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有哪些曲牌名
种类有14类;
1,曲牌名的14类分别为:黄钟宫 、正宫、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带*者亦入正宫 、道 宫、大石调、小石调、 般涉调、商角调、高平调、商调、越调、双调。
2,每一类别种,又又众多曲牌名,例如:大石调类,有:念奴娇 百字令 六国朝 卜金钱又名初问口 归塞北又名望江南,亦入仙吕 雁过南楼 喜秋风 怨别离 净瓶儿 好观音亦入仙吕 催花乐又名擂鼓体 常相会 青杏子即小石调·青杏儿,亦入仙吕 憨郭郎又名蒙童儿 蒙童儿犯 还京乐 催拍子 荼縻香 蓦山溪 女冠子 玉翼蝉 鹧鸪天 灯月交辉 喜梧桐 初生月儿 阳关三叠 林里鸡近 随煞即黄钟·尾声,亦入双调 煞尾调本正宫 带赚煞 雁过南楼煞 净瓶儿煞即中宫·啄木儿煞 好观音煞 玉翼蝉煞;等等
3,常用的有:虞美人56字 玉楼春56字 小重山58字 踏莎行58字 临江仙60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定风波62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何满子74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如梦令33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西江月50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南乡子56字 鹊桥仙56字
4,好听的曲牌名:《暗香》、《南浦》、《瑶花》、《寻梅》、《拜星》、《踏月》、《催雪》、《采桑子》、《钗头凤》、《长相思》、《蝶恋花》、《定风波》、《凤萧吟》、《隔浦莲》、《关河令》、《桂枝香》、《汉宫春》、《钓船笛》、《金菊香》、《浣溪沙》、《浪淘沙》、《临江仙》、《留春令》、《柳梢青》、《满江红》、《满庭芳》、《梅花引》、《玉楼春》、《南乡子》、《青玉案》、《鹊桥仙》、《如梦令》、《瑞鹤仙》、《瑞龙吟》、《三姝媚》、《琐寒窗》、《西江月》、《谢池春》、《秋千索》、《桃花落》、《柳含烟》、《虞美人》、《雨霖铃》、《醉花阴》、《醉桃源》、《一剪梅》、《一枝春》、《一痕沙》、《广寒秋》、《杏花天》、《芭蕉雨》、《梦芙蓉》、《探春令》、《落梅风》、《锦帐春》、《鹊踏枝》、《碧云深》、《瑶池燕》、《醉红妆》、《醉江月》、《醉东风》、《霜天晓角》、《九重春色》、《凤栖梧桐》、《烛影摇红》、《金碧芙蓉》、《银河浮槎》、《瑞鹤仙影》、《潇湘夜雨》、《秋色横空》、《玉腊梅枝》、《玉水明沙》、《东风第一枝》、《黄鹤绕碧树》、《江城梅花引》、《梅子黄时雨》、《骤雨打新荷》、《细雨鸣春沼》、《瑶台聚八仙》、《春雪问早梅》......
5,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京剧曲牌名有哪些
问题一:常用的京剧曲牌有哪些 朝天子,步步高,万年欢,小开门,大开门,夜深沉……
问题二:京剧里常听到的有哪些曲牌名?这些曲牌名有哪些经典曲目??谢谢 曲牌原为声乐曲,后在戏曲中有改为器乐演奏的,逐渐演变为器乐曲牌。京戏曲牌主要有胡琴曲牌(丝弦曲牌)、吹打曲牌(唢呐、笛子)、干牌子(去其音乐只用锣鼓板伴奏如【扑灯蛾】)几种主要类型,京剧曲牌约有近百个,常用的如:西皮小开门、二黄小开门、八岔、柳青娘等(详参“小松博客”回答的【知道】);苏三起解不是曲牌名,是【玉堂春】剧中的一折名。上答供参考。
问题三:京剧曲牌名称。 泣颜回.醉太平.普天乐.水龙吟.六幺令.香柳娘.园林好.风入松.傍妆台.粉蝶儿.一江凤.点将唇.千秋岁.玉芙蓉.红绣鞋.迎仙客.沽美酒.步步娇.画眉序.山坡羊.梧桐雨.绕绕令.粉孩儿.寄生草.清江引.清南枝.朝天子.蓬莱序,雌雄尾.叠字犯.滚绣球.雀踏枝.柳青娘.海青歌.夜深沉.哭皇天.柳摇金.洞房赞.鹧鸪天.
