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日俄战争双方海军伤亡(只要战役,舰艇损失)
- 2、改变东亚格局,推动日本侵华的日俄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
- 3、日俄对马海战的双方实力比较
- 4、日俄战争:第零次世界大战
- 5、日俄对马海峡之战是怎么回事?
日俄战争双方海军伤亡(只要战役,舰艇损失)
日俄战争期间海军共打了四场主要海战:仁川海战、黄海海战、蔚山海战、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仁川海战:日舰队一艘驱逐舰被击沉和四艘巡洋舰被击伤。俄舰队瓦良格号和朝鲜人号自毁。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黄海海战:俄旗舰太子号损坏。6月15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击沉日本的“常陆丸”、“佐渡丸”击沉3艘、拦截4艘并俘虏2艘货船7月海参崴分舰队,击沉了多艘货船,蔚山海战:日舰磐手号受伤,吾妻号故障。俄舰留里克号自沉。对马海战:38艘俄国战舰被击沉21艘,被俘9艘,损失舰艇共27万吨,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日军仅损失3艘鱼雷艇,不到300吨,亡117人,伤587人。
改变东亚格局,推动日本侵华的日俄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
深刻改变 历史 的日俄战争,日本惨胜,但从此立于世界之巅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现代化时期。同年,日本帝国海军成立,当时的日本正在争夺自己本土周围海域的海上霸权。 由于当时的日本缺乏工业能力,日本依靠英国发展现代海军。欧洲超级大国俄国也渴望增加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拥有强大的海军,但在远东缺乏基地。1860年,俄国从满清夺得海参崴,并于1871年将其变为自己的海军基地,同时也于1891年启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将莫斯科与海参崴连接起来。尽管海参崴是发挥海军实力的良港,但它不是俄国迫切需要的温水港。
与此同时,满清因欧洲列强的入侵而陷入困境。1885年从德国购买了两艘战列舰,日本感到威胁,因为它缺乏购买战舰的资金。 1893年日本从英国订购了两艘战列舰,但甲午中日战争在1894年爆发,日本订购的战列舰并未交付因此日本不得不依赖已有的巡洋舰与满清作战。令全世界震惊的是,日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赢得了战争。 1895年的马关条约将朝鲜转移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而满清不得不支付战争赔款,并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因为战略上至关重要的海军基地大连旅顺港处在这个半岛上,控制这个港口将进一步巩固日本在黄海的控制。俄国不能允许,并获得了法国、德国列强的外交支持,三国都威胁日本,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干涉还辽,满清畏惧日本再次侵略于是开始示好俄国, 毕竟在当时看来,俄国要的似乎只是一个旅顺港,日本却有吞并半个中国的架势,两害相权取其轻, 再加上俄国将战列舰尼古拉一世朝日本港口长崎启航威慑,日本综合自己的实力后,被迫放弃对辽东和大连的控制,将辽东半岛以赎买的方式还给了满清。
1896年,俄国与中国签订了一个平等条约《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叫《中俄密约》俄国由此从满清手中获得25年的大连租界,最终获得了一个温水不冻港,并组建了太平洋舰队驻扎在旅顺港。日本因为之前俄国对辽东半岛的干涉对其充满怨恨,引发强烈的复仇欲望,再次向英国下了四艘战列舰订单。同时, 日俄皆参与了消灭义和团叛乱和八国联军,这使得日俄双方都在中国东北获得了进一步的利益。随着俄国增加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存在,并开始染指鸭绿江边的森林矿产资源,使得日本愈发认为这是一个威胁,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日本也加强了其在朝鲜的军事存在。其他欧洲列强对俄国在亚洲的存在增加保持谨慎态度,英国对此事表现得最为不满,联合在华的所有国家外交上威胁沙俄退兵,俄国都不予理会,不断吞噬着日本在华利益。1902年英国与日本达成英日同盟,所有这些都使得日本与俄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最后一次通牒要求沙俄从中国东北撤军却被沙皇无视并与日本断绝外交关系, 1904年2月6日,日本海军舰队正式从日本本土出征,当时的日本舰队已经拥有六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和40艘驱逐舰。 在自己的宣战战书未到达俄国沙皇的办公桌上前就开始对俄国在大连旅顺的舰队发起攻击,日俄战争就此正式爆发。
