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有哪些民权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事迹
1、罗莎·帕克斯,1913年2月4日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黑人家庭。1955年12月1日,她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一位白人男子让座,拉开了美国现代民权运动的序幕。 当时,亚拉巴马州实行吉姆·克劳法,这是一部对黑人进行隔离、压制的种族歧视性法律。它规定黑人在乘公交车、到餐厅以及其他公共设施时不能与白人坐在一起。由于当时车上的人很多,司机要求罗莎·帕克斯将座位让给一位白人男子,但她拒绝了。此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叛逆行为”发展成改变美国历史进程的民权运动。罗莎·帕克斯自己回忆说:“那天像平常日子一样,唯一使它变得重要的是全体黑人的团结。”底特律市市长基尔帕特里克评价说:“她通过坐下去而站了起来。”
2、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48年大学毕业。1948年至1951年期间,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1963年,马丁·路德·金觐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后,被人刺杀,年仅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马丁·路德·金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8名。
3、马尔科姆·X一般指马尔科姆·利特尔,1925年5月19日,马尔科姆·利特尔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父亲厄尔·利特尔(EarlLittle)在公民权利问题上言辞激烈,遭到了来自白种人优越论组织“黑色军团”的死亡威胁。4岁时,父亲死于非命。马尔科姆此后一直认为他是被谋杀的。
4、瑟古德·马歇尔,是第一位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非裔美国人,他从1967年开始在最高法院服务、直到1991年退休为止;在任此职之前,马歇尔担任「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律师,协助1954年废除种族隔离政策的案件 -「布朗控诉投陴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Kansas) - 赢得胜诉;他终其一生都致力于运用法律争取公民权和社会正义。 瑟古德·马歇尔是美国20世纪的一位英雄:他承接并胜诉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导致美国废除了种族隔离法。他后来成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始终致力于增进包括少数族裔、妇女和移民在内的全体美国人的权利。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历史原因是什么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又译为“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1955年—1968年),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于1950年代兴起,直至1970年代,乃是经由非
暴力的抗议行动,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
原因:非洲黑人最初被引进美国,主要是在南方农场当农奴,以弥补当
地劳动力短缺问题。理论上,林肯总统在1863年的解放宣言中,已经让他们获得了自由。在南北战争结束后,联邦军队占领南方期间(所谓重建时期1865年
—1877年),黑人曾获得解放宣言所赋予的平等权利。然而黑人因为穷困及教育程度较低,为求经济上的生存,必须再度依靠白人雇用,特别是当联邦军队撤出
南方后,黑人顿失联邦法律的保护,其地位又陷入类似美国内战前的状况。
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莱西诉弗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判决,确立对黑人采行“隔离但平等”措施的合法性时,无异对南方黑人人权造成严重的打击,最高法院判决中有关“隔离”的部分被执行得十
分彻底,但有关“平等”的部分则不然,导致南方出现更多种族隔离制度法令,甚至连在工厂、医院及军队都采取种族隔离制度。
1954年联邦最
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一案,判定种族隔离的学校并未提供黑人学生公平教育,因此公立学校应该要种族混合。在历经58年后,此项法律观念才被推翻,而一连串
的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才正式开始。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运动背景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美国黑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处于社会最底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有色人种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的鼓舞以及由于工业化的进展,大批黑人流入城市,使黑人地位问题成为全国性问题,是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为反对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坚持抵制公共汽车运动达一年之久,使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违宪。此事件表明,黑人运动由合法斗争发展到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新阶段,是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运动以非暴力主义为指导方针,采取抵制、静坐、游行、和平进军等方式。1957年,南部基督教领袖会议组成,作为民权运动最有影响的组织,负责协调各有关组织的行动,马丁·路德·金任主席。1960年,南部各州普遍开展在公共场所的静坐示威,显示出运动范围已越出某一城市的局限,主动冲击种族隔离制。1961年和1962年,民权运动的重点分别是反对长途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和争取南部黑人的选举权。1963年运动达到高潮。4月,在种族隔离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爆发黑人抗议示威斗争,迫使当局接受黑人要求。8月,在华盛顿举行该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25万黑人和白人同情者举行争取就业和自由的“自由进军”。在民权运动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64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1965年通过《选举权利法》,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1964年以后,黑人运动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意义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意义:
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对美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开创了近代美国大规模群众斗争模式,并促进了社会运动的开展;第二,鼓舞了第三次女权运动的展开;第三,改善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第四,它使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五,它重塑了美国黑人的形象和信心;第六,它有利于美国 社会的稳定;第七,它充实了美国宪政的内容,捍卫了美国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扩展相关]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又译为“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1955年—1968年),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于1950年代兴起,直至1970年代,乃是经由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
领导黑人民权运动的灵魂人物马丁·路德·金博士,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父亲是教会牧师,家境优渥,属中产阶级,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金于1955年取得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看尽南方的种族不平等待遇,使他在成年后积极投入民权运动。
美国民权运动时间
美国民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United State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
战后头10年,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的运动只限于由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在法院进行的斗争。1954 年5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为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就布朗控诉托布卡教育委员会一案作出判决:公立学校所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是不平等的,违反《宪法第14条修正案》。1955 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让座给白人,被捕入狱。在青年黑人牧师M.L.金的领导下,全城5万黑人团结一致 ,罢乘公共汽车达一年之久 ,终于迫使汽车公司取消种族隔离制。1957年,金牧师及其支持者组成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将运动深入到南部生活的各个领域。1958年南方21个主要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0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城 4个黑人大学生进入一餐馆,白人服务员命令他们走开,他们静坐不动。这一英勇行为立刻得到南部广大黑人学生响应,发展为大规模静坐运动 ,迫使近 200 个城市的餐馆取消隔离制。1961 年 5 月初,种族平等大会又开展自由乘客运动。不久,在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参与下,得到许多白人支持,逐渐发展为全国性运动,迫使南部诸州取消州际公共汽车乘坐上的种族隔离制。
1963年3月,金牧师等人在南部种族隔离极严重的伯明翰组织示威游行,要求取消全城隔离制。示威群众受到残酷镇压 , 但由于金牧师的坚持和美国联邦政府被迫进行干预,该城种族隔离制全部被取消。
伯明翰事件后,民权运动队伍迅速扩大。1963年8月28日组织25万人 (其中1/4为白人)向华盛顿进军,要求就业,要求“立即自由”。另外,有些城市黑人还开展以暴力对付暴力的斗争。1964年迫使L.B.约翰逊总统签署了《民权法》。但南部诸州仍采用各种手法阻止黑人选民登记。于是,金牧师等在种族主义非常猖獗的亚拉巴马州塞尔马市进行黑人选民登记运动,并于1965年3月冒着被殴打 、杀害的危险由塞尔马向州首府蒙哥马利进军,最后参加人数达15万。在世界人民谴责面前,美国政府于同年8月要求国会通过了《 选民登记法》。
上述两法未能实际完全取消南部种族隔离与歧视制度,而北部事实上的种族歧视还有加剧之势。1968 年3月,金牧师组织贫民进军 (又称穷人运动) ,途经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时,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后来黑人领袖们发起的民族自决运动、黑人权力运动、黑豹党运动以及黑人群众自发的大规模城市骚动等,实际上都是以不同形式反对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制,特别是就业歧视制度的民权运动的继续。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现代非暴力运动的典型,在全世界被压迫阶级之中影响深远,它使人们看到可以通过合法的群众运动获得民主权利的可能,也使人看到世界必将走向民主平等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