问题四:最常用的京剧曲牌有哪些 夜深沉,小开门,万年欢,傍妆台,大开门,八板等等
问题五:京剧曲牌目录大全 曲牌
合头 大字牌子 混牌子 清牌子 干牌子 吹打曲牌 胡琴曲牌 小开门(西皮) 小开门(二黄) 小开门(反二黄) 八岔 八板(胡琴曲牌) 柳青娘(胡琴曲牌) 海青歌 万年欢(胡琴曲牌) 哭皇天(胡琴曲牌) 柳摇金(胡琴曲牌) 夜深沉 工尺上(胡琴曲牌) 傍妆台(胡琴曲牌) 笛子曲牌 小开门(笛子曲牌) 朝天子(笛子曲牌) 万年欢(笛子曲牌) 山坡羊 汉东山 春日景和 川拨棹 老八板(笛子曲牌) 哭皇天(笛子曲牌) 柳摇金(笛子曲牌) 节节高(笛子曲牌) 傍妆台(笛子曲牌) 哪吒令(笛子曲牌) 唢呐曲牌 水龙吟 将军令 哪吒令(唢呐曲牌) 一枝花 大柳摇金(唢呐曲牌) 柳摇金(唢呐曲牌) 节节高(唢呐曲牌) 傍妆台(唢呐曲牌) 小傍妆台 梆子吹打 柳青娘(唢呐曲牌) 水声 点绛唇 粉蝶儿 新水令 哭相思 急三枪 小锣急三枪 双三枪 批 哭批 香柳娘 六玄令 小锣六玄令 水底鱼 @地锦裆 出队子 风入松 朱奴儿 小朱奴儿 泣颜回 一江风 粉孩儿 园林好 江儿水 清江引 神仗儿 醉太平 朝天子 普天乐 千秋岁 五马江儿水 尾声 海笛曲牌 吹腔 十三咳 十三“一” 五音联弹 南锣 娃娃 琴歌 山歌 吟诗 柳枝腔 银纽丝 云苏调 花鼓调 凤阳歌 鲜花调 滩簧调 山歌小调
?常用的京剧曲牌有:
01.西皮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多用于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时的仪仗、先导,以及他们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们参拜等动作,如《宇宙锋》中秦二世的升殿等。有时也可以配合一般动作,且不限于人物身份,如《空城计》中的老军扫街,《群英会》中鲁肃放置假信等,均奏「西皮小开门」。
02.胡琴曲牌:京剧的胡琴曲牌基本上和笛子曲牌一样,也是用于打扫、更衣、梳妆、设宴、行礼、庆贺、祭奠、行路过场以及舞蹈等处,还有在配合哑剧式的表演动作时也经常使用。由于胡琴等弦乐器操作灵便自如,适应力强,所以胡琴曲牌在舞台上的运用比笛子曲牌更为灵巧。胡琴曲牌大部分是从昆曲用的笛子或唢呐曲牌移用过来,如「小开门」、「万年欢」、「柳摇金」、「山坡羊」、「川拨棹」、「傍妆台」等。也有来自民间丝竹乐曲的,如「花梆子」、「东方赞」、「小磨房」、「海青歌」等。这些曲牌改用胡琴演奏之后,由于胡琴各种定弦的特色和演奏时的弓法、指法的运用以及和二胡、月琴、弦子等的配合,往往会出现更为新鲜的效果。
胡琴曲牌又名丝弦曲牌,一般不用锣鼓伴奏,有时只用单皮鼓或大小堂鼓击奏花点。丝弦曲牌也有只用弹拨乐器演奏而不要用弓弦乐器的,这是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调,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抚琴所用的「琴歌」等。
03.吹打曲牌:凡唢呐曲牌中的清曲牌、笛子曲牌,均称吹打曲牌。
04.干牌子:干牌子又名干念牌子,原是可以唱的曲牌,后来改唱为念,去其曲调,仅留下锣鼓伴奏的部分,以锣鼓的音响节奏来衬托干念台词的节奏,如「水底鱼」、「扑灯蛾」、「四边静」、「金钱花」等都属此类。这种干牌子有时也去其念白,仅以锣鼓节奏来配合舞台上特定的身段动作。
05.大字牌子:京剧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别,凡带有唱词,以群众齐唱形式出现,并有唢呐加锣鼓伴奏的曲牌,就称为大字牌子。所谓大字就是曲词,过去的工尺谱,是把曲词用大的字体写在中间,而曲谱是附在大字旁边的,故名。又称混牌子、混曲牌、锣鼓曲牌。
06.混牌子:凡把大字牌子去掉歌词,仅由唢呐吹奏曲调,并加锣鼓伴奏的,称为混牌子。
07.清牌:凡把混牌子减去锣鼓,仅由唢呐吹奏的曲调,称为清牌子。
08.八板:京剧胡琴曲牌,「八板」又名「老八板」,是我国......