当时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军只有七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和25艘驱逐舰。在当时的海战中战列舰具有很重分量是海战胜负的关键。 俄国虽然拥有自己制造战列舰的能力但使用的技术大多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所以双方都没有明确的技术优势, 战舰之间的对决将由军官和船员的经验和才能决定。讽刺的是,这场战争将是战舰决定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海战。十年以后,潜艇和空中力量将再次改变情况。
在战争之初,俄国沙皇命令在太平洋舰队的指挥官,海军上将斯塔克不首先引发战争,以便让日本被视为侵略者。日本舰队指挥官,海军的主要领导大将东乡平八郎知道自己需要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当时俄国欧洲的主力波罗的海和黑海的舰队能够在几个月内抵达太平洋的战场。相反,俄国的战略是消极的,他们的战略是在大连港附近进行防守同时等待援军到来。 2月8日晚,东乡平八郎先发制人,午夜时分,命令驱逐舰使用鱼雷偷袭港内的俄国战列舰,俄国两艘战舰受到严重破坏被迫拖走进行维修。 东乡平八郎希望俄国人陷入恐慌,于9日中午让舰队到达射程,但不幸的是,俄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日军船只被俄国军舰和沿岸的炮击中,日军船只无法承受火力,20分钟后东乡平八郎只好命令舰队撤退,开始对大连港进行封锁,在海域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制海权,这也使得日本可以在陆上快速集结军队登陆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取得战争主动权。
3月7日海军上将马卡罗夫接替俄军指挥,东乡平八郎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策略: 3月22日,他将两艘战列舰派往辽东半岛的西南侧使得俄军的沿海岸炮无法看到它们并开始炮击俄军舰队 ,想在俄军重新安置岸炮并开火之前对俄舰队造成一些损伤。
与此同时,陆上情况也发生变化,日军已经接近大连旅顺港,想包围整个旅顺迫使龟缩的俄太平洋舰队出海与日本舰队决战或者消灭在港内。由于日军一开始就压上了重兵,使得俄国在奉天的军队边打边退,最终双方都把力量集中到了大连附近,5月24日,日本陆军开始攻打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南山堡垒。它是日军进入旅顺必须经过的关卡,日俄双方便在南山军事堡垒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争开始,俄国利用设置好的各种军事设施让日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天时间就伤亡了四千多人,这样日本本部大为震惊。 之后,日军经过修整组建了新编第三军,让立下过不世战功的甲午战争老将乃木希典组织攻打旅顺要塞。当时日本陆军其他四个军都被派去阻击俄军援军,使得他可以安心攻打旅顺要塞。
这时海军的东乡八郎也在旅顺港口附近放置了50个水雷防止俄军舰队逃跑。马卡罗夫发现了并试图阻止以两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出击,但被东乡平八郎伏击,后者不得不退回到港口的安全地带,但在这一过程中马卡罗夫的军舰被击沉,马卡罗夫阵亡。未经考验的海军少将维特捷夫特被任命为新指挥官。他的战法更加消极,于是日军于5月5日登陆基本包围了俄国军队。东乡平八郎恢复小规模骚扰, 作为回应,维特捷夫特开始在日军舰队可能经过的位置下水雷。这使得日本战列舰初濑号和八岛号被水雷击沉。六月,俄军修好了之前损坏的两艘战列舰并开始寻求突围。 6月23日,整个舰队驶出港口向海参崴突围,东乡平八郎不能让俄国人跑了。最初,他的舰队与俄军舰队平行于射程之外,但逐渐缩小了距离并开始向俄军舰队开始长时间对射。虽然维特捷夫特有数量的优势,但命令舰队驶回港口。
俄军尽力阻止日本陆军,到8月7日,日军轰炸大连的港口,再次重创了一艘战列舰,最后于10日,沙皇亲自下令迫使维特捷夫特再次向海参崴突围。而此时东乡平八郎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因为其部分海军正协助陆军作战。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东乡平八郎设法重组舰队,在黄海与俄国舰队对决, 日本把巡洋舰当作战列舰来使用,尽管敌人开火,东乡平八郎仍多次形成T型,使自身火力最大化。所有俄军战舰都受到损伤, 在俄国军舰列特维赞号(之前两艘受损战舰之一)的戏剧性冲锋掩护下被迫回到大连。
