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语:SEE YOU,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的朋友的一篇作文 自从兔子输了乌龟之后,一直都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不想,消瘦了许多。一年之后,森林里举办了“森林运动会”。兔子和乌龟竟同时报了赛跑,并被分在了同一个小组。
这一天是兔子和乌龟比赛的日子。这次的比赛要翻过一座山,渡过一条河,才能到达终点。比赛引来了许多动物的观看,大家在看台上议论纷纷。
随着一声开令枪响,比赛开始了。所有的选手都迈开轻快的步伐向前冲,只有乌龟落在了后面——他的腿实在太短了,身上的壳也太重了。就在兔子超越他的那一刻,还向他做了个鬼脸,看来这次兔子会吸取上次教训,奖牌志在必得了。
生活在山中的兔子,对爬山那是轻车熟路,只见他三跳两跳就出现在了山顶。乌龟还在一步一步向前挪动。他得意地向乌龟呼喊着说:“喂——老兄,咱们终点见!”就在这时,兔子脚下一滑,跌下了山坡。兔子被摔得头晕脑胀,动弹不得。乌龟正巧路过,看到兔子摔得不轻,赶忙上前问候,“兔老弟,你还好吗?”兔子看到乌龟,没好气地说:“自从遇见你,就没好事。上次输掉比赛,一直被大家嘲笑;这次又差点要命,哎呀呀,痛死我了……”乌龟没有回答,示意让兔子爬到背上来。兔子不太情愿,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照做。乌龟驮着兔子吃力地往回走,一句话也不说。就这样,乌龟汗流浃背地把兔子送到了医务室,兔子得到了及时救治。
虽然,他们都没有完成比赛,但是却因此成了好朋友。
2.作者赖建成的详细资料
赖建诚(1952-)年,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92年3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
专项: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著作有《西洋经济史的趣味》、《经济史的趣味》等。
相关作品
有著作《经济史的趣味》:《儿子的采访》已被列入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24课。
经济史的趣味
国际书号: 9789866274176
页数: 488
装帧: 平16开
版次: 1
分类: 经济学总论
出版日期: 2010/08/01
出版社: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 中文(繁)
简介
继《西洋经济史的趣味》之后,赖建诚教授2010年推出《经济史的趣味》,延续一惯知性,轻松,好读,有趣的风格,延伸出「中国经济史」的部份,让读者能更全面的理解、参照、进入和人类生活习习相关的经济世界。是难得一见的推广型的著作。本书所挑选的文章,大都轻松有趣,从全世界成千上万位经济史学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出适合大众阅读的几篇。分为上部《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及下部《中国经济史的趣味》共66篇文章。
儿子的采访
儿子刚读完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时,老师留了一个作业,要他们当小记者采访爸爸。共有六个问题,有一大半是资料性的:在哪里工作?负责哪方面的事等等,其中的第五题是:“爸爸的梦想是什么?怎样实现?”
当儿子采访我时,我说:“我有三个愿望。”儿子用半注音半汉字的方式写下这句话,然后抬头看着我。
“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他愣好一会一下,认为我在开玩笑,很郑重地表示这个作业的分数是其他作业成绩的3倍,所以不能随便说的。我说你是记者,人家怎么说你就应该怎么写,既然不相信就不要采访了。
他无奈地写下:“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
“第二个愿望是睡得着觉”。
这下他真的着急了:“别人的愿望都是要当科学家或是做重要的事情,你的愿望连小孩子都知道,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师处罚?”
我又重复了刚才的说法:不相信就不要采访。
他急得跑去厨房向妈妈哭诉,她也同意我的观点,记者就是记录者,不能要求被采访者如何回答。他擦干眼泪写完这句之后,抬起头失望地看着我。
“第三个愿望是笑得出来。”
这一下他失去控制了:“别人的父母都是在帮助子女,只有你才会存心害自己的儿子。”
“要不然你照我的话写完之后,再写一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采访记录后面,让老师了解这不是你随便写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
他觉得有道理,愤恨之下很快地写了一篇没分段的作文,我除了把注音改为汉字之外,照抄如下:
“在我每次有重要问题问爸爸的时候,他都想骗我,可是我对他说: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他还是继续开玩笑,我跟他说:这可是分数最高的作业!我爸爸做什么事都是随随便便的,每次回家,鞋子也不脱就看电视,而且看的节目都是摔跤和相扑,都是一些无聊的节目。所以这个爸爸还要吗?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还是很疼我呀!爸爸很奇怪,一会儿骂你,一会儿又对你好。可能因为我是他儿子吧!也可能是他脑筋有问题吧!老师,您觉得呢?”
第二天,我问他老师怎么说?他有点儿不好意思:老师上课时把我叫到前面,说我的采访和作文做得都非常好,给我98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范生还高,还把我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
“那她有没有说为什么?”
“她说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顺利,已经有好几天睡不着觉了,每天也只吃得下一点东西。你爸爸的三个愿望很有意思。”
“那你现在了解我不会害自己的儿子了吧?”