问题六:京剧常用的十一大曲牌? 一、西皮小开门
京剧胡琴曲牌,多用于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时的仪仗、先导,以及他们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们参拜等动作,如《宇宙锋》中秦二世的升殿等。有时也可以配合一般动作,且不限于人物身份,如《空城计》中的老军扫街,《群英会》中鲁肃放置假信等,均奏「西皮小开门」。
二、胡琴曲牌
京剧的胡琴曲牌基本上和笛子曲牌一样,也是用于打扫、更衣、梳妆、设宴、行礼、庆贺、祭奠、行路过场以及舞蹈等处,还有在配合哑剧式的表演动作时也经常使用。由于胡琴等弦乐器操作灵便自如,适应力强,所以胡琴曲牌在舞台上的运用比笛子曲牌更为灵巧。胡琴曲牌大部分是从昆曲用的笛子或唢呐曲牌移用过来,如「小开门」、「万年欢」、「柳摇金」、「山坡羊」、「川拨棹」、「傍妆台」等。也有来自民间丝竹乐曲的,如「花梆子」、「东方赞」、「小磨房」、「海青歌」等。这些曲牌改用胡琴演奏之后,由于胡琴各种定弦的特色和演奏时的弓法、指法的运用以及和二胡、月琴、弦子等的配合,往往会出现更为新鲜的效果。
胡琴曲牌又名丝弦曲牌,一般不用锣鼓伴奏,有时只用单皮鼓或大小堂鼓击奏花点。丝弦曲牌也有只用弹拨乐器演奏而不要用弓弦乐器的,这是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调,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抚琴所用的「琴歌」等。
三、吹打曲牌
凡唢呐曲牌中的清曲牌、笛子曲牌,均称吹打曲牌。
四、干牌子
干牌子又名干念牌子,原是可以唱的曲牌,后来改唱为念,去其曲调,仅留下锣鼓伴奏的部分,以锣鼓的音响节奏来衬托干念台词的节奏,如「水底鱼」、「扑灯蛾」、「四边静」、「金钱花」等都属此类。这种干牌子有时也去其念白,仅以锣鼓节奏来配合舞台上特定的身段动作。
五、大字牌子
京剧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别,凡带有唱词,以群众齐唱形式出现,并有唢呐加锣鼓伴奏的曲牌,就称为大字牌子。所谓大字就是曲词,过去的工尺谱,是把曲词用大的字体写在中间,而曲谱是附在大字旁边的,故名。又称混牌子、混曲牌、锣鼓曲牌。
六、混牌子
凡把大字牌子去掉歌词,仅由唢呐吹奏曲调,并加锣鼓伴奏的,称为混牌子。
七、清牌
凡把混牌子减去锣鼓,仅由唢呐吹奏的曲调,称为清牌子。
八、八板
京剧胡琴曲牌,「八板」又名「老八板」,是我国民间流行很广的器乐曲。京剧多用于活泼轻松的舞蹈场面,如《红娘》中的扑蝶(用西皮),《桑园寄子》中的绑子(用二黄),及《打花鼓》的舞蹈等,均奏「八板」。
九、八岔
京剧胡琴曲牌,「八岔」是从八个曲牌里选出八个乐句,经糅合联成一个完整的曲牌,因而得名。「八岔」的曲调顺畅,旋律优美,音调与四平调相近,故多用于四平调或二黄原板的前面。如《梅龙镇》、《问樵闹府》等剧,均用「八岔」伴奏。
十、二黄小开门
京剧胡琴曲牌,用法与「西皮小开门」相同,只是用于二黄戏中。如《贺后骂殿》中的赵光义和《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上场,以及《问樵闹府》中范仲禹酒醉被送往书房,《清官册》中寇准更换服装等处,均奏「二黄小开门」。
十一、反二黄小开门
京剧胡琴曲牌,不一定用于唱反二黄的剧中,而是与正二黄的小开门变换使用。如《贵妃醉酒》中高、裴二力士及宫娥们向杨玉环进酒时,即奏「反二黄小开门」。
问题七:有哪些曲牌名? 朋友,你好。曲牌来自于词牌。 由词产生以来, 形成一种倚声填词的创作方式, 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曲牌继承词牌形式, 每一曲牌均有自己的曲调和情调, 以及和这个曲调相应的曲词, 包括段,句,字数,韵的部位,字的四声阴阳等, 这就是填词所必须遵循的格律。 曲牌的牌名来源不一, 但大量的是继承了唐宋大曲,词牌,诸宫调,唱赚等原有名称。 例如有的以地方命名, 如[梁州序],[伊州令]; 有的以曲牌节拍,节奏及音乐特点命名, 如[急板令],[节节高],[双声子]; 有的以曲式命名, 如[三段子],[四换头]; 有的以少数民族曲名音译, 如[菩萨蛮],[唐兀多],[者刺古],[阿纳忽]等。 但大部分牌名与后来的曲牌内容无必然的联系, 其旋律曲调变化的脉络也不详。 京剧音乐中运用了很多昆曲的曲牌, 有的全盘搬用; 有的改填新词; 再有的用其曲调而无曲词; 更有的变成一种锣鼓点子节奏形态, 等等。 这些作为京剧音乐的一部分, 对于渲染戏剧环境, 增加舞台气氛, 用于群体人物音乐形象塑造方面, 均起到一定作用。
曲牌名一览:
两字
雁儿 解红 隔尾 叫声 道和 哨遍
三字
醉花阴 喜迁莺 出队子 刮地风 四门子 水仙子 塞雁儿 神仗儿 节节高 接接高
者刺古 柳叶儿 寨儿令 塞儿令 六么令 九条龙 兴隆引 兴龙引 文如锦 女冠子
愿成双 倾杯序 彩楼春 抛球乐 昼夜乐 人月圆 红纳袄 红锦袍 贺圣朝 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 倘秀才 塞鸿秋 脱布衫 小梁州 醉太平 呆骨朵 灵寿杖 灵寿歌
货郎儿 伴读书 笑和尚 笑歌赏 芙蓉花 双鸳鸯 蛮姑儿 穷河西 黄梅雨 普天乐
菩萨蛮 月照庭 六么遍 柳梢青 黑漆弩 学士吟 鹦鹉曲 甘草子 汉东山 怕春归
春归犯 普天乐 锦庭芳 端正好 赏花时 点绛唇 混江龙 油葫芦 天下乐 元和令
上马娇 游四门 胜葫芦 *** 花 柳叶儿 寄生草 青歌儿 哪吒令 鹊踏枝 六么序`