8月19日,日本陆军发动首次旅顺总攻,俄军利用装配的重型连发枪和新型开花弹给日本陆军第三军带来不小的伤亡,日军很快就损失了1万5千人同时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不过, 与此同时在非攻坚的战场上,日军的其他三个军拿下了辽阳,为第三军扫除了身后威胁。之后,日军装备了18门威力巨大的280毫米榴弹炮,进一步占领了旅顺外围阵地。 10月15日,第三军发动第二次总攻仍然未能拿下据点。日本无奈只能改变主攻目标。12月,日本陆军占领了俯瞰城市的203高地并开始向俄国军舰开火,俄国大多数军舰被击沉。1905年1月2日,城市易手,俄国太平洋海军的大部分都被歼灭。
同时,在1904年5月俄国人决定再次从波罗的海和黑海派遣两支舰队以援助太平洋舰队。其中一支于10月成功出发, 但由于当时欧洲战事未了,舰队只能绕路前往,于1905年5月抵达印度支那。这支舰队有七艘旧战舰和4艘新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计划是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 这让东乡平八郎有足够的时间在釜山修船并布置装备无线电的侦察船,使他了解到不可避免的俄国反击的来临。
当第二太平洋中队到达战区时,情况更加糟糕,士气低落,俄国没有机会适当维护船只。1905年5月26日晚,俄舰队想在浓雾掩护下通过对马海峡可惜被侦察船发现,日本海军提前获得了俄国舰队的位置。战斗开始,日本海军舰队参战的有5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和43艘鱼雷艇,它们再次形成T字型。战斗开始一小时,日本就击沉了俄军的一艘战列舰并重创另外两艘战列舰,一艘战列舰突围。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俄国舰队的阵型被打破并失去秩序,俄国舰队遭到重创,战斗基本结束。但东乡平八郎的目标是彻底战胜太平洋的俄国人,因此继续追击旨在到达海参崴的俄国舰队余部,21艘驱逐舰和37艘鱼雷船用于完全战胜俄国人,驱逐舰袭击了俄国舰队前锋,鱼雷船从俄国舰队的东部和南部袭击,围住了俄军并使得俄军开始恐慌 ,夜间袭击给俄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时的他们已经失去了两艘战列舰和两艘装甲巡洋舰而日本只丢失了三艘鱼雷船。5月28日上午,俄国海军少将命令其余还在他指挥下的六艘军舰投降。
日本能够在对马海战中胜利的原因是其更先进的大炮,更快的速度和更好地使用无线电报以及战法上的优势。由于失去了所有战列舰及大部分巡洋舰和驱逐舰,俄国遭受沉重失败,而日本海军损失甚微, 在这次海战中俄军死亡4380人,5917人被俘,其中包括两名海军上将而日本海军死伤117人,对马海战也使日俄战争的天平彻底倒向日本。
在日本陆军方面,经过旅顺攻坚战,日军13万损失了6万,付出了惨重代价。攻占旅顺后, 沙皇不甘失败又在东北集结了37万的部队准备南下夺回旅顺,此时日本的国家财物和战争资源均以接近枯竭已无力再组织防守,日本不得不组织25万陆军主动北上迎击,双方在奉天进行对决。 就在双方进行激烈的城市战时,日军骑兵绕道后方切断了俄军的补给线铁路线,这使得俄军不得不撤出奉天,日本在这场会战中日军又损失七万人。
对马海战结束时,日本已经为这场战争花费了17亿日元还基本都是外债,真可谓倾尽所有,此时日本的财政已经陷入危机,日本无力再战 ,最终日俄战争以日本的险胜告一段落。随后,日俄双方都迫于国内压力在美国的搭线调和下开始谈判。
起初,日本也想让俄国如满清一般让俄国赔款,提出了高达30亿日元的战争索赔款,但俄国和满清不同,其主要力量在欧洲还没有动,俄国剩余的海军仍然和当时日本的海军力量相当,所以俄皇硬气表示不进行赔款,否则可以继续进行战争。 而当时日本财政和 社会 状况已经无力再支持继续战争,只好放弃让俄国赔款,表示俄国不再扩张就行, 最终,日俄在美国制定的和约上签字。日本获得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铁路以及铁路沿线管辖权,俄国默认朝鲜半岛为日本管辖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原中国领土)与日本接近的南部也割让给日本管辖。
日俄战争后,沙皇俄国失去了其在中国东北的很多土地和权益,但也使得 日本的实力大减无力侵占整个东北,最终只索要了大连旅顺的驻军管理权,满洲大部实际上又回到了中国。 当然,如果当时沙俄胜利也许现在就会出现东北问题和台湾问题一样棘手吧。
俄国战争的失败其实有很大因素是在于国内深刻的矛盾,导致战前资源跟不上,士兵缺乏战斗意志以及将领的错误战略指挥,战争的失败使得沙俄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为苏联的形成打下基础。而日本, 这场战争使得日本国民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生命上损失太大,日本共近9万余青壮年人,更使得15万人残疾成为废人。 日本民众对此十分痛心,更有极端分子认为这次惨胜没有给日本带来一分钱,于是呼吁全国青年开始暴动,国民与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日本自己制造的民粹主义开始反噬国家,使得东京陷入长达两个月的混乱,狂热的民族主义抬头掌控了国家机关。
