淡星辰,但他留给黄州、留给后世的故事却韵律无穷,值得我们去深吟、去品味,就像今天的我漫步在遗爱湖边一样,且徐行,且沉思,且勾索。

相关阅读

  • 男孩危机小学作文550字(危机中的男孩向前冲)
  • 莉莉安英文,莉莉安英文怎么写
  • 七十年代老歌,七十年代老歌曲大全100首
  • 有关舍与得的作文(有关舍得作文)
  • 说太岁(说太岁天罗子爱情吗)
  • 关于鼓掌的作文
  • 时钟的拼音(时钟的拼音组词)
  • 黄石寨作文(黄石寨)
  • 关于坐船的作文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