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观的文章
关于悲观的文章
人生在世,悲乎?乐乎?都不若二者之结合,悲中有乐,乐中有悲,才是真正的人生。 下面要分享给你的是关于悲观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悲观的文章篇1
上述二者各走极端,皆不为世人所好。乐观、豁达也,然事事皆乐,则无威严可论,休要辩解成“胸有成竹,遇事不惊”之语。悲观,颓废也,然事事皆悲,则人生无乐,岁月无光也,休要歪解为“看破红尘,心如止水”之语。此二种人,人生无味也。
古语曰“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藏污纳垢之念,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此语道尽了人生的苦乐观:乐时思悲,当防之后防;悲时思乐,可解苦增甜。此二者结合,则事大可顺心也。
纣王无道,乐时不知思悲,尽心玩乐,以为各诸侯不成气候,不知励精图治,终至朝歌沦丧,成为亡国之君。
勾践灭吴,此事众人皆知。勾践曾为越王,为吴所破,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一心灭吴,舔胆虽苦,心中之希望却甜蜜无比,最终破灭吴国雪耻消恨。
佛家有云:大慈大悲。何谓大慈大悲?大慈,为自己为众人都是快乐的。却为何又大悲?曰:无大悲之心,则无大慈之心,悲人之苦难方为慈。正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你看他音容相貌,也就清楚了。
人生在世,悲乎?乐乎?都不若二者之结合,悲中有乐,乐中有悲,才是真正的人生。
关于悲观的文章篇2
时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哭泣。像某年某月某一天在某地丢失了心爱的东西,我会郁闷、哭一天的。回过神来想想,那算什么呢?丢了可以再买,也许有一天会回来个更好的呢!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失去了而苦恼,因为老天不会欺负人的,你失去了一样东西,他会还给你更好的!何必为了一件小事哭哭啼啼,而让这一天不快乐呢?哈哈,原来我是想通了!
曾经灰心以为,我来错了世界。心里装着许多想法却没有人了解。生活的美好我无法体会得到,每天身旁围绕的是一个个带着面具拼命伪装的脸孔。每天脑子里装的是三个“必”,旁听必三思,说话必三思,办事必三思。真的觉得好累呀!生活其实可以非常简单的,复杂的只是我们自己罢了。嘿嘿,原来我是长大了。
过去的我有时候快乐有时候不快乐,如果按照比例的'话,乐观会占很少。如今,无数次的自我诠释,终于,我不在悲观了。乐观向上的我横空出世了!不会再为了小事而痛苦流涕,不会再为了谁而胡思乱想,不会再为了失去而后悔莫及。
我战胜了悲观,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每一滴想要流下的眼泪。「乐观」将是我字典里永远的头号“主将”,我会将「快乐思想」进行到底!
允许我再喊一次:“再见,悲观!”
关于悲观的文章篇3
有着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哥哥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而弟弟确是乐天派。他们的父母为改变他们性格的差异,在一个圣诞节送给了他俩截然不同的礼物。晚上在餐桌前,父母期待他们兄弟打开礼物。哥哥先打开了包装,当他看到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你们明知我不会骑车,而且外边下这么大雪,让我摔伤怎么办!”这时候,弟弟也拆开礼物,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盒包装精美的马粪,他高兴地跳起来,跑过去问爸爸:“马呢?你送给我的小马驹呢?”当他看到爸爸摇了摇头后,并没有丝毫的失望,而是开心得告诉爸爸:“那太好了,我可以留到明年春天用它来养花了!”
我不禁想到:悲观与乐观恰恰就是对待人生不同的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与其遇到困难后哭着放弃,倒不如笑着去克服它。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刹那间,多少个鲜活的生命从地球上消失;多少幢高楼大厦轰然倒塌;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孩子的朗朗读书声被灾难吞噬。原本活力四射的学校,却只见散落书包与文具,他们的小主人再也不能与书包文具朝夕相伴了……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汶川人民向全世界展示出他们坚强,“多难兴邦”温总理那遒劲有力的字不仅写在了黑板上,更刻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在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苦下,汶川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化悲痛为力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人生的赛场上,每次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马上停留在原地转圈圈,不敢克服它。而别的同学早已跨越困难,超过我一大截。这比起汶川人民的灾难来说,是多么不值一提呀!
态度决定人生,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微笑面对生活!
