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元朝的首都在哪里
元朝的首都是大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民族建立的王朝,其统治者是蒙古孛儿只斤氏。自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以来,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的各个部落,其也建立了大蒙古国,先后攻灭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
元朝
蒙哥汗去世之后,其引发了阿里不哥跟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这也造成了大蒙古国的分裂。直到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引用了《易经》中的话语,把国号改为大元,于1272年把大都作为首都。
皇宫分布
大都城共有城门11座。按过去的都城规格,一面城墙有3座城门,大都城的东、西、南三面城都有3座城门,只有北城墙有2座城门,这是按易经所说天五地六,五是天数之中,六是地数之中,结合起来,就是天地之中,是为大都。
皇城就不是一般人住的地方了,分三部分,北边是娘娘们住的御苑,东边是宫苑,南边是宫城,皇帝住的地方,早期的皇城道路比较狭窄,南宋入元的大画家赵孟頫骑马入宫时,掉到河里差点淹死,为防止意外,皇城道路不断扩宽,皇城的位置,北墙靠近北海,南墙在西华门大街附近。
元朝首都在哪里呢?
元朝首都在北京。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3月28日,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北京中都为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首都。对于蒙古统治者为何将国都定在北京,后世史家各执一词,普罗大众更是莫衷一是。事实上,历代政权的首都变迁恰恰反映了整个社会乃至时代的嬗变。
元朝定都北京的原因:
对蒙古人而言,定都何处并不重要,只要能保持游牧传统就行,至少成吉思汗本人是无意定都北京的。然而到了元世祖时期,情况却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得忽必烈信任的汉族堪舆大家刘秉忠、郭守敬师徒经过仔细考察,一致认定北京是最理想的定都地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源匮乏。
于是师徒二人从玉泉山引水,并通过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其中地上水源经太平桥汇入通惠河,因水来自西方,在八卦中象征金,故名金水河。地下水脉则后来成为皇宫祭祀龙泉井神的圣地。
经过慎重思索,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这一建议,于至元八年3月28日改北京为大都,并指定刘秉忠负责设计及建设大都。于是刘秉忠参照汉族传统的风水理论,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进行布置,历时24年方才建成,这也奠定了如今北京城的轮廓。
此外,北方民族建立统一王朝或外界主要威胁来自东北时,建都北京具有维系祖庭、关系国运的重要意义。因而自元代定都以来,北京迎来了真正的腾飞,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维持时间最长的首都。
元朝都城在哪里
北京。元朝首都是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北京的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蓟运河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