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俄罗斯的油画绘画方式的特点…
从画面的视觉效果的本质说,苏派油画的是吸取印象派的颜色技法,在造型上更加严谨,不象有些印象派不注重造型。并且不同于古典油画的细腻,它的用笔块面感比较强。
苏派油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没有独立立场、粉饰时代、非黑即白,对反动派强烈斥责,对正面人物无限讴歌。
相对于古典油画的间接画法来讲苏派算直接画法。相对于古典油画中色彩的应用。又受到了一定得印象派的影响。一句话。苏派是追求造型准确追求色彩变化讲究画意(绘画性)的一种流派。
扩展资料
在欣赏一幅油画作品时,主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两个方面来鉴赏。油画起源于西方,任何的油画作品都需要靠视觉形象来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
一方面油画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了画家所反映的一个艺术境界之中,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作用。另一方面观赏者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和丰富了油画作品的内涵。
对一幅油画作品的理解,不同人所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它同观赏者的素质条件相联系。优秀的油画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起到了陶冶人的情操,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关于艺术技巧上的鉴赏,要有对油画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油画的材料本身具有区别于水墨画版画、水彩的特点,这种材料之美是油画的一大特性。
技巧高超的作品体现在画家掌握了材料的特性熟练运用材料和工具来塑造形象。画面反映出了整体和局部的和谐关系,丰富和统一的对立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画
俄罗斯艺术有什么特点?
俄罗斯艺术的特点: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
中世纪的俄罗斯美术主要是民间美术和拜占庭美术影响下形成的宗教美术,主要题材就是绘制圣像画,画面内容是单一的虔诚圣者或教徒。
这时候的画面一般只画人物的正面,而且线条死板、僵硬、粗略,不讲究明暗关系和比例关系,没有动态感,而且颜色极其鲜亮刺眼。
俄罗斯绘画是出现于基辅公国形成后的绘画,亦称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其特点是对现存秩序的揭露和批判,代表作有《乌云·1945》《年轻寡妇》等。
扩展资料:
俄罗斯的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4世纪,美术题材虽然仍以肖像为主,但宗教画已逐渐向普通人的生活靠近,颜色变得柔和,人物姿态有了变化,画面富有了人情味。
17世纪,俄罗斯绘画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象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
由于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文学运动的影响,表现人民觉醒、揭露农奴制腐败成了十九世纪上半世纪绘画的重要主题。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十月革命后,苏联美术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
苏联绘画艺术的发展始于国内战争时期的大型画和舞台布景艺术。当时人们运用这类芝术形式来装饰节日的城市、宣传车和宣传船。
近二十多年,苏联绘画在形式和艺术风格上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当代苏联大型绘画的领域更宽广,绘画语言更丰富,发展了多种技术手段(镶嵌,壁画,玻璃画等),出现了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形式。在这些方面取得探索成果的有捷涅克、科林、梅里尼科夫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罗斯绘画
百度百科-俄罗斯艺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国资本主义矛盾空前集中的时期,也是俄国美术发展最为复杂的时期。由于悲观主义和颓废情绪的侵入,在某些画家的作品里病态的现象开始抬头。从前曾对巡回画派干预时代的倾向给予高度评价的人们,现在则认为此派过于夸大叙述性的作用,导致色彩运用上的局限性,因而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绘画形式。
这个时期风景体裁发展迅速,并出现所谓“情绪风景”的作品。“情绪风景”的任务是使大自然人格化。通过自然状态表达人类的感情世界。列维坦(1860—1900)就是确立“情绪风景”画的画家。1879年,列维坦在学生时代画的《秋天·猎鹰公园》就幸运地被特列恰柯夫所收藏,后来列维坦提到这件作品时说:“寂寞的林荫路,寂寞的妇人。”一语道出风景的情绪和人物的情绪融为一体的构思。列维坦曾四次到伏尔加河去作画。他的《伏尔加河上的傍晚》(1887—1888)、《金色的普辽斯》(1889)等作品都能表达画家特有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对俄国人民来说也是特有的。这些作品使得列维坦获得全俄的声誉。1892年他所作的《伏拉基米尔道路》是历史的有力见证。列维坦在风景画中天才的贡献已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