醉扶归 金盏儿 碎金盏 醉中天 醉雁儿 一半儿 忆王孙 玉花秋 四季花 穿窗月
大安乐 双燕子 双雁儿 翠裙腰 六么遍 上京马 尚京马 绿窗愁 绿纱窗 瑞鹤仙
忆帝京 袄神急 袄神儿 六么令园地 锦橙梅 柳外楼 太常引 黄莺儿 踏莎行
盖天旗 垂丝钓 应天长园地 凭阑人 美中美 大圣乐 一枝花 占春魁 牧羊关
骂玉郎 瑶华令 感皇恩 采茶歌 楚江秋 玄鹤鸣 哭皇天 乌夜啼 贺新郎 草池春园地
红芍药 四块玉 梧桐树 玉交枝 玉娇枝 鹌鹑儿 乾荷叶 翠盘秋园地 醉乡春
金字经 阅金经 楚天秋 神仗儿 粉蝶儿 醉春风 迎仙客 石榴花 斗鹌鹑 上小楼
快活三 朝天子 谒金门 四边静 满庭芳 贺圣朝 红绣鞋 朱履曲 鲍老儿 鲍老衮
红芍药 剔银灯 蔓菁菜 普天乐 古鲍老 黄梅雨 柳青娘 醉高歌 最高楼 十二月
尧民歌 喜春来 阳春曲 鬼三台 播海令 古竹马 卖花声 升平乐 酥枣儿园地
齐天乐 红衫儿 山坡羊 四换头 乔捉蛇 鹘打兔 鸳鸯儿 卖花声 念奴娇 百字令
六国朝 卜金钱 初问口 归塞北 望江南 喜秋风 怨别离 净瓶儿 好观音 麻婆子
墙头花 耍孩儿 魔合罗 催花乐 擂鼓体 常相会 青杏子 青杏儿 憨郭郎 蒙童儿
还京乐 催拍子 荼縻香 蓦山溪 女冠子 玉翼蝉 鹧鸪天 喜梧桐 恼杀人 伊州遍
天上谣 瑶台月 木兰花 糖多令 于飞乐 青玉案 集贤宾 逍遥乐 挂金索 金菊香
醋葫芦 梧叶儿 知秋令 浪来里 贤圣吉 双雁儿 双燕子 望远行 贺圣朝 凤鸾吟 ......
问题八:京剧曲牌名称。 《夜深沉》 CCTV11播的是开头一部分
问题九:京胡曲牌都有那些? cache.baidu/...=baidu你看看 这儿是名段
问题十:关于京剧曲牌干牌子的介绍 干牌子其实是演奏术语。 将原有歌唱曲牌, 改唱为念, 用锣鼓伴奏, 或者将念白也去掉, 仅保留锣鼓伴奏, 成为一种锣鼓点子, 称为干牌子。
京剧锣鼓点子中的[扑灯蛾],[水底鱼]等均是。
元曲常用曲牌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下面具体介绍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zè):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元曲常见曲牌
〔黄钟〕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
〔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六、五、四、五、五、七,共39字。
〔人月圆〕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全同宋词。北宋人王诜(shēn)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又叫〔青衫湿〕。金元时北人喜欢唱它,随入散曲。定格11句。定格字句:七、五、四、四、四;〔幺篇换头〕四、四、四、四、四、四、,共48字。
〔正宫〕
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五,公25字。
〔叨叨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是去声叶韵。有叠字体,叠字须有平声。定格共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塞鸿秋〕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仙吕〕、〔中吕〕宫调内。格式与〔叨叨令〕基本相同。凡叶韵处皆须作平平去。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小梁州〕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梁州〕。亦入〔中吕〕、〔商调〕。有〔幺篇〕换头,须连用,与诸宫调〔梁州〕。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四、七、三、五、,计25字。〔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定格七句,定格字句:七、三、四、三、三、四、五、,计29字,全曲共50字。
〔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五六七三鼎足对。北曲入正宫单曲、平韵,也入南曲,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四、七、七、七、四、,共44字。
〔菩萨蛮〕曲牌名,散套首曲,亦入〔中吕〕。同词牌,惟不用换头,亦不换韵。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黑漆弩〕曲牌名,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白贲以此凋咏《渔父》,句首为:“侬家鹦鹉洲边往”,后人又称此调为〔鹦鹉曲〕。因白氏曾官至学士,所以,此曲还称〔学士咏〕。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六、七、六、七、七、共54字。
〔绿幺篇〕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又名〔柳梢青〕。开头两个三字句;只乔吉写过一首,大约是乔吉自度曲。乔吉的曲。开头两句都有衬字,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四、四、七、二、七,共38字。
