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汪遵《咏北海》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北海原文: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咏北海注释
1汉臣:指苏武。缧囚:囚徒、俘虏。2龙节:使节,一根棍子上挂有一串犛牛尾巴的饰物,代表出使证明。
咏北海简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以苏武牧羊的历史典故为题材,对苏武持节不变得民族精神大加赞扬,同时也讽刺汉朝统治者刘弗陵没有在苏武回国后重加嘉奖,使忠臣寒心。 诗词作品: 咏北海 诗词作者:【 唐代 】 汪遵 诗词归类: 【咏史】、【讽刺】
汪遵和许棠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王遵和许棠的故事,一篇好的故事可以起到启迪人。和引导人的作用,故事可以让人感到心情放松。还可以引导人们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去做一些事情。
汪遵与许棠的交集有什么作用
汪遵与许棠的交集使得两人的境遇和性格的对比更加明显,增加了文章的冲突感。汪遵与许棠出自文章《此来就贡》。许棠,宣州泾县人,早修举业。乡人汪遵者,幼为小吏,洎棠应二十余举,遵犹在胥徒。然善为歌诗,而深晦密。一旦辞役就贡。会棠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中。棠讯之曰:“汪都何事至京”遵对曰:“此来就贡。”棠怒曰:“小吏无礼。”而与棠同砚席,棠甚侮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
唐朝汪遵的《长城》及诗解
咏长城》 【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体】:绝句 【全文】: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①不敢过临洮②.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注释】①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②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汪遵原文_翻译及赏析
《咏长城》是唐代诗人汪遵登临长城时所作的一首绝句。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城这一军事设施的由衷赞美之情。
【全文翻译】
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原文】
咏长城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
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
争及尧阶三尺高。
【注释】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尧:帝尧,中国古代的贤君。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绝句
【作者简介】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公元866(咸通七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