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蒙古八旗(蒙古八旗的由来)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八旗是哪八旗?

清朝八旗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八旗旗主是每个旗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可以直接掌管各个旗的兵权。其实在刚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八旗的每一个旗都有各自的旗主,但是皇帝担心旗主会威胁皇权,于是就把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都划归自己手下亲自统领。

因此,八旗中就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上三旗一般是皇帝的亲兵,下五旗则是由各自的旗主掌管。因为在清朝初期,旗主有很大的权利,国家的小事皇帝可以直接做主,但遇到大事就必须要和几位旗主一同商议,才能下决定。

这就让皇帝感到很憋屈,最后通过几代皇帝不断地努力,终于把旗主的权利削弱了不少。旗主渐渐地变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所以到清朝中后期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旗主权利就很小了。

在清朝八旗中,排名第一的不是正黄旗,而是镶黄旗。因为早在清朝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镶黄旗的旗主,所以镶黄旗也被称为头旗,并在此后一直保持了八旗之首的地位。除此之外,更让人诧异的是,虽然清朝的皇帝是满人,但是八旗的旗人并不都是满人。

含有满人、汉人、蒙古人。并且清朝的旗人共有三种,分别为:八旗蒙古、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其中,八旗满洲的旗人都是满人,八旗蒙古的旗人都是蒙古人,八旗汉军的旗人都是汉人。因此,八旗实际上共有二十四旗,比如正黄旗分为满洲正黄旗、蒙古正黄旗、汉军正黄旗。

而八旗旗主的下一级就叫做参领,是一个正三品的官职,每一个满洲旗和汉军旗中有五个参领,而蒙古旗只有两位参领。参领的下一级又叫做佐领,是正四品官职。佐领在满语中的意思大家知道吗?其实佐领在满语中被称为牛录章京,也就是牛录领导人的意思。

牛录是指八旗刚开始建立时就规定的基本的制度,刚开始一个牛录代表300人,后来嘉庆皇帝将其改为了150人的编制。而佐领不仅只是领导人,在战争时期佐领要当做战争领导人,在和平时期佐领又要掌管民生,掌管所属牛录的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等日常的琐事。

历史沿革: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内蒙八大旗都是什么

内蒙八大旗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蒙古是社会组织形成:八旗蒙古萌芽在1621年,在1633年开始正式建立,1635完成年。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全部隶属于同一社会组织形式“八旗”下面。

八旗蒙古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是清代八旗组织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满清的亲军,其基本职能还应是一种军事组织。每逢行军作战,“地广则八旗并列分八路。地狭则八旗合一而行,队伍整肃,节制严明”。例如,1642年在八旗的主要组织规模刚形成之后,十月,皇太极调用空前雄厚的兵力,第四次入犯明境,命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率内满洲、蒙古、汉人二十四固山各固山额真官军一半,外番蒙古兵一半往征明国。毁边关入,纵横无敌”,通燕京,下山东,克城“共八十八”,“俘人畜九十二万三百”。明人称为“壬午虏变”。这里所指的“二十四固山”,即含八旗蒙古。不仅入关前(1644年前)八旗蒙古承担着军事上征战,厮杀的使命,即便入关后也是如此。

什么叫蒙古八旗?

蒙古八旗(满语:ᠮᠣᠩᡤᠣᡤᡡᠰᠠ,穆麟德:Monggo gūsa,太清:Monggo gvsa),本称八旗蒙古,简称蒙古或蒙古旗。旗下之人称蒙古、蒙古旗人,是清代八旗制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八旗旗分中人口最少的,主要由科尔沁、喀喇沁等临近后金之地的漠南蒙古内附降人所组成。在后金对蒙古各部和明朝的战争中,蒙古八旗常常担任向导全军的角色,这是其的重要性的直接体现。