〔大石碉〕
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石风流蕴籍。”
〔青杏子〕散套首牌,亦入〔小石〕,名作〔青杏儿〕,小令用。〔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三、四、七、四、四、四, 共31字。
〔仙吕〕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仙吕清新缅邈。”员杂剧第一折多用仙吕宫套曲。
〔赏花时〕曲牌名,散套首牌。亦入〔商调〕。〔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五、四、五共28字。
〔八声甘州〕曲牌名,散套首牌。〔幺篇〕同始调,南曲极相似,宋词牌不同。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六、七、七、五、四,共45字。
〔点绛唇〕曲牌名,多用作杂剧或套数的首曲,其后紧接〔混江龙〕。定格5句,四、四、三、四、五,共20字。
〔寄生草〕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七,共41句。
〔一半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属北调。与〔忆王孙〕实为一体,因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故名〔一半儿〕。曲中多用此体,用〔忆王孙〕甚少。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九,共33字。
〔游四门〕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一字句可减。定格六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五、一、五,共30字。
〔后庭花〕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中吕〕、〔商调〕。小令首句必叶韵, 套数可不计;第六句反是。小令不能增句,套数可增句增句在末句后,先将末句五字改作六字折腰句,增句即照作,句数多少不拘,须每句用叶韵,小令均用平韵。与词牌异。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
〔后庭花破阵子〕曲牌名,格律与〔后庭花〕基本相同。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
〔中吕〕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吕宫高下闪赚”。
〔迎仙客〕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诸宫调同,南曲略同。亦入〔正宫〕。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三、三、四、五,共28字。
〔红绣鞋〕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朱履曲〕。亦入〔正宫〕。定格6句,定格字句:六、六、七、三、三、五,共30字。
〔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亦入〔正宫〕。南北曲都有此曲牌,但句法不同,全首多对偶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三、三、七、三、四、四、四、四,共46字。
〔喜春来〕曲牌名,又名〔喜春风〕、〔惜芳春〕、〔阳春曲〕、〔喜春儿〕。是散曲中常用的调子。格调和律诗中的七绝,词牌中的望江南、捣练子等相近,亦入〔正宫〕。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五,共29字。
〔上小楼〕曲牌名,小令兼用。有〔么篇〕换头,小令不同,套数宜用。亦入〔正宫〕。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三、三、四、七,共37字。
〔满庭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满庭霜〕。〔中吕〕宫中一个常用曲调。与词调满庭芳相同,但词中多双叠,用韵也疏些,中间两个七字句要求上萨那下四句法。亦入〔正宫〕、〔仙吕〕。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七、四、七、七、三、四、五,共49字。
〔朝天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谒(y è)金门〕、〔朝天曲〕、。亦如〔正宫〕、〔双调〕。两字可重韵。定格11句,定格字句: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共43字。
〔山坡羊〕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苏武持节〕。亦入〔黄钟〕、〔商调〕。北曲属〔中吕〕,南曲入〔商调〕,二者小异。定格11句,定格字句;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共43字。