悲观与自私的文章
悲观与自私的文章
悲观,悲观是人的一种心魔,一种让人行事磨磨蹭蹭,畏首畏尾,对事业半途而废,却而止步的罪魁祸首。
我有一同学,他的学习成绩在全班以至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可是,他有一很大的缺点:就是整天疑神疑鬼,杞人忧天,对自己没有信心。记得那年我们快初中快毕业的时候,他对我说,他要考中师。我很奇怪,以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这样拨尖的学生,完全可以读高中考大学啊!我这样问他,他的回答是: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务农,根本没出过些什么读书人,他要是考上了中师,那也很不错,也算是光宗光宗耀祖了;要是头一发热去念高中,一旦考不上大学,那么一切都完了。
我真的很奇怪,他怎么会这样胆小,这样对自己没信心。明明是手到拈来的事情,他偏偏要放弃,偏偏不去大胆地尝试一下。现在,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到今天,我都没有弄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悲观,这样不敢去挑战自我,挑战命运。悲观,悲观这个东西害死人啊!
还有一位同志,是我们村里的一位老大娘。她老伴去世得早,丢下了三个儿子。为了这三个孩子,她三十岁就守寡,再也没有改嫁。
她有一点生意头脑,她除了干农活之外,还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卖一点烟酒,洗衣粉,针头麻线什么的,生计还算勉强能维持得下去。毕竟,一个妇道人,带三个孩子也是很辛苦,很不容易啊!
她也是很悲观,很自私、很胆小,要是村里的某某人手头紧,找她赊一盒香烟,或是一瓶洒,那都是不可能的事:第一、她怕人家还不起钱。第二、她怕人家有钱也不给她,故意拖她。村里里人对她的小器很是不满,要从她那儿买东西,除非是没时间上街,或者是非常短缺之时,否则,人家是不会光顾她的小店的。常言道——“不赊不借,不成买卖”。正因如此,她不但东西不好卖,村里的人对她也没几张笑脸,她几乎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说来也怪,她三个儿子都很会读书,但是只要一念完初中,不管他们学习好坏,就不让念了,就强制性地叫回来务农。她的意思是:读书没用,祖上没有积下她们家成就功名富贵的.那种德行。读书嘛,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能写写算算,不吃别人的亏就行。要是读出来国家不分工,或者读个半途而废,那么,钱就算是白花了。在她的心目中,读初中都多了一点,只是这个新社会里,不让孩子金多读两年书说不过去。
由于她这种自私、落后的心理。他的老大读了个初中“下台”,老二也是,老三也是如此。她三个孩子都很听话,不让读就不让读呗。就算想读,也拗不过她,干脆作罢算了。
我们老同志呀,不但悲观、自私,而且还很搞笑。三个儿子都离校后,她又为他们以后娶老婆的事儿担忧。只要谁到她家去玩,知道他们有女儿和自己三个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她总是会自己做“媒婆“,向人家很细致很细致地夸着自己的儿子们,主动地提亲。脾气好的人,一笑了之。脾气不好的,当时就会骂她一通,或是数落她一顿。但她对这种事情又很胆大,刚碰了东墙,她又会去找西墙。她的这一个近似滑稽又似乎让人受不了的行为,十里八乡都知道,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令人肚子都会笑疼。
她大儿子是个做生意的天才,人称“强哥”。他为人很仗义,爱打抱不平,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他。他这外号,还真有一点向华强的味道哦。
去年,强哥向她提出要去城里做生意,要她给一点本钱。她能给吗?她说:“亏了怎么办!”无奈之下,强哥只有去借了几万元钱的。才一年时间,他把账还了不说,还赚了很多。他两个弟弟看在眼里,也想去做生意,可她死活就不点头。至于强哥,虽然是赚了,但经济底子还是很薄弱的。做生意需要资金来周转,暂时还是帮不了两多个弟弟的。说实话,她的老二和老三也是做生意的好料,但他们的母亲就是胆小,就是怕亏。两兄弟呢,也借不来钱,只好暂时把这事搁置,等大哥赚够足可以帮他们的钱或是有一天母亲突然回心转意,拿出钱来再说。
村里人都说,要是她通达一点,自信一点,,她手里的钱三五万是有的。要是舍得拿出来给两个儿子去做生意的话,他俩是不会比强哥差的。
人可以自私,但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她这样对自己的儿子,是没有必要,没有理由这样做的。由于她的悲观、自私、胆小,让孩子们失去创业的机会,真是很可叹、可悲、可怜!
事实告诉我们,做人啊,不管是男人、女人;年少的、年老的。都应该开朗一点、豁达一点、乐观一点,面前的路才会光明,才会宽敞,才会充满希望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