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合同制员工是正式工吗
【法律分析】:全民合同制是正式职工的。正式职工:是指在人事局、劳动局、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办理过手续的职工。被录用者一般实行学徒制或经过半年和一年的熟练期,学徒期和熟练期满,经考核试用合格才能转为固定工。1985年以后招收固定工制逐步被劳动合同制所取代。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国企有几种员工?合同制员工与劳务派遣制员工有什么区别?
国企目前有多种员工“身份”:
一是有编制的员工。在特殊行业和领域承担特殊任务的央企里,仍有少量带有事业编制的员工。
二是原正式工。1995年以前包分配的员工,中专、大专、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是干部,技校生是工人。
三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和合同制员工。1995年以后,实行《劳动法》,原来的干部和工人改为合同制员工。工作满十年或连续两次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叫作“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
四是企业内部招聘的员工,叫作“企聘员工”。比如,上级没有给招工指标,企业内部悄悄招聘的员工,俗称“地方粮票”。
五是劳务派遣制员工。
六是业务外包制员工。
七是企业临时工。
八是企业季节性用工。劳务派遣工和业务外包工与正式员工的差别非常大,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行业里属于“四大天坑”之一,但凡你有本事找到正式员工的工作就别跳进“劳务坑”。
目前,国企主要有两种用工模式,即:正式员工和劳务派遣制员工。它们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身份不同。
正式工(合同制员工)属于国企的“人”,劳务工不是国企的“人”。即使在一个车间里作业、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但,他们是两种身份的人。劳务工是劳务公司的人,与正式工相比,自嘲为“二等员工”,外包工自嘲为“三等员工”。
【2】薪酬不同。
正式工的工资是从国企的工资总额里列支,基本都能旱涝保收。劳务工的工资是劳务公司给发的,来源是国企支付给劳务公司的劳务费。大概的概念是:同样的工种,正式工的薪酬大约是劳务工的2:1甚至3:1,也就是说,劳务工干活多,只能拿正式工的一半工资或三分之一的工资。
【3】社保不同。
国企正式工的社保,保证是五险一金,好的国企是六险两金。劳务工的社保不如正式工的齐全,有的国企多一些,有的国企少一些。大多数国企是不给劳务工交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的。
【4】福利不同。
国企正式员工的福利来源于国企的人工成本,包括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经费、津补贴、劳保、困难救助基金,等等。劳务工是享受不到的,即使有一部分福利,也是从劳务费里转移支付的,不如正式工多。有一些国企内部福利,比如,补充医疗保险、内部政策住房补贴、租房补贴等等,劳务工是没有的。
【5】成长不同。
国企内部都实行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只人才成长通道,正式员工有一个很清晰的成长路线,可以晋升职务,可以不断地提职加薪。劳务公司一般都是“皮包公司”,中间只是赚取管理费,没有能力培养培训劳务工人。劳务工想得到成长进步是非常困难的。
【6】很难转正。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进入过去当劳务工?他们内心中都期盼将来可以转为国企的正式员工,比如,通过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内部考试等渠道,转为正式员工。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劳动合同制用工什么意思
劳动合同制员工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制是与劳务派遣制等其他用工形式相对的用工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合同制员工是正式工吗?
合同制员工也是正式工。
劳动合同制员工是正式工的。严格来说现在的所有在岗人员应该都是合同工,但是劳动合同制员工签约时间长,有合同做保障。因为劳动法规定都要签订劳动合同,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不过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仍有这种区分。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人,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与本企业同工种、同岗位原固定工人保持同等水平。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是建立的劳动关系,这些单位的劳动者均是合同制职工,没有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分。
合同工是相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正式编制职工而言的。
拓展资料
区别主要是3个方面:
1.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
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
3.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正式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合资制员工和合同制员工的意思
合同制员工是和企业直接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正式工。合资员工就是在合资企业工作的员工。
合同制职工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制工人与非合同制工人福利待遇有很大差别。
合资企业是指以法人投资者的身份,由国家、企业、个人的名义进行投资组建的企业。组建企业时,所有者投入的资产,全部作为实收资本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