〔卖花声〕 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升平乐下〕、〔秋云冷〕。亦入〔双调〕。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四、七,共36字。
〔骤雨打新荷〕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圣乐〕。多入〔双调〕,抒发激越昂扬的感情。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妓多歌之,俗之为骤雨打新荷是也。”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幺篇〕首句换为“平平平平仄仄”六字,余同始调。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四五六七三四四,共46字,双调20句,共92字。
〔醉高歌过摊破喜来春〕此为带过曲,由〔醉高歌〕和〔摊破喜来春〕两支曲牌组成。
〔醉高歌〕又名〔醉高楼〕、〔最高楼〕,小令兼用。亦入〔正宫〕,与词调〔西江月〕近似。〔摊破喜来春〕格式与〔喜来春〕不同。第三句破为三个三字句,每句再加三字成六字折腰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六、六、七、六、七、七、六、六、六、三、三、五,共68字。
〔十二月过(兼)尧民歌〕此为带过曲,由〔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牌组成。〔十二月〕小令兼用。亦入〔正宫〕。每句首常加三衬字。〔尧民歌〕小令兼用。亦入〔正宫〕。定格12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五,共64字。
〔南吕〕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南吕宫感叹伤悲。”
〔一枝花〕曲牌名,套数首牌。又名〔占春魁〕。唐人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艺名一枝花。这支曲牌大约是从说唱一枝花的曲子中传承下来的。定格9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四、五、五、七、七,共48字。
〔梁洲第七〕曲牌名,套数次牌。亦简称〔梁洲〕。首二句对,第三句单句,四字句四句做两对,七字句二句对,七字三句鼎足对。二字句两句,亦可成四字一句,减一句。第十一及第十七句,剧套均叶韵,散套可不叶。定格1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二、二、七、五、七、四,共99字。
〔四块玉〕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末句多用上声韵。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三、三、三,共29字。
〔阅金经〕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西番经〕、〔金字经〕。亦入〔双调〕。小令用者多。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一、五、三、五,共31字。
〔翠盘秋〕曲牌名,来自民间小调,小令兼用,又名〔干荷叶〕,亦入〔中吕〕、〔双调〕。此曲〔南吕〕专作小令用,〔中吕〕、〔双调〕只作联套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五、七、五,共29字。
〔玉交枝〕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南曲〕有异。本曲可带〔四块玉〕为带过曲。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六、七、七、四、七,共46字。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此为带过曲。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组成。〔骂玉郎〕小令兼用。又名〔瑶华曲〕。本曲为带过曲,带〔感皇恩〕、〔采茶歌〕不能单用一曲。套数中亦须连用。〔感皇恩〕小令兼用。〔采茶歌〕小令兼用。又名〔楚江秋〕。定格27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三、三、四、四、三、三、三、四、四、三、三、三、三、三、七、七、七,共89字。
〔双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双调健捷激枭。”
〔新水令〕曲牌名,套数首牌。仄韵,〔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三、四两句定格作三字句。但普遍多作五字句,须对句。第五句下句增四字句,平仄同第五句。每句叶韵。
〔南曲〕引子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七、三、三、四、五,共29字。
〔驻马听〕曲牌名,套数次牌,小令兼用。〔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前四句作扇面对,五、六句做对,末句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七、四、七、七、七、三、七,共46字。
