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公主和郡主的区别是什么 公主和郡主有什么区别
1、公主,一般指的是古代皇帝的女儿,而郡主则是其他皇室宗亲的女儿,在地位上,郡主要远比公主低的多。
2、在古代,并非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被称为公主,像是亲王的女儿,或是被派出去和亲的人也是可以被破例封为公主的。
公主和郡主有什么区别?
公主的地位高。
公主在古代一般是指:皇帝的女儿。但是在有些朝代里,王爷的女儿也有被称为公主,如元朝。
郡主 在古代是皇族女性的封号,是郡公主的简称。在东汉、魏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时是公主的最高等级。而在唐朝,郡主是皇太子的女儿专称。
唐朝之后,郡主指王爷的女儿。在清朝,郡主指最高等级的王爷的女儿。 总的来说:公主就是有皇室直系血亲,父亲或自己的兄弟必须是皇帝。
而郡主则是旁系 ,通常是亲王的女儿。太子的女儿也称郡主,当太子成为皇帝后,他的女儿才跟着父亲水涨船高,成为公主。另外比郡主级别低一些的是王侯一级的女儿,可称为“县主”。 在历史,比较有名的县主是唐朝时期李元缨的女儿金乡县主。
注意:
古代大多数朝代的情形都是差不多,不过也有一些朝代例外。比如,极其重视“嫡庶之别”的辽朝,亲王的正房所生的女儿也可以称为公主,享受与皇帝女儿相同的待遇。在1986年的时候,在内蒙自治区考古发掘了辽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
这位公主就不是皇帝的女儿,而是一位亲王之女。她的父亲是辽朝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只因为她的母亲是耶律隆庆的正室,所以她得到公主的封号,她生前死后所享受的待遇,完全与皇帝的女儿相同。
在明朝,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亲王正室的女儿称为郡主,小妾所生的女儿称为县主。 而清朝,皇帝的女儿都是公主。但是“女凭母贵”,皇后所生的女儿称“某某固伦公主”,相当于亲王级别;妃子所生的女称“某某和硕公主”,相当于郡王级别。当然,如果“和硕公主”的亲兄弟能即位成为皇帝,她也可以成为“固伦公主”。
县主 郡主 公主的区别是什么?
一、指代上的不同
1、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令。
2、郡主:唐代称太子的女儿,宋代称宗室的女儿,明清称亲王的女儿。
3、公主:君主的女儿。
二、侧重点的不同
1、县主:侧重于表达此词多用于代表皇亲贵族中女子的一种封号。
2、郡主:侧重于表达在古时不同的朝代中代表太子、宗亲、亲王类的女儿。
3、公主:侧重于表达此词是古时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或某些妇女的尊称。
三:引证用法上的不同
1、县主: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2、郡主:清.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亲王女为和硕格格,汉文称郡主。”
3、公主:《明史·公主传》:“ 明 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
郡主和公主的区别
郡主和公主的区别:1、身份区别:郡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皇族女性的封号为郡主;公主,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专有称号。2、历史来源时间不同:郡主,郡主始于东汉,经过时代的变化,郡主有帝女、皇太子之女、王女、皇帝庶女、亲王女等身份的不同。公主,公主出现于西周时期,对皇女、王女、宗女的专有称号。
郡主,别名宗姬,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皇族女性的封号。郡主是由郡公主这个词演化而来的,郡公主始于东汉,一般皇女级别为县公主,但也有少数为郡公主。经过时代的变化,郡主有帝女、皇太子之女、王女、皇帝庶女、亲王女等身份的不同。直到唐朝,郡主才成为特定的封号,为皇太子之女。郡主一词最早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纂的《世说新语·贤媛》之中“桓宣武(指桓温)平蜀,以李势妹为妾”,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妒记》:“桓平蜀,以李势女(一说李势妹)为妾,郡主(南康郡公主)凶妒。”这里的郡主指的是晋明帝司马绍之女司马兴男,郡主是郡公主的简写。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在中国,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公主这名称则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史记·吕后本纪》裴_集解引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为公,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自己不主持婚礼,而叫同姓的诸侯主婚。“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
公主与郡主的区别
区别
1、公主——一般是正牌皇家女
“公主”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名称含义为“公为之主婚”,简称“公主”。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公”,周朝天子通常把女儿下嫁给诸侯,而周朝天子一般是不会为自己女儿主婚的,通常是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所谓公主也者,乃“公”主持其婚礼之意也。
此外,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即今皇帝的姑母)称为大长公主。如汉武帝时,称景帝的姊姊为馆陶大长公主,称武帝的姊姊为平阳长公主等等。加上“长”字、“大”字,是表示尊祟的意思。
2、郡主——从皇家女降为皇戚女
两汉至两晋时期,郡主、县主都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隋唐时代情况就不同了。隋唐时代,太子和诸亲王的女儿也可以封郡封县,称为郡主和县主。太子的女儿一般封郡,称为郡主,亲王的女儿封县,称为县主;明清两,,情况又有所不同,亲王的女儿统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才称为县主。
扩展资料:
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三种:
1、以国名:如宁国公主,霍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
2、以郡县名:称某某郡(县)公主,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平阳公主等。但此处的郡公主、县公主仍是公主,而非“郡主”“县主”。
3、以美名:以各种褒义词命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药茶公主、安乐公主、宁定公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