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最痛苦的国家莫过于我们中国了。这场发生在自己国家土地上的战争, 中国一直扮演的角色是“中立国”。有人说满清按照国际法采取中立政策,是对当时清国的国力和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后,想要借助日本打击俄国同时挫伤日本的“聪明举动” ,可是无论如何让两个国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生如此惨烈的战斗,清廷作为中国的统治者无疑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尊严,不过那时候的清廷想必也已经无所谓尊不尊严的了。在当时无能的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无论帮助俄国还是日本都不能改变中国被欺凌的 历史 事实,甚至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危机。“中立”也许是当时最屈辱但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给战争发生地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极大地灾难。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民屋被炸毁,耕牛、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多达几十万人。日俄两军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对待战区的居民也异乎寻常的残暴,任意迫害屠戮。日俄双方都强迫使用中国的老百姓为他们搬运弹药,充当免费劳动力。 很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还有大量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当作对方的“细作”,惨遭杀害。
旅顺攻坚战是日俄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重连发枪和战壕攻守战术都在这场冲突中首次大规模使用,为攻坚战、要塞防御战等作战模式提供了新的样本, 不仅成为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的样板甚至决定了世界战争史中此后50年防御作战的模式。日俄战争彻底改变了未来战争的模式 ,将海战决定战争命运的新时代推到了世界战争的面前,它的结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使两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日俄战争结束了,这场战争使得日本成为近代 历史 上第一个击败欧洲列强的亚洲国家, 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为日后的918事变创造了条件 ,日本狂热的迷恋军事扩张,每当遇到危机时,总想通过一场战争来度过危机。在未来的岁月里,日本将为此走向毁灭的深渊。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无论哪一方获胜都不会停止在中国东北的侵略与掠夺。 这场以中国东北作为主战场,使得2万中国人死于战火。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却被排斥于和谈之外,最终只能无奈地看着日俄在东北重新划分在华势力范围的现实。
这场战争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清廷的无能与衰落,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浪潮之中。 沙俄的 社会 矛盾也进一步加剧,革命事件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马海战中幸存下来被送往俄国的巡洋舰中有一艘叫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将在未来吹响十月革命的号角。
日俄对马海战的双方实力比较
日俄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日俄对马海战的双方实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日俄对马海战的双方实力
对马海战是指一九零五年日本和俄罗斯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海战。日本是由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领导联合舰队,而俄罗斯则是由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所带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那么对马海战双方实力对比如何呢?