〔沉醉东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七、七、七,共45字。
〔步步娇〕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潘妃曲〕。多在套数里用。小令中少见,与〔南曲〕小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五、三、七、三、五,共30句。
〔夜行船〕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与宋词异。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四、四、七,共29字。
〔乔木查〕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又名〔银汉浮槎〕有〔幺篇〕换头。散套始调连〔幺篇〕作首牌(仅1例)。嵌入套中,只有〔幺篇〕,不用始调。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五、四,计26字。〔幺篇〕换头同始调,全曲共52字。
〔庆东原〕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东庆圆〕、〔恽(yùn)城春〕。首二句对,四、五、六句作鼎足对,末二句可减为两个三字句,宜对。定格8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四、五、五,共35字。
〔拔不断〕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续断弦〕。末句上三句可省。本曲另一种分段法:首二句对,中三句鼎足对,末句独立。定格6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共34字。
〔落梅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寿阳曲〕。第三句及末句均上三下四,与第四句上四下三配合,节奏上有特殊风味,与诗词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 共27字。
〔风入松〕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小令兼用。与词牌同,但只作半阙。与〔南曲〕大致相同。单调定格6句,定各7字句:七、五、七、七、六、六,共38字。
〔水仙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冯夷曲〕。亦入〔中吕〕、〔南吕〕。头两句相对,下接一单句,最后三句可用三字、四字、五字。以三字为佳。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五、六、三、三、三,共41字。
〔大德歌〕曲牌名,此曲牌只有关汉卿用过。《全元散曲》中只收录关汉卿的10首。可能是他自创。因作品写于元代大德年间,故名。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五、五、七、五。共33字。
〔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风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末二句一般对仗,也可以作回文。不少作品在第六句增加两个衬字,使五、六、七三句成为五言鼎足对,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42字。
〔折桂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蟾宫曲〕、〔步蟾宫〕、〔天香引〕、〔秋风第一枝〕。它的特点是完全的摆脱了五言、七言诗的句法,七言句用三四句法,不是七言诗的四三句法。句子又可增减,即结处可减少或增加四字句。其第二节的三个四字句要作三句对,即鼎足对。有了这些特点,在格调上就跟诗词明显不同。定格11句,定格字句:六、四、四、四、四、四、六、六、四、四、四,共50字。
〔清江引〕曲牌名,可代尾声用,小令兼用。又名〔江水儿〕。与〔南曲〕的〔江水儿〕不同。第三四句宜对。曲调轻倩疏快。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合为带过曲。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五、五、五、七,共29字。
〔碧玉萧〕曲牌名,小令兼用。头四句做扇面对。第九句为一字句,偶有减者,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五、五、五、三、五、一、五,共42字。
〔得胜乐〕曲牌名,小令兼用。与〔得胜令〕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六、六、六,共24字。
〔雁儿落过得胜令〕此为带过曲。由〔雁儿落〕、〔得胜令〕、两支曲牌组成。〔雁儿落〕小令兼用。亦可带〔得胜令〕或〔碧玉萧〕、〔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四句宜做两句。亦入〔商调〕。〔得胜令〕小令兼用。又名〔阵阵赢〕、〔凯歌回〕,可独用。曲调与〔雁儿落〕相似,亦入〔商调〕。南北曲合套中,〔雁儿落〕必带〔得胜令〕、,成了定格。全曲定格12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共54字。