他点点头,可是还不能明白为什么。
他的老师推荐《我眼中的爸爸》参加作文比赛,获得了入选奖,对于功课平平的他,这是一大奇迹。希望他在人生的旅程中,能比我晚许久才体会到:要实现这三个愿望还真的不太容易。
3.关关雎鸠是什么意思
关关雎鸠拼音:guān guān jū jiū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一章)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⑥。
悠哉悠哉⑦,辗转反侧。(二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⑧。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⑨。(三章) 关关雎鸠出自(诗经·周南《关雎》) [注:(1)关关,像声词,借用字,雎鸠的鸣叫声。
(2)雎鸠,毛传:“雎鸠,王雎也。”《尔雅•释鸟》:“雎鸠,王鴡(鴡=雎)。”
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禽经》:“王雎,雎鸠,鱼鹰也。”
《现代汉语词典》: “鹗,鸟名,背部褐色,头、颈和腹部白色。性凶猛。
常在树上或岩石上筑巢,常在水面上飞翔,吃鱼类。通称鱼鹰。”
(3)洲,水中陆地,小者,亦称之为 “渚”。在河之洲,是指“在河中的沙渚上。”
(4)窈窕,幽静而俊俏,多指女子幽娴貌美体裁好,亦用以形容男子深沉而潇洒或风景之幽深而秀丽。如《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陶渊明《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5)淑女,指温柔娴静之女子。
(6)逑,本乃合、聚之意,此处指配偶。如《诗•大雅•民劳》:“民以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
毛传:“休,定也。逑,合也。”
郑玄笺:“休,止息也。合,聚也。”
(7)参差,高低不等,长短不齐。(8)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即“莕菜”。
孔颖达疏: “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9)左右流之,左右寻找。
流,转动眼球寻视,即口语中的“旋(xuě)目”,山东方言中仍有此说法,如 “我流了她一眼,长得很俊。”(10)窹寐,睡觉醒来谓之窹,在睡中谓之寐。
窹寐求之,意思是不管醒着还是睡梦中都在追求她,之,代词,代指窈窕淑女。(11)思服,反复不断地思念。
服,通复,反复不断、熟练之意,如《管子·七法》:“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服习,意即复习。
(12)悠哉,忧思之意。古,悠通忧。
(13)琴瑟友之,琴瑟,两种合奏乐器,常用以喻夫妻感情和谐。如《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友,动词,对之友善之意;之,同(10)注。(14)芼,意同薅。
(15)钟鼓乐之,钟鼓乃古代盛大庆典用来打击的乐器,这里是夸张手法,意思是,像庆典一样用钟鼓为之奏乐。乐之,乐为动词;之为代词。
用法同上。] 释意:本诗为一首古代民歌,乃一位过路客人看到在水中采荇的女子而唱的情歌。
其实,我们的祖先古华族唱情歌,如同现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擅长唱情歌一样普遍。或者说,西南少数民族仍保留着我们祖先的古风。
只是后来封建礼教的逐步健全,以至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理念形成之后,唱情歌的古风在汉族社会里便荡然无存了。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
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它第二好在意思。《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
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都是有得之见。
《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如《泽陂》,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然而不论作为乐还是作为歌,它都不平衍,不单调。
贺贻孙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此四句乃诗中波澜,无此四句,则不独全诗平叠直叙无复曲折,抑且音节短促急弦紧调,何以被诸管弦乎。
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叠之间插此四句,遂觉满篇悠衍生动矣。”邓翔曰:“得此一折,文势便不平衍,下文‘友之’‘乐之’乃更沉至有味。
‘悠哉悠哉’,叠二字句以为句,‘辗转反侧’,合四字句以为句,亦着意结构。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
虽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依此说,则《关雎》自然不属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经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来。
其实也可以说,“诗三百”,莫不如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
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
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所谓 “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心象。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题,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
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
4.牛逼克拉斯什么意思
“牛逼克拉斯”实际上是“牛逼Class”,Class是经典,顾名思义就是经典的牛逼,意思是比经典更牛逼,更上一个层次的牛逼。
就像是手机有plus和pro,“牛逼克拉斯”就是牛逼的plus和pro一样。
现在流行的词语梗有
(1)plmm,sqdd
意思是“漂亮妹妹”,“帅气弟弟”,来作为网友,朋友之间的夸赞。比直接夸赞漂亮,帅气更加的容易说出口,更加的隐晦。
(2)pyq,dbq
意思是“朋友圈”,“对不起”,是一些漂亮妹妹,帅气弟弟最常用的缩写。像“对不起”这种道歉的词汇,对于一些人来说很难说出口。这时候,缩写就起了很大作用。让道歉的人减轻了心理负担,接受道歉的人也接收到了应有的道歉。
(3)xswl
意思是“笑死我了”,当使用的人数过多时。大家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四个字母的意思,很便捷的代替了打一堆字。