蒙古八旗主要源于漠南蒙古几个临近于后金的部分。由于后金的崛起,漠南蒙古诸部开始受到来自满洲势力的压制;另一方面,漠南诸部不满于名义上为全蒙古大汗的察哈尔林丹汗的凌虐,这些都是漠南诸部纷纷率众投奔后金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后金对蒙古诸部的征服战争中又陆续收降了一些蒙古部众,他们均被编为蒙古佐领,隶属于满洲八旗之下,每旗有五个佐领。天命九年(1624年)在典礼和征战中已别为一部分。天聪三年(1629年),编组蒙古二旗,但旗籍仍属满洲八旗。天聪九年(1635年),在后金与察哈尔的战争中获得了重大胜利之后,清太宗皇太极将大批新获蒙古降人与之前编入满洲八旗的大部分蒙古佐领合编蒙古八旗,仍留在满洲八旗的有18个佐领。由于蒙古八旗的来源较为零散,直接编入八旗是相对较好的整合形式,在这点上与被编为盟旗制的外藩蒙古不同。蒙古八旗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人丁较少,每旗只有两个参领,不同于每旗拥有五个参领的满洲和汉军八旗。此外,蒙古八旗命名多以头参领、右参领等方位词为名,而满洲和汉军均以序数词命名。

蒙古八旗的编立增强了后金及其后身清朝的军事实力。虽然早期仍然带有游牧涣散之风和单兵战斗能力不及满洲兵的评价,但是随着对八旗制度的适应,在崇德末年,蒙古八旗由起初辅助满洲八旗的两翼作战部队成长为八旗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方面军。另外,蒙古八旗对蒙古各部和明朝九边地带都十分熟悉,后金在天命、天聪年间对蒙古和明朝的用兵,尤其是皇太极数次从蒙古绕道自喜峰口南下叩打京师和关内其他地区均由蒙古八旗充任向导。蒙古八旗的地位一般被认为是次于满洲,高于汉军,但由于待遇多与满洲旗人一致,故而地位上大体与满洲相近。旗内世家主要以元裔博尔济吉特氏为主。

由于清朝时期蒙古八旗的满化,在后期已达成了和满洲旗人一样的心态,故而民国以后认同满族的较多。不过,也有回报蒙古族者,如京剧名家言少朋。但在当时,蒙古八旗后裔的蒙古族身份已不被蒙古盟旗广泛承认,甚至还被呼之为“蛮子”。

蒙古八旗和蒙古盟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完全不同,但二者却常常使人混淆,如清末僧格林沁所部就经常被误称为“满蒙八旗最后的劲旅”,实际上僧格林沁是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王爷,属于蒙古盟旗制度中的内札萨克蒙古。此外,其他与蒙古相关的军事建制,如察哈尔八旗、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旗等属于内属蒙古。

满蒙八旗是哪八旗

“满蒙八旗”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蒙古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蒙古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蒙古旗,部分误称为“蒙古八旗”。

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八旗蒙古产生盟旗制度以前产生,与蒙古地区盟旗不同,直属清廷八旗编制。惟地位略低八旗满洲,而高过八旗汉军。

八旗蒙古是社会组织形成:八旗蒙古萌芽在1621年,在1633年开始正式建立,1635完成年。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全部隶属于同一社会组织形式“八旗”下面。

八旗蒙古是军事组织形式:八旗蒙古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是清代八旗组织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清帝的亲军,其基本职能还应是一种军事组织。

相关阅读

  • 一注论坛(一注论坛天空培训)
  • 耳朵长毛怎么回事(耳朵长毛的男人代表什么)
  • 莱维(莱维特)
  • 年轻的用英语怎么说,我们以前是年轻的用英语怎么说
  • 汤用英语怎么读(汤用英语怎么读写)
  • 魔道祖师人物介绍(魔道祖师人物介绍全部)
  • 田园风格装修(美式田园风格装修)
  • 俄罗斯邻国(俄罗斯邻国有几个加入北约)
  • 电源键失灵怎么办,oppo电源键失灵怎么办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