对马海战双方实力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纵观双方战舰的实力对比,应在伯仲之间,日本的朝日级战列舰,排水量一万五千二百吨,航速十八节。三立级战列舰,排水量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吨,航速十八节。而俄国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排水量也有一万三千五百吨,航速十八节,另外一艘列特维赞号,排水量是一万二千七百顿,航速十八节。从这四艘战列舰的对比,日本的战列舰稍微占有一点上风,但从双方的驱逐舰和鱼雷舰的数量和整体吨位,俄国并不处于下风。
而从当时两个国家的实力对比,日本只是一个东方的小国,而当时的俄国沙皇时期,却是西方的强国,在 军事 ,经济,地位上都要远远地胜过日本。但是在这场海战中,日本却完胜俄国。日本仅仅损失了三艘鱼雷舰,牺牲了几百名士兵,而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大多数舰只都被摧毁,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士兵也牺牲了几千人。对马海战日本胜利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强国,这也加速了日本要称霸世界的野心,日本也在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进行着侵略战争。
日俄对马海战的战役分析
对马海战是一场可以说是奇迹一般的战争,当时的日本以自己微弱的国力挑战了当时犹如庞然大物的俄国,最终却获得了胜利。那么下面就来对对马海战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日本在国力、 科技 、兵力都完全不能与俄国抗衡的情况下发动了对马海战。
一八九五年的时候,日本与当时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清政府将辽东半岛与台湾让了出去。而当时的俄罗斯为了在中国的利益,所以联合了德国与法国向日本施压,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了回去。而被俄国所“帮助”的清政府 自然 要表示感谢,于是便在一八九八年的时候与俄罗斯签订条约,将旅顺、大连、辽东半岛等地租借出去。然而虽然如此,俄罗斯却仍旧不满在华所得到的利益,于是开始对朝鲜扩张。于是日本开始对俄罗斯的所作所为不满,再加上俄罗斯对中的行为激怒了日本。
于是在甲午战争后,日本利用从中得到的财力扩充了海军,开始加强海上的战力。在一九零二年的时候,日本与英国结盟开始抑制俄罗斯的所作所为。但是当时的俄罗斯国力强大,已经研究着据说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战舰,日本方面开始担心如果拖下去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开始主动挑衅俄罗斯。但是俄罗斯方面对于日本的挑衅也使相当的强硬,终于在一九零四年二月八日,日本在旅顺的港内对俄罗斯的舰队偷袭,爆发了之后的对马海战。
以上就是对对马海战分析。总的来说,其实战争最终原因仍旧是一个“利”字。
日俄对马海战的简介
在1905年的时候日俄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型的海战,当时双方的实力有着很大的悬系,而战役最后也让日本取得了胜利,俄国几乎经历了最为惨重的失败,差不多是全军覆灭的结局,而日本则只是失去了三艘海艇,那么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呢?