这个时期在风景画体裁中涌现出一批画家,很快成为俄罗斯画家协会的成员。他们都有自己的创作特色,如戈拉巴尔(1871—1960)奥斯特拉乌赫夫(1859—1929)、雷洛夫(1870—1939)、尤恩(1875—1958)等人。他们的风景创作既有别于巡回画派,也不同于列维坦。他们探索着20世纪初的绘画新技法,并越来越广泛地把风景画与风俗画结合起来。
阿尔希波夫(1862—1930)在继承巡回画派传统的基础上,作了绘画新技法的探求,如他的《洗衣妇》(1890—1891)和《奥卡河上》(1890)等。俄罗斯画家协会另一名成员柯罗文(1861—1939)的作品和阿尔希波夫的作品一样,从颜色的处理上,以及尽量避免情节的叙述方面都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留芭多奇柯娃像》(1880)、《西班牙姑娘》(1886)。
《艺术世界》创作联盟:在19和20世纪之交,俄国的画家和评论家们一直思考着风格问题,从而导致了1893年《艺术世界》创作联盟的组成。《艺术世界》力图争取艺术中唯美的成分,将艺术从“功利主义”的作用下解脱出来。《艺术世界》利用它的同名刊物在俄国艺术界宣传“世界主义”。它推崇具有国际风格的艺术,如巴洛克艺术之类,巡回画派和学院派美术则成为它反对的目标。1889—1904年间《艺术世界》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度在俄国画界大出风头,被吸引者甚至包括列宾这样的名画家。《艺术世界》的基本成员有别努阿(1870—1960)索莫夫(1869—1939)、巴克斯特(1864—1924)、兰赛列(1875—1946),后来还吸收了雷里赫(1874—1947)和库斯托基耶夫(1878—1927)等画家。这个创作联盟具有兼容不同类型艺术家的特点,以致它自己难以形成确定的标准风格。不过从该派核心成员的创作情况来看,他们普遍对现实题材缺乏兴趣,而更偏重于那些反映古代时尚、风情特点的历史题材,诸如18世纪法国式的宫廷生活场景之类。一般来说,《艺术世界》在舞台美术。书籍装帧、实用美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更具有突破性意义。
这个时期,仍保持巡回画派创作传统的著名画家主要是伊万诺夫(1864—1900)和卡萨特金(1859—1930)。前者的作品《移民之死》(1889)反映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后者的艺术活动则突出反映了矿工生活和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他的代表作是《女矿工》(1894)。这位画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后来的苏联时代,并对新一代画家产生了影响,因此他又属于跨时代的画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雕刻艺术:这个时期的雕刻比起19世纪下半叶的雕刻来说有了长足进步。柯年科夫(1874—1971)还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被送往国外进修,他到过德国、法国、意大利。他的反映1905年革命的第一件作品是《工人战斗员伊尔·楚尔金》(1906),另一件作品《尼开》引用希腊胜利女神之名,实则刻画的是俄罗斯姑娘的形象。女雕刻家格鲁布金娜(1864—1927)的创作命运也与革命运动紧紧相连。她曾两度出国学习,并获得著名雕刻家罗丹的指导。他的作品《工人》(1901)、《前进》(1902)均刻画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形象,在雕刻技法方面她吸取了印象派的经验,使作品具有生动效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造型艺术的现实主义学派中最有成就的是谢洛夫(1865~1911)。虽然谢洛夫是在巡回画派运动轨道上成长起来的画家,但是他的创作已经开始了新的阶段。他往往突出对象的主要特征,甚至强调模特固有的。但又是偶然表现出来的姿态、手势,并大大强调了轮廓线的作用。他早期的肖像作品《少女与桃》(1887)和《阳光下的少女》(1888)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创作繁荣期推出的杰作有帕尔玛洛娃像》(1905)、《大企业家戈里施曼》(1911)、《彼得大帝》等。
这个时期另一位大艺术家伏卢贝尔(1856—1910)的创作呈现比较复杂的艺术现象。伏卢贝尔在美术学院学习时,曾是著名美术教育家契斯恰柯夫的优等生。1884年他经学校推荐,到基里洛夫斯基教堂参加壁画修复工作,从此他便没有再返回学院。他被修复壁画的工作所吸引,为此专门赴意大利去研究纪念碑式壁画。他在教堂完成了150块破损壁画的修复任务,证明他是一位有才能的纪念碑画家。他的架上绘画有《西班牙》(1894)、《天鹅公主》(1900)、《天魔》(1890)等等。伏卢贝尔具有独特的绘画风格,其创作倾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现代派艺术。世纪之交,现代派艺术在俄国找到了自己的信徒。
现代派艺术潮流:《艺术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国非现实主义艺术的兴起,随后形式更为激进,反传统倾向更为明显的现代派艺术最终出现在俄国画坛。20世纪初,宣传西欧现代派艺术的刊物《金羊毛》(1906)、前卫艺术社团“青玫瑰”(1907)、“红方块王子”(1910)相继问世。接着,法国的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英国、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被大量介绍到俄国,同时又有更多的俄国艺术家赴西欧了解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等艺术动向。俄国的一些收藏家们这时也把法国现代派艺术品列入他们的收藏计划。
