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辞让”是属于一个单词,还是词组,还是属
- 2、辞让的例子
- 3、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谁提出的
- 4、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 5、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 6、辞让之心什么意思
“辞让”是属于一个单词,还是词组,还是属
在汉语里,辞让是一个并联词组或者叫并列短语,辞就是推辞,让就是谦让。两者都是动词,联合起来构成一个并列词组。
辞让的例子
1、所罗门王“智断亲子案”
《圣经·列王记上》第3章第16至第28章(新译本)“智慧的判断”:有一天,有两个妇人来见所罗门王。其中一个妇人说:“我主啊,我和这妇人同住;她与我在房子里的时候,我生了一个孩子。我生了孩子以后的第三天,这妇人也生了一个孩子。我们都住在一起,除了我们两个人在房子里以外,再没有别人。
夜间,这妇人睡觉的时候,压死了她的孩子。她却在半夜,趁着婢女睡着的时候起来,从我身旁把儿子抱去,放在她的怀里;又把她死了的儿子放在我的怀里。第二天早上我起来,要给我的儿子吃奶的时候,发觉他死了。
我再仔细察看,发觉他并不是我所生的儿子!”那一个妇人说:“不!活的儿子是我的,死的儿子才是你的。”但这一个妇人说:“不!死的儿子是你的,活的儿子才是我的。”
所罗门王看两个妇人都说“活的儿子是我的,死的儿子才是你的”,于是吩咐手下:“给我拿一把刀来!”手下就把刀带到所罗门王面前。他接着下命令说:“把活的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妇人,一半给那个妇人。”
那活着的孩子的真正母亲因为爱子心切,就说:“我主啊,把那活的孩子给她吧,千万不可杀死他!”那另一个妇人却说:“这孩子既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开吧!”所罗门王回答说:“把活着的孩子给头一个妇人,千万不可杀死孩子,这个妇人确实是他的母亲。”以色列众人听见所罗门王如此断这个案件,都很敬畏他。
2、偷吃禁果
《圣经》上记载,上帝造出他的子民亚当之后,就把亚当放置在伊甸园中。后来,上帝看到亚当很孤单无趣,就想给他一个伙伴,所以上帝取了亚当的最后一根肋骨造了夏娃。伊甸园的中央,有两棵树,一棵为生命树,一棵为智慧树。
上帝对他的子民说,园子里的各样的果子都可以吃,除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不可吃。如若吃了,必定死亡。夏娃受了蛇的诱惑,吃了能使人明白是非善恶的智慧果,并且给亚当一个,亚当同样也吃了。上帝震怒人违背了他的命令,于是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让他们及他们的子孙世代在尘世间承受各种苦难作为惩罚。
扩展资料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谁提出的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孟子提出的。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原文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这样的一组镜头你也许并不陌生:在食堂排队打饭,总有不少人插队;在公共汽车站候车,虽然车上有足够的座位,人们却推搡着涌向车门;两辆车在狭窄的路上迎面相逢,司机互不相让,结果造成交通堵塞……
太多的争抢场面,让我看到了人们辞让之心的缺失。
《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年幼的孔融将大梨让给兄长,自己却拿那只最小的,辞让的美德成为千古美谈。
这只是小让,我相信只要能控制自我意识,人人都应该能做到。
再说春秋时的.鲍叔牙,齐桓公欲任用他为相,但他坚决辞让,说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并举荐管仲为相。他的辞让,不仅使管仲免去了牢狱之灾,更使齐桓公得到了良才辅佐,得以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这是大让,鲍叔牙把万人争夺的职位拱手相让,胸怀是何等宽广!
在“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们尽管在慌张逃命,却仍然保持着谦让的风度,谦让使场面变得有秩序,这为他们的撤离赢得了时间。最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居然在人们的谦让和关照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人们就像“泰坦尼克号”下沉时的绅士一样有风度,纷纷让这位盲人先走。
这是生死关头的辞让,人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弱者,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辞让,是人类最伟大、最高尚、最美好的品德,犹如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人类精神这条璀璨的项链上。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的意思是指遇事懂得谦让,就是礼貌的开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六章,《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记录了孟子的一些言行。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民主思想的先驱。
辞让之心什么意思
辞让之心的意思是:谦逊推让。
辞让之心是孟子所说的,孟子这套理论对于中国哲学的影响巨大。甚至可以说,性善论就是孟子哲学,离开性善论,就没有孟子。这套理论解释起来,可以分成三部分:天命,道德本心,尽心尽性知天。
天命是先秦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天命在周代以后,普遍被道德化,反而成为了道德应然性形而上学依据。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把它视为价值体系的来源。
道德本心,他把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大体,一个是小体。小体就是感官的认识,也就是感性认识。而大体就是理性认识,只不过他所说的理性不是思辨理性,而是道德理性。他认为,感官面对的是外部世界,沾染的是情欲,是无法认识到天命的。
只有大体才能认识道德理性,而道德理性的认识不是外向型的,而是内心的反躬自省。如果没有确立大体,就会放逸道德本心,这样一来行恶,而要根治,就要求放心,把放逸之心找回来。
尽心尽性知天,进而由伦理主体出发,外向看待天命。通过反躬自省,求放心等一系列道德修养功夫,就可以尽心,尽性,最终认识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达到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快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