〔楚天遥过清江引〕此为带过曲。由〔楚天遥〕、〔清江引〕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通首五言八句,与词牌〔生查子〕相同。〔清江引〕基本上也是五言七言句法,因此,这支带过曲有最高诗词韵味。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七、五、五、七,共69字。
〔沽美酒过太平令〕此为带过曲。由〔沽美酒〕、〔太平令〕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又名〔琼林宴〕。连套须带〔太平令〕。〔太平令〕小令兼用。可带尾声用。亦入〔正宫〕。第五、六、七句为三个两字句,文义独立或连贯即可,谓之短柱体。短柱体偶有增至四句或减为两句的。全曲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七、四、七、六、六、六、六、二、二、二、六,共64字。
〔越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越调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
〔斗鹌鹑〕曲牌名,套数首牌。用上声韵,韵脚上面的一字必须去声。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三、三、四、四,共38字。
〔小红桃〕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平湖乐〕、〔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亦入〔正宫〕。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42字。
〔天净沙〕曲牌名,小令兼用。原作〔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头两句宜对,也有三句做鼎足对的。体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宜于写即景抒情的小品。定格5句,定格字句:六、六、六、四、六,共28字。
〔寨儿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柳营曲〕,与〔黄钟〕之〔塞儿令〕不同。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五、六、六、五、五、一、五,共54字
〔凭阑人〕曲牌名,小令兼用。与诸宫调不同。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商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商调凄苍怨慕。”
〔集贤宾〕曲牌名,套数首牌。北曲多用于套数的首曲。〔幺篇〕同始调,用者甚少。与宋词、南曲不同。末二句须对。定格10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七、七、七、七、七、五、五,共64字。
〔梧叶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知秋令〕、〔碧梧秋〕。亦入〔仙吕〕。与〔南曲〕不同。末句也有作六句者。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三、七,共27字
〔般涉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
〔哨遍〕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亦入〔中吕〕,与宋词、诸宫调略同。有〔么篇〕换头,散套用否均可,剧套不用。首末句与始调不同,余同诗调。此曲诗调定格14句,定格字句:六、七、六、七、六、三、五、五、五、七、七、六、六、七、(/五、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四、四、四)计81字,〔么篇〕换头,定格13句,定格字句:四、七、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七,计69字,全曲共150字。
(请大家注意核查此曲牌真正的格式)
〔耍孩儿〕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又名〔魔合罗〕。南北曲中都有。北曲多用在〔正宫〕、〔中吕〕、〔双调〕大套曲后。也有开首即用此曲,后面加煞曲七八支,作为一套的,即〔耍孩儿〕—〔煞〕(数量不定)—〔尾声〕。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诸宫调同,〔南曲〕不同。
〔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9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七、七、五、四、四,共5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