与俄国18世纪效仿西欧艺术的情况不同,俄国的现代派艺术既有向西欧现代派艺术学习的成分,也有它独立扩展的方面。具体地说,它不仅率先展开对抽象主义艺术的探索和实践,而且产生了像康定斯基(1866—1944)、马列维奇(1875—1935)、夏加尔(1887—1985)这样一些享有国际声誉的现代派艺术家。夏加尔的创作一般被认为预示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出现,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则属于抽象主义绘画的先驱。
俄国现代派艺术的早期成就以“辐射主义”绘画为代表,它是画家拉里奥诺夫(1881—1964)和冈查洛娃(1881—1962)于1912年首创的。从强调画面形象的动感及线条向四外辐射的特点来看,“辐射主义”绘画同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画派有观念上的联系。然而俄国画家似乎走得更远,他们笔下的某些作品已初具抽象画的性质。作为对“辐射主义”绘画的响应,马列维奇在1915年推出所谓“至上主义”绘画。据马列维奇自己解释: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纯粹的感觉和感情至高无上的意思。“至上主义”极端排斥附加给绘画的非美学成分,因此“至上主义”作品通常把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案作为它的表现对象。
在雕刻领域,俄国现代派艺术潮流造就出全面否定传统风格的“构成派”。这一流派反对艺术摹仿其他事物,认为雕刻应该具有自由形态,它不但要表达空间含义,还要反映时间因素。根据这些原则,雕刻在形式、材料、造型技术方面也就不存在任何限制了,它既可以做成悬挂物或牵拉结构,也可以利用动力使之活动。“构成派”的一些观念与注重产品功能的工业设计思想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它后来对实用美术、工业设计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构成派”雕刻家主要以塔特林(1885—1953)佩夫兹纳(1885—1953)、加博(1890—1977)为代表。“构成派”艺术在俄国大约活跃了三四年时间,本世纪2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包括“构成派”在内的俄国现代派艺术受到排斥,于是俄国现代派艺术的经验和前途随着迁居西欧的艺术家而转移到新兴的苏联之外。
俄罗斯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俄罗斯的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只有在基督教传入以后,曲于拜占庭艺术的影响,俄国才开始有镶嵌画、壁画、圣象画、细密画等几种主要形式。安德列·鲁布廖夫(约1360一约1430)是俄罗斯最早的名画家。他在十四至十五世纪期间画的《三圣图》至今保存在莫斯科特烈恰柯夫画廊里。画的是宗教内容,但画家表现出的不是中世纪天使的体态,而是活生生的人。
十七世纪,俄罗斯绘画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象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十八世纪由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肖像画备受重视,出现了忠实地描写人的个性特点的画家。德·格·列维茨基(1735一1822)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的肖像名画家,他画的《杰米多夫肖像》能够在庄重的贵族生活场合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他的学生弗·卢·鲍罗维科夫斯基(1757一1825)则更进一步在日常生活的普通环境中描写人,捕捉人面部的自然表情,尤其善于以柔和的色调表现人闲逸的姿势、温雅的态度、安静而伤感的情绪。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奥·阿·吉普林斯基(1782一1836)和瓦·安·特罗比宁(1776一1857)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肖像画家。他们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描绘出同代人的形象。两人画的普希金肖像都很著名。这一时期出现了俄罗斯风俗画的奠基人阿·加·魏涅齐安诺夫(1780一1847)。他是卖饼商人的儿子,儿时对工匠和农民生活的留心观察使他日后得以成为描绘农民劳动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他常以乡村生活为背景表现体魄健壮的农民的精神美,其名画有《春耕》、《夏收》、《打谷场》、《睡梦中的牧童》等。上半世纪官方学院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卡·帕·勃留洛夫(1799一1852)。他的名画《庞贝城的末日》以令人惊叹的色彩表现了毁于维苏威火山熔岩和灰烬的古代城市的悲剧,给出了可怕的惨祸到来时人们表现的复杂心理和感情。
