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心阳(心阳不足如何调理)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心是“百官之首”,什么是心阴和心阳?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仅位置居中,作用也是如此。在各脏腑中,心脏就是“皇帝”,稳坐钓鱼台,对各个脏腑器官发号施令。同时也在关注着“文武大臣”的一举一动,如果哪个器官出了问题,首先就要追究“领导”——心脏的责任,因为,它不仅“有权”,还要担责任,“百病皆由心生”嘛。但是反过来说,在养生的时候,首先应该“搭理”的,也是这个心。

为什么说“心是君主之官”呢?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见聪明的古人早已对脏腑研究得很透彻了,我们今天所讲的,并非是“胡编乱造,信口雌黄”,而是在沿用和发扬古人的睿智。

心脏如同人体的发动机,更像是个水泵,它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给所有器官提供养料。如果心脏出了问题,泵出去的养料少了,你让其他各脏腑情何以堪?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给解决,还怎么给你干活卖命?撸起袖子,也只能是看看胳膊,没力气干活了。

各脏腑一罢工,零部件一停止运转,“人”这台机器就报废了。所以说,心脏的位置是重要的,各脏腑“大臣”的命都握在它这个皇帝的手心的。无论谁的“生死”跟它都是分不开的。

除了给各个器官提供养分外,它还决定着人的精神面貌,在中医理论中,“心藏神,主神明”,就是说,人的一切感觉、精神等,也要受到心的影响。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方面的责任应该是大脑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人脑部受伤,甚至只剩半个大脑了,但同样地学习生活,没受半点影响,甚至是成绩更好。这就足以说明,人的一切活动是受心神来支配的。

另外,也许你也注意到了,那些心脏不好的人,往往都是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说得难听一点,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没有“精气神”。而心脏功能强的人,即便年龄很大了,也是红光满面、容光焕发,就像老树迎来春风,充满着生机。所以说,心脏不光主血,还藏神,心明则神明,人才能更健康。

“人之疾病,皆不外于阴阳”,什么是心阴和心阳呢?

在《内经知要▪阴阳》中记载:“人之疾病,虽非一端,然而或属虚,或属实,或属寒,或属热,或在气,或在血,或在脏,或在腑,皆不外于阴阳,故知病变无穷,而阴阳为之本”。这段话的大意就是说,无论你哪里“来了毛病”,无外乎都是阴阳之间出了问题而已,只要阴阳不发生偏移,人就会健康常伴。

心阴和心阳是相对而言的,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人体内自然也存在着“阴气”和“阳气”,心阳就是心的阳气,无论阳气过于旺盛还是过衰,都会引发血脉和心脏出现问题。心阴指的是心的阴液,心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肾、肺等器官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总之,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中医称之为“君主之官”,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如果心血管系统发生了问题,那么将会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所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理,来给心脏最好的养护。同时,在养心的过程中,要调心阴,护心阳,使体内的阴阳保持平衡,这样身体才会长久健康。

养护心阳,立夏养心注意事项

立夏 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此时养生,养心是重中之重。那么今天的 二十四节气 就为你介绍,立夏养心的注意事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立夏后,人的心阳会逐渐旺盛起来,到了盛夏达到高峰,也就是所谓“夏练三伏”的时候。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因此,此时要保护好我们的心脏。

养心首要调情绪

在中医里面,有“情志病”一说,情志泛指人的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正所谓:“心为君主之官”,七情中尤以怒、悲、恐等对身体的影响为大。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不少人因大怒、大悲、恐惧等诱发身体的不适,所以善养心者必须节制情绪,切勿过激。

立夏以后,阳气逐渐旺盛,但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属于暮春的状态,春季肝气升发,情绪会有所影响。很多人会发现,春季经常会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这与阴阳平衡有一定关系。所谓“心不乱则神安,神安则寐足”,就是说心里不胡思乱想,神志也会随心而静,自然也会睡得好。而睡眠的好坏,对五脏六腑均有影响。

因此,在立夏的时候,选择调整自己的情绪,平稳过渡到夏天。立夏以后,人身上厚重的衣服逐渐卸掉,应该让自己走进大自然,且这时候的温度也很适宜,既没有春天的花粉刺激,也不会因为盛夏太热,引起出汗过多。人们可以在户外做一些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慢动作的养生保健操,不建议做运动量较大的活动。

晚睡早起勿贪凉

立夏后,起居生活也要休养生息。首先,立夏以后睡眠有讲究。一般建议晚睡早起,并不宜贪凉。随着时间的推移,昼长夜短更明显,建议在保证晚间睡眠的同时,可在中午睡“子午觉”,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及充足的体力。

古书上记载,过去立夏后,皇帝会给官员们发冰饮,但是从养生角度而言,身体的保养不宜贪凉,阳气渐旺,毛孔舒张,凉气容易侵入腠理,并有“秋后算账”之说。

此外,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出汗较多,过多的冰镇刺激会耗伤脾胃;贪吃生冷食物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或因食物不清洁引致胃肠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因此,不建议过食冰激凌、冰水等食物。

饮食清淡多汤水

饮食上要增酸减苦。正所谓“春夏养阳”,立夏以后,脏腑调理进入到了养心的阶段,在食物方面,一般来说,立夏的饮食宜清淡、苦寒、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避免食用黏腻、甜腻、难消化的食物,也不建议吃得过饱。

同时还要多喝汤水,并适当增加一些酸味食物的摄入。味酸的食物能起到敛汗、止泄泻的作用。比如西红柿,就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必挟湿”。脾虚者夏令时节养生,应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

随着温度升高,建议人们立夏时节多喝些汤水、粥类。例如莲子汤、荷叶粥、绿豆粥、美龄粥(豆浆山药粥)等;也可以多吃点海蜇、荸荠等,洗净后加适量冰糖煮成“雪羹饮”,每日分3次服用。若伴有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者,则可以用鲜白扁豆100克,粳米5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也可收到食疗之效。

提升心阳的穴位有哪些?

1.对百会穴进行按摩能产生阳气,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百会穴在头顶的正中央,对此穴位进行刺激能打通阳经,让大脑里面充满了阳气。2.四肢发冷,失眠多梦,同时会伴有下肢水肿以及食欲不振等,可以对神门穴进行刺激来振奋心阳。3.足三里穴。4、至阳穴

当背部的阳气不足时会出现背部肌肉僵硬感和发凉,对此穴位进行刺激能够增强背部的阳气,同时也能够疏通经络。此类人群可以对背部进行刮痧,通过刮痧能够刺激经络的畅通,让血液循环变得更加畅通,提升了阳气。

5、中府穴

当肺阳不足时会出现呼吸变得不顺畅、咳痰、容易感冒、胸口闷痛气短等,对中府穴进行按摩,能够补充肺里面的阳气、中脘穴

胃阳不足时会出现胃部疼痛。

心阳什么意思

心之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具有促进心的活动,如兴奋心神和温煦作用。

心阴、心阳互相依附为用,对心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

心的阳气偏盛、偏衰可引起心主神志、心主血脉等功能的异常。心阳根于肾阳,故心肾阳虚常互相影响并可同时并见。

相关阅读

  • 关于做实验的作文300字
  • 一次深刻的教训作文150字
  • 姐妹用英语怎么说(姐妹用英语怎么说写)
  • 香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香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 有口臭是什么原因,小孩子有口臭是什么原因
  • 写父子的情感作文450字
  • shelf的复数(shelf的复数为什么是shelves)
  • 几何均数(几何均数lg1是什么意思)
  •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