(4)bhys,nsdd
意思是“不好意思”,“你说得对”。这两个缩写,也很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避免了正面冲突的发生。
(5)blx,xxj
意思是“玻璃心”,“小学鸡”。最近播出的二十不惑中,姜小果总是叫段振宇小学鸡。当姜小果拒绝段振宇的时候,有些玻璃心的观众就看不下去了。
(6)zqsg
意思是“真情实感”。上学时候写作文,要求总有真情实感那么几个字。
(7)wlsw
意识是“外来生物”。多半的饭圈的专利,用来形容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8)diss,cue
意思是“吐槽”,“提到某人”。这两个词语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词汇,在各大综艺,电视剧,网络上已经屡见不鲜了。
5.网络用语yyds什么意思
yyds是指“永远滴神”,也可以翻译成永远单身,英语倒数等。
yyds这个梗,源自于山泥若的直播间。山泥若曾经是一名职业选手,现在是一名主播。在一次直播的时候,他称Uzi为乌兹,说到“乌兹,永远的神”。之后,这句话便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Uzi,简自豪,曾是游戏《英雄联盟》的电竞职业选手,实力很强。“乌兹,永远的神”这句话流行起来后,每当英雄联盟RNG的战队比赛,Uzi上场时,各大直播平台的弹幕中就会出现很多“乌兹,永远的神”,代表了网友们对Uzi的喜爱和对Uzi实力的认可。
扩展资料:
1、yyds
“有一手的”的缩写。也可能是永远滴神的拼音首字母缩写yyds的错误拼写。
2、无限立直
形容男性的发生了一点正常的生理反应来源是十月新番的《成神之日》的的斗牌之日一集中,因为麻将比赛太过鬼畜,后面还发生了一些让人面红心跳的事,然后这个梗就在当季新番中火起来了。
6.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可我,林深时起雾,海蓝时浪涌,不见鹿,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可我,林深时起雾,海蓝时浪涌,不见鹿,不见鲸,不见你”的意思
有人说,森林深处往往可以见到鹿,海水到了湛蓝的远处就可以看到鲸鱼。
可是对于我,却是森林深处起了雾,海蓝的地方只见汹涌的浪涛,见不到鹿,也见不到鲸,更见不到你。
出处:“树深时见鹿”是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一句。
原句: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扩展资料:
网络的这句话不同版本;
1、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然林深时起雾不知归处,海蓝时浪涌,忘而却止步。梦醒时夜起,惊慌失措。鹿不在侧,鲸不予游,亦不见你。等风吹过森林雾,海映晴蓝空,你唤我梦醒,便可见鹿,见鲸,亦见你。
2、人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亦不见你;但:鹿踏雾而来,鲸随浪儿起,你不曾回头,又怎知我来过;望:风吹深林雾,海映晴空蓝,你唤我梦醒,见鹿,见鲸,亦见你。
3、你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我: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终于:鹿踏雾而来,鲸随浪涌起,余生终遇你。
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什么意思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东坡 此题,出自苏轼关于读书作文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笔者的理解,这里的“约取”,不单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精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取”,就是对书中所言之事、所论之理、所抒之情的认可和接受。“取”不贵其多,而贵其精,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历观中外读书经验,如果说博览群书重要,那么慎取、精取则更重要。有些书,即使是佳作,也往往并非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而是玉瑕共存,精粗混杂。因此,不能对其不加分析,兼收并蓄,必须认真思考,分清优劣,去粗取精,弃伪存真。越是博览,越须慎取精取。否则,不加分析,盲目滥取,那就“尽信书,不如无书”,轻则无益,重则有害了。知贵精,不贵多。真正有学识者,不是记住很多死知识的人,而是积累了知识精萃的人。
古今学界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唯真是取。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王安石提倡:读书要“深思而慎取”。清代精于读书之道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时有段很精辟的话:“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无疑,这是基于切身体悟的真知灼见,发人深思,堪资借鉴。
要做到博观精取,首先要能识精。这就要对所观之书熟读精思,反复玩味,慧眼识珠,知其精义。宋代朱熹的“剥皮、去肉、见髓”之法,颇有见地。他说:书之精华,“犹如数重物色包裹里许”,须要一重重剥开,“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明白了“皮、肉、骨、髓”之所在,方能心中有数,取其精髓。否则,盲目滥取,也就难得其精了。
这里,笔者记起英国文学家柯尔律治的读书四喻。他说:有的人“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是豆渣”;有的人“好像是计时的沙漏,注进水,流出来,到头来一点疤痕也没留下”;有的人“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弄脏了些”;还有的人“像是宝石矿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宝石”。此喻形象贴切,给人启迪。有些人读书不懂“约取”之道,或如“布袋”,取粗去精;或如“沙漏”,不留痕迹;或如“海绵”,啥都吸收。如此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读书应当像宝石矿的苦工那样,辨明瑕玉,甩掉“矿渣”,只取宝石。
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其实上面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总的意思就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