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拿破仑的照片
- 2、拿破仑自己穿什么军装? 求清晰的图片和来源。 不要电影里的,要现实中他穿什么或者穿过什么
- 3、拿破仑帝国的旗帜或是标志性东西
- 4、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真迹是什么样子的?
- 5、拿破仑的一张著名油画,为何被指出了三处错误?
拿破仑的照片
拿破仑的照片如下所示: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
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扩展资料
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期间,亲自指挥各大战役近60次,其中50余次胜仗,小战役数不胜数。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进行七次与反法联盟的战争,在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持续不断的对外扩张打破了欧洲各国的权力均衡,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拿破仑
拿破仑自己穿什么军装? 求清晰的图片和来源。 不要电影里的,要现实中他穿什么或者穿过什么
拿破仑的个人服装
拿破仑自己宁愿发扬简单朴素的风格。他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一件近卫猎骑兵的军官上衣、一件马伦戈灰的大衣和一顶三角帽了,既非加身的皇袍,也不是圣伯纳山口的元帅服。确实如此。平时他只穿着他的近卫猎骑兵团的一套便服,戴着一顶简单的帽子。只有在很盛大的场合下才会穿其它的制服。比如1804年在布隆涅的兵营中,拿破仑逢到星期天就穿着一套掷弹兵的军服。1806年他穿着掷弹兵军服去腓特烈大帝的墓前冥思了一段时间。1807年他再一次穿着近卫军掷弹兵的服装接见了一些波兰官员。
需要指出的是,拿破仑自己虽然穿得非常低调,但与此同时他的元帅们和近卫军军官们的军服上却镶着金边,法国军队制服的奢华也远出欧洲其它各国之上。
拿破仑在杜伊勒里宫书房(雅克-路易·大卫作,1812年)
拿破仑帝国的旗帜或是标志性东西
拿破仑原本喜欢雄狮标志,后来他还是放弃了雄狮,选择了鹰作为帝国的代表动物。
1.首先是鹰,鹰是罗马神话中主神朱庇特的神鸟,也有战争之鸟的寓意,更是数千年来东西罗马皇权的代表性动物,在欧洲意义非凡,无论神圣罗马帝国还是号称第三罗马的沙皇俄国帝国都选择鹰作为图腾。因此拿破仑为了显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皇权法统的继承者,鹰是他的首选,然而跟传统的罗马鹰不同,拿破仑的鹰是在罗马纹章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法兰克加洛林王朝雄鹰的元素,说明他同时继承了罗马皇权和查理曼帝国皇权。
2.然后是金色的蜜蜂。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拿破仑选择这种弱小的像苍蝇一样的昆虫作为标志,其实是有典故的。蜜蜂的纹章学含义是“不朽,复活,永生”。而在1653年,法国人就曾经发现了中世纪早期古代法兰克王国,梅洛温王朝的克洛维一世的父亲奇尔德里克一世(Childeric I)墓,墓葬里发现了金色蜜蜂标志。可以说蜜蜂是拿破仑最想继承的法兰克王国(帝国)最古老的王权标志象征。蜜蜂跟鹰的区别在于,鹰是作为主体象征,蜜蜂就像点缀性的花纹一样。
当时的国徽
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真迹是什么样子的?
拿破仑跨越阿耳比斯山,当时 拿破仑非常高兴 他让画家给他画了 5幅 同样主义 每一幅只是马的颜色不同
都算是真迹
拿破仑的一张著名油画,为何被指出了三处错误?
拿破仑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历史人物,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他也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缔造者。因此,每当后世之人谈及到拿破仑时,从来都不吝啬赞美之词。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除了在语言上好评之外,不少画作也对拿破仑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美颜”。比如,在辽宁博物馆展出的一幅拿破仑油画上,就存在三处不实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2015年9月,法国勒阿弗尔市艺术历史博物馆,在辽宁大连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拿破仑·波拿巴的文物展,共计有80多件拿破仑的珍贵文物参展,包括他生前的日用品,往来的书信,遗容面具和众多的画卷等等。
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一幅油画,叫做《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听名字或许很多读者都没什么印象了,其实这幅画就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拿破仑画像,骑在一匹跃起的骏马上指点江山,威武之气溢于言表。此幅油画创作的背景,是在欧洲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军跨越艰险的阿尔卑斯山,从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最后在马伦哥会战中击败奥地利,扭转了法国的不利局面,同时马伦哥会战也成为拿破仑一生中最骄傲的胜利。
战争胜利之后,拿破仑便踌躇满志的找来宫廷画家大卫,要求为他画一幅能表现出斗志昂扬的油画,一来纪念马伦哥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二来也向法国民众,乃至世界表明他自己战无不胜的能力。最终大卫耗时4个多月,完成了第一幅拿破仑油画,并命名为《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不久之后,该幅油画上的拿破仑形象也迅速传遍了法国,使之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和男神。如果您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该油画存在一些低级“错误”。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的油画讲究写实,而不像我们的国画讲究写意。因为大卫创作油画,是在拿破仑取得马伦哥会战之后,所以《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完全就是大卫自己想象出来的,故此,也就造成了三个不实之处。
第一:人物不对。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拿破仑是个极其耐不住性子的人,让他坐着画两个小时当模特,让画家画油画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大卫留下的文字资料中,也找到相关的记载,说拿破仑曾拒绝过画肖像画。后来专家们整理其他文字资料,发现当年大卫创作油画时,找来的参考人物是约瑟夫·波拿巴,即拿破仑的哥哥。因为兄弟二人长得相似,所以哥哥就成了弟弟的“替身”,故此,油画上的人物就应该是约瑟夫·波拿巴。
第二:马匹不对。据史料记载,当时拿破仑军队先是跨越阿尔卑斯山,然后再进入圣伯纳隘口。因此,这里就有个常识问题需要大家注意了,马能翻山越岭吗?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环境恶劣的阿尔卑斯山,还要穿越积雪地带,因而马是寸步难行的。真实的情况是拿破仑骑驴,而不是骑马。因为驴的耐久性和耐寒性都比马要强,所以驴在拿破仑的军队中也负责驮运物资。大卫之所以画成了马,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骑马会显得威武不凡,别说拿破仑了,换做任何人也都会要求把驴画成马。
第三:天气不对。从油画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天的天气不是很好,阴云密布的天空仿佛一场暴风雨就即将来临。同时与红色披风的拿破仑,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形象显得更加威武不屈,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对敌人发起进攻。但可惜的是,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专家们通过士兵留下的日记得知,当时这段时间全都是大晴天。大卫之所以将天气画成了阴天,不是他搞错了天气,而是有意为之,因为在乌云密布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油画视觉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