由于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文学运动的影响,表现人民觉醒、揭露农奴制腐败成了十九世纪上半世纪绘画的重要主题。阿·安·伊凡诺夫(1806一1858)是借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民精神觉醒的画家。他的巨幅油画《基督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人们期待的基督形象,反映出俄罗斯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拯救的思想。画面上的基督和蔼可亲,浮雕感很强,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以讽刺性画笔揭露农奴制溃疡的代表画家是帕·安·费多托夫(1815一1852)。他以油画《少校求婚》成名,被称为造型艺术中的果戈理,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同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相绝裂,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的“自由画家协会”,后来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六十至八十年代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伊·尼·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是肖像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巡回画派”的思想领袖,他创作了一个俄国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画像的画廊: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他善于描绘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心境。他的名画《在荒野中的基督》、《列夫·托尔斯泰》等都以深沉的目光和真切的面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
瓦·格·彼罗夫(1833-1882)是“巡回画派”中的一个多产画家。他的名画《复活节的农村宗教行列》和《警察局长来进行审判》分别嘲笑了僧侣、神父和警察。他的名画《送葬》描绘一个失去抚养者的家庭的悲剧,暗淡的色调,忧伤的人物表情真实地表现了死者家属凄惨而无出路的境遇。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和《捕鱼》含蓄、幽默,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像》画出了作家的内心世界——苦闷的心情、神经质的手、凝聚的目光,显得十分逼真。彼罗夫的画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涅克拉索夫的诗和屠格涅夫的散文互相呼应,有着内在的联系。
俄罗斯最顶级经典的人物画
俄罗斯最顶级经典的人物画有以下:
1、安德烈·卢勃廖夫(1360 - 1428)
安德烈·卢勃廖夫(Andrei Rublev)是最著名的俄罗斯圣像画家。他所创作的传奇的《三圣像》可以被称为俄罗斯绘画的精神象征。
关于他的经历鲜为人知。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修士,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上帝和绘制圣像画。他被俄罗斯东正教会奉为圣者。
卢勃廖夫是参与创作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教堂壁画(未能保存下来)的多位圣像画家之一。分别位于兹韦尼哥罗德市和弗拉基米尔市的两座乌斯宾斯基教堂(圣母安息教堂)的壁画也是由卢勃廖夫创作完成,今天依然可以看到。
2、卡尔·布留洛夫(1799-1852)
卡尔·布留洛夫(Karl Bryullov)被认为是最早蜚声国际的俄罗斯画家之一。不朽之作《庞贝城的末日》(创作于1830-1833年)是画家在意大利生活和工作时所创作。
这幅作品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也使画家在欧洲和俄罗斯享有盛誉。 然而,布留洛夫首先是一位肖像画家。他所创作的《女骑手》至今依然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重要展品之一。
3、伊万·艾瓦佐夫斯基(1817-1900年)
没有人像他那样描绘大海!伊凡·艾瓦佐夫斯基(Ivan Aivazovsky)是著名的海景大师,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俄罗斯画家之一。
他所创作的《君士坦丁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景观》(1856年)于2012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出近500万美元的高价。
艾瓦佐夫斯基是一位极为高产的画家。他留下的画作达到6000多幅。《九级浪》(1850年)、《黑海》(1881年)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月夜》(1894年)是这位画家的部分代表作。
4、阿列克谢·萨夫拉索夫(1830-1897年)
现实主义画家阿列克谢·萨夫拉索夫(Aleksey Savrasov)是俄罗斯绘画抒情风景流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对自然的亲密感知。萨夫拉索夫创作了俄罗斯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风景画——《白嘴鸦飞来了》。
每所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写一篇关于这幅画的作文,所以俄罗斯人从童年起就知道这幅绘画作品。《白嘴鸟飞来了》非常受欢迎,以至于萨夫拉索夫有时会被称为“一幅画画家”,因为他的其他代表作均未能超越这幅作品。
5、伊万·希施金(1832-1898年)
根据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伊万·希施金(Ivan Shishkin)在俄罗斯画家知名度和熟识度评比中,位居第一。 他可能是最早为儿童所了解的俄罗斯画家之一。俄罗斯有种叫做熊趾熊的非常受欢迎的巧克力糖果,糖果的包装纸上就绘有希施金的《松林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