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折旧率是指什么
折旧率一般指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
举例:某项固定资产原价6,000元,预计使用10年,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折旧额计算结果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1/10×100% =1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10 %÷12 =0.8333%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6,000 ×0.8333% =50元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
折旧概念的产生即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
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
折旧率是什么
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折旧率=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折旧率怎么计算?
年/月折旧率的计算公式?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怎么计算?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按照台班计算折旧: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额=(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
折旧率是怎么计算的?
一、常用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10分
一、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例】企业有一设备,原值为200000元,预计可使用埂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设备的月折旧率和月折旧额
年折旧率=(1-2%)÷10=9.8%
月折旧率=9.8%÷12=0.82%
月折旧额=200000×0.82%=1640元
二、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
电脑的折旧率怎么计算?
国家规定的折旧为日 0.25% ,如果你的机器在购买 400 天后出现问题,还没有超过两年,这时如果算折旧的话,已经没有价值了.
怎样计算年折旧率
在双哗余额递减法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
在直线法下,有两种方法计算“年折旧率”
方法一:
预计净残值率=3200÷200000×100%=1.6%
年折旧率=(1-1.6%)÷5=19.68%
方法二:
年折旧额=(200000-3200)÷5=39360(元)
年折旧率=39360÷200000×100%=19.68%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原值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值
在年数总和法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的年限÷(1+2+3+…+n)
第一年年折旧率=5÷(1+2+3+4+5)=5/15=1/3
第二年年折旧率=4÷(1+2+3+4+5)=4/15
第三年年折旧率=3÷(1+2+3+4+5)=3/15=1/5
第四年年折旧率=2÷(1+2+3+4+5)=2/15
第五年年折旧率=1÷(1+2+3+4+5)=1/15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怎么计算?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额=(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
怎么计算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
举个例子,固定资产原值10万,折旧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10%(1万) 年折旧率=(1-10%)/5=18% 月折旧率=18%/12=1.5% 月折旧额=10*1.5%=0.15万元
计提折旧是怎么计算的,按多少百分比?
计提折旧按照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允许税前扣除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预计净残值率=净残值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具体的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请参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俱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什么是折旧率? 折旧率的定义
1、折旧率一般是指固定资产折旧率。
2、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
3、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与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占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的比率。
4、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该类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折旧率一般是多少
问题一: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一般是多少啊 不同资产的折旧率是不同的,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房屋的折旧和电子设备的折旧比,一个可能是按使用期50年,残值3%提折旧,一个可能是按使用期5年,残值5%提折旧,直接按照“(1-残值率)/使用年限/12”就得出月折旧率了。
问题二: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多少? 固定资产没有固定的折旧率,一般按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房屋为20年,机器设备为10年,交通运输工具5年。一般按预计残值率为5%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原值x5%)-预计清理费]/折旧年限/12
问题三:一般房屋的折旧率是多少? 你好 据我所知 评估公司评估标准 一般房产每年折旧率2% 也就是说50年折旧完毕 房产内部装修每年折旧20% 五年折旧完毕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来自:百度房产交流团 百度房产交流俱乐部!
问题四: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是多少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所以折旧的计提会也影响到当期的收入和纳税。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使用的方法,且经选用不得任意变动。
(一)平均年限法
1、概念: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
2、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或=[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二)工作量法
1、概念: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2、计算公式: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三)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注:双倍是指折旧率是直线法的双倍)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双倍直线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因素,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净残值
以下,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如果发现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于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就应该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为了操作方便,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计提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的,折旧率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来确定,且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所以计算出的年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计算时,折旧率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的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数总和×100%
年数总和=预计的折旧年限×(预计的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问题五:折旧费一般是多少 不同资产的折旧率是不同的,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房屋的折旧和电子设备的折旧比,一个可能是按使用期50年,残值3%提折旧,一个可能是按使用期5年,残值5%提折旧,直接按照“(1-残值率)/使用年限/12”就得出月折旧率了。
问题六:现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分别为多少 房屋建筑物,1/20*100%=5%
生产设备 (1-10%)/10*100%=9%
电子设备1/3*100%=33.33%
运输设备(1-5%)/4*100%=23.75%
问题七:设备折旧率是多少?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锭(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设备折旧率按折旧年限计算,残值率一般5%
问题八:电脑、打印机折旧几年,折旧率为多少啊 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现在为3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1弗;3.月折旧率就是1/36
问题九:固定资产-办公设备折旧率是多少 固定资产没有固定的折旧率,一般按
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房屋为20
年,机器设备为10年,交通运输工具
5年。一般按预计残值率为5%月折旧
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原值x
5%)-预计清理费]/折旧年限/12
问题十: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折旧,一年一般为百分之多少? 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他们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都要遵循税收法律的规定,如果自行的确定方法,也可以,但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在做年度所得税清缴时,要进行税前调整的。具体的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年限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对于各类公司固定资产的更新,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自行确定,法律没有规定,因为,企业的存在,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的。
折旧率是怎么计算的
折旧率计算,应该先确定折旧年限。
折旧率是“固定资产折旧率”的简称。计算的是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比率。它反应固定资产价值分摊到成本费用中去的程度。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公式:
折旧率=(买入价-残值)/(买入价*折旧年限) OR
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折旧费/固定资本价值原值
残值率=残值/买入价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注:
新政策出台,已没有残值率。
扩展资料:
根据折旧资产的范围不同,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计算折旧额。
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计算折旧率并计算折旧金额,即每严固定资产按照同一个折旧率计算折旧。
如我国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三大类22个小类,共计规定了34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其中机构设备为10-14年,下面又有车磨刨铣等多种设备。
分类折旧率应当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如果全部固定资产均采用直线法,应以年限为权数,如果是加速折旧法,则应当以可折旧的固定资产成本为权数。
综合折旧率是以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加权平均折旧率为依据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