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还要从1905年开始说起,这场战争是日本和俄国在朝鲜以及日本之间存在的对马海峡中所发动的一场战争,因此才被人们称为是对马海战。当时作战的双方分别是东乡平八郎所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和罗泽德斯特凡斯基带领的俄国舰队。这也是所有的海战中实力悬殊最大的一场海上作战,而日本最终用丁字战法打败了俄国力量,获取到了最大的胜利果实。
之所以会发生对马海战主要还是因为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利益方面早已经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之前放弃了辽东半岛的利益,因此对俄国怀恨在心,而之后英国的支持让日本在海战方面多了更多的保障,同时也让日本和俄国的争端进一步激化。于是在1904年的时候日军主动袭击了俄国的舰队,这也代表着双方的战争爆发了。
而在对马海战结束之后俄国的失败让战士们士气崩溃,日本则得偿所愿的得到了他想要的所有条件,不管对于哪个国家来说这都是一场十分有意义的战争,日军也因此跻身到三强海军之一,俄国则彻底的失去了海上的所有权利。
猜你喜欢:
1. 日本神话中的名刀排名 2017日本古代十大名刀排行榜
2. 为什么日本不参加苏德战争
3. 日本历史强大武将
4. 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政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5. 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
日俄战争:第零次世界大战
1904年2月10日,俄国和日本同时向对方宣战,史称“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的主战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纵横千里,几同赤地”。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伤亡。
日俄战争也影响了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结果是鲁迅弃医从文。当时鲁迅在日本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决定以文艺唤醒国人。
日俄战争也是近代史上亚洲国家打败欧洲国家的第一个重要战事,让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力量上升,成为新帝国主义国家。该战争结束后,由于分赃不均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19世纪末,日本与俄国因为都想占领中国东北领土,才爆发了这场战争。
19世纪中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急需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同时攫取资源。因此,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大陆政策”,妄图通过攻占台湾、吞并朝鲜、进军满蒙,最终占领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894年7月,蓄谋已久的日本发动丰岛海战,清政府仓皇应战,以致北洋水师最终全军覆没。被逼无奈的清政府与日本缔结《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给日本以停战。
眼看着日本得手,甚至比清政府还着急的,是辽东半岛以北的俄国。
19世纪中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占领巴尔干半岛、向欧洲扩张计划失败的俄国便将注意力转向了远东,制定了“黄色俄罗斯计划”,意图鲸吞中国领土,使长城以北成为“黄俄罗斯”。
所以,俄国也觊觎被其纳入“黄色俄罗斯计划”的辽东半岛。《马关条约》后,俄国拉上德国与法国一同,策划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三国派舰队在日本临海示威,同时俄国向远东增兵近30万,逼迫日本最终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此后,俄国借八国联军侵华机会,全面入侵东北三省,并在1904年以前一直保持着军事占领的状态。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势头过猛,使西方列强恐惧,但山水迢迢,没有国家愿意亲自来干涉,便把目光转向了刚刚崛起的日本。1902年,英日同盟生效,这在日俄海战中间接帮了日本大忙。
其实受三国干涉放弃辽东半岛后,日本不但没有对侵略东北死心,反而在神社正门悬挂上“卧薪尝胆”四个字,以示决心。1904年,日本多次向俄国发出撤兵的要求没有得到完整的满足后,在2月与俄国断交并宣战。
对于这一切,清政府的态度是“谁也惹不起”,因此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清政府表示“维持中立”。事实上,这一时期辽东半岛人民受沙俄凌虐早已忍无可忍,因此民众甚至是支持日本的宣战的。
旅顺会战路线失意
7月爆发的旅顺会战是日俄战争中持续最久的一次战役,也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现代化要塞围攻战,其中争夺大连“203高地”是旅顺陆战西部防线最残酷的主战场。
1904年9月,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亲自到前线指挥进攻203高地,日军使用榴弹炮和其他攻城炮猛烈攻击。俄军环形堑壕被毁后失去守卫,双方展开手榴弹和白刃战斗。战场血肉横飞,双方均死伤惨重。
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拥护者乃木希典,其小儿子便在向203高地冲击时被俄军打死,得知这一消息的他镇静地说:他终于获得了一次为天皇尽忠的机会啦。
由于会战双方投入了大量手榴弹、马克沁机关枪等先进武器和无线电设备,旅顺会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一战中堑壕战的预演。
1905年3月的奉天会战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受日政府之托向俄提出交涉。
此时的美国经济实力大涨,出于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目的,已在1898年美西战争中夺下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作为自己的殖民地。但美国始终不愿与列强进行直接对抗,而是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鼓吹门户开放,均分利益,顺便发战争财。
俄国在罗斯福调停时仍寄希望于波罗的海舰队的增援,希望扭转败局,没有接受调停。5月,俄舰队终于到达日本近海,在对马海峡与日舰队开打。对马海战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海战之一,日军两天之内全歼波罗的海舰队,仅损失3艘鱼雷艇。至此,俄国太平洋舰队及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
经过19个月的交战,日本的人力、财力都将消耗殆尽,而俄国接连失利,国内酝酿着革命危机,双方在1905年9月在美国媾和谈判,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此战之后,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日本则跃升为亚洲第一帝国主义强国。
日俄战争与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并列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战争。殖民者进行不义之战的目的,就在于重新瓜分殖民利益,其猖狂掠夺为被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同时,分赃不均的结果也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历代评价
1. 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是帝国主义的“世界历史新时代主要历史标志”之一。对日俄双方而言,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帝国主义瓜分与再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是争夺远东霸权的战争。
——王春良,历史学家
2.(日俄战争)确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改变了远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更有意义的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这对整个亚洲均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影响。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日俄对马海峡之战是怎么回事?
