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君子慎其处文言文翻译朗读

wangsihai

君子慎其处文言文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君子慎其处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君子慎其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译文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渐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注释

(1)吾:我。

(2)商:孔子弟子,即卜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

(3)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日渐,日益。

(4)益:长进。

(5)赐:孔子弟子,即端木赐,字子贡。儒商之祖。“孔门十哲”之一,

(6)损:减损。

(7)曾子:孔子弟子,即曾参,字子舆。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据传是《大学》《孝经》的作者。

(8)何谓:为什么这么说。何,语气副词,为什么。谓,说。

(9)好:喜好;喜欢。

(10)贤己者:省略介词“于”,表示比较,即“贤于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11)处:相处;结交。

(12)说:谈论。

(13)不若己者:不如自己的人;比不上自己的人。若,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14)知:了解。

(15)视:看,比照。

(16)其人:那人,指那人的品质、德行修养。

(17)友:朋友。

(18)君:国君。

(19)所使:所派遣的使者。

(20)故:所以。

(21)居:交往;在一起。

(22)如:好像;如同。

(23)芝兰之室: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比喻良好的环境。

(24)即:就(是)。

(25)与之化:与之交融(融合),即与芝兰本身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26)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商店;店铺。

(27)丹之所藏者:收藏储存朱砂的地方。漆之所藏者:收藏储存漆的地方。

(28)赤:形容词作动词,变红。黑:形容词作动词,变黑。

(29)是以:介词“以”的宾语“是”前置,以,因为。是,此;这。因此;所以。

(30)君子: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31)慎:慎重;谨慎。

(32)其所与处者:自己所结交的人和所处的环境。其,自己。与,动词,结交;亲附。处,居,置身。者,助词,……的(人、事、物)。

(33)焉:句末语气词。

文言文座右铭

1、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3、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4、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5、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8、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9、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10、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11、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12、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13、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14、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15、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1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17、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18、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19、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花无叶不妍。

2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23、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24、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25、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2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27、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28、善人者,人亦善之。

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0、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31、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32、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相关阅读

  • 柳依依经典散文
  • 上云乐古诗原文
  • 诗经国风蒹葭注音版
  • 用十万八千里造句子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意思
  • 嬷怎么读,奶嬷嬷怎么读
  • 关于锦屏公园600字作文
  • 陇西行陈陶赏析
  • 等闲视之的造句有哪些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