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病原和病体要怎么区分
- 2、病源史是什么?
- 3、定值的病源是什么意思
- 4、病源是什么意思?
- 5、中医病因是?
病原和病体要怎么区分
病源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病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源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源虫和嚅虫。病源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这些菌群的存在还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因而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时,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称它们为条件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病原体)。机体遭病原体侵袭后是否发病,一方面固然与其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和侵入数量的多寡。一般地,数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愈大。尤其是致病性较弱的病原体,需较大的数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数微生物致病性相当强,轻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病体 bìngtǐ
[sick body] 患病的身体,病躯
病源史是什么?
一、有类似疑病性格的老年人易得疑病症
所谓疑病性格,是指老年人的性格较具有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固执死板、谨小慎微的特点。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疑病其实是自恋的另一种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年疑病症患者往往有较强的自恋倾向,所以会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却不感兴趣。
二、有病源史或早期的不幸遭遇
从根源来看,患疑病症的老年人大多接触过有疾病存在的环境,如家庭中有人患过病甚至因此离世,或者亲密的家庭成员在患者成长的关键时期去世,或者在童年时期家人对患者漠不关心等等。精神健康网专家表示,类似上述所列举的早期不幸经历对老年疑病症患者造成了无法磨灭的心理创伤,这很可能会引发老年疑病症这种心理疾病的出现。
三、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
电视媒体和报刊杂志中,对老年人各类疾病连篇累牍的报道介绍,无形中造成一种老年人健康堪忧的消极暗示。另一方面,耳闻目睹自己社交范围内的老朋友或老同事患病或死亡,有疑病倾向的老人便会联想到自己,因而变得忧心忡忡。于此同时,在求医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刺激。比如医生的诊断失误或治疗失当,或者医务人员使用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都可能促使老年人疑病观念的产生。
老年期疑病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同时也可辅助服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来消除由于老年疑病症所伴生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
定值的病源是什么意思
定值的病源是的意思是病原体异常。病源指的是其他生物对宿主的异常定植,造成宿主的生理功能以及组织结构的损伤,而定值的病源就是病原体感染异常,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具有传染性。
病源是什么意思?
病源
bìngyuán
病的根源、来源,比喻发生缺点、毛病的原因
查明病源
公式化概念化的病源在于脱离生活、脱离斗争
中医病因是?
病因,即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 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病源、病邪等。它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另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有时是相互作用的,在某一病理阶段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则可能成为病因,如痰饮、瘀血等,既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中医的病因学说,以宋代。陈无择提出的三因学说为代表。三因是指:一 外因:1六淫指自然界反常的,足以使人发病的,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称作六气);2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疫疠之气”,其中也包含病毒、细菌一类的概念,如明末的吴又可指出:疫疠之气,非风、非寒、非暑,乃自然界别有的一种异气所感,限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尚无显微镜,但已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二 内因:指内伤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有过喜伤心,怒伤肝,思虑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和“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等说法。三 不内外因,指饮食、劳逸所伤和虫兽咬伤,跌打损伤,刀刃枪伤,现代多发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均属此类。 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淫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侯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