1904年初,日军进攻中国的旅顺口。当时,旅顺口还控制在俄国人的手中。日俄两军在旅顺口前的礁岩上展开了血腥惨烈的大战。在日军一轮轮不停息的进攻下,旅顺的守军难以抵挡,拼命向沙皇请求援兵,而日军由于是登陆作战,伤亡更加惨重,也同样要求国内急速增兵。旅顺口之战,实际上成了双方的增援部队之战。
俄皇亚历山大为了守住这个环太平洋的出海口,急令波罗的海舰队组成第二太平洋分舰队,任命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为舰队司令,率领舰队从波罗的海赶往旅顺口,以增援驻港的守军。
日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放弃了紧急驰援进攻旅顺口日军的计划,把攻击的重点,由旅顺口转向俄军的舰队。
为了迎击前来增援的俄太平洋第二舰队,东乡大将将其联合舰队的主力集结在对马海峡北岸的朝鲜镇南湾,然后进行紧张的应急训练。东乡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在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抵达海参崴港之前,日军战舰趁其长途航行、舰船失修、人员疲惫而造成战斗力低下时,采取以近待远、以逸待劳的策略,在日本海与俄军庞大舰队进行决战,从而使驻守旅顺港的俄军在无援无助的情况下彻底投降。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东乡平八郎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措施,他把自己的庞大舰队悄悄隐蔽在对马海峡,另外派出一些大商船伪装成铁甲舰,故意在台湾以北海域游弋,造成日本海军主力要在这一带截击俄国军队的假象,诱使俄军舰队为消极避战而转道对马海峡。
俄国舰队果然中计,5月下旬,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航行至台湾以北海域时发现了日本的伪装舰队,罗热斯特文斯基错认为这是日本海军主力,决定暂时先避开它,待赶到旅顺口,巩固了海港的防务后,再同日军进行决战不迟。于是转道对马海峡,直奔海参崴。他哪里会料到,他这一改道,恰恰钻进了东乡平八郎早已布好的口袋阵,从而成就了东乡在海战史上的威名。
5月27日凌晨,俄国海军舰队驶进了风平浪静的对马海峡,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俄国舰队面前。罗热斯特文斯基几乎惊叫起来:“天哪,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日本的舰队不是还在台 湾海峡游弋吗?怎么这儿又钻出一支庞大的舰队来?”
交战的第一回合,日本的旗舰“三笠”号首先中 弹起火。站在指挥舱里的东乡沉着镇定,从容指挥,他令舰队全速前进,靠近俄舰,以便近战歼敌,然后利用早已改装的速射炮和装有黄色 炸 药的炮弹频频向俄舰进行轰击。速射炮的发射速度远远高于普通炮,而黄色 炸 药比黑色 炸 药的优越之处是前者能很快消散,不遮挡视线,而黑色药 烟 雾太大,半天也难以消失,极大地影响连续射击。
俄国的先头战舰“奥斯里亚比亚”号中弹沉没了,“苏沃洛夫”号和二号舰“亚历山大三世”也遭到重创,成片的尸体被抛上浅滩。经过两天的激战,战斗以日本海军的大胜,俄国舰队的覆灭而结束。这一战,俄军损失装甲舰8艘,雷击舰5艘,运输船数艘,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受伤被俘。仅有3艘舰船突围开到了海参崴,6艘逃到了中立港口,阵亡的将士高达5000人,被俘6000人。这一战,几乎打掉了俄罗斯海军全部的家当和精华。而日本海军仅损失雷击舰3艘,死伤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