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三湘七泽是指哪三湘哪七泽?
- 2、湖南地理:民国后期称湖南有三山四海七泽。请问是指什么?除湖南省外,还有哪些省份有简介?
- 3、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4、七泽凉夏暖笙安什么意思
- 5、“三湖七泽”何指?
- 6、人说湖南是“三山四水七泽”,请问这具体何指?
三湘七泽是指哪三湘哪七泽?
三湘,湖南别称。“三湘”得名虽然有很多说法,但大多是附庸风雅,其实“三湘”与“四水”合称,都是指湖南的地理环境。
四水指湘资沅澧四条河流,且以最大的河流湘江而简称“湘”;三湘则是指秦灭楚时,湖南境域内基本就是楚之三郡洞庭郡(图中湘中)、黔中郡(图中湘西)和苍梧郡(图中湘南)。秦灭楚后将洞庭郡和苍梧郡合而为一,成为长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为秦黔中郡。后世以湖南境域基本为楚之三郡而称为三湘。任何经过文人再加工的解释内容,都只是原始含义的引申。
“三湘”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
“七泽”就有些不大好解了。有人说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但这是哪“七处沼泽”呢?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云:“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馀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连两千多年前的司马相如都只见其一,我估计大约是不能搞得清楚了。至于“云梦泽”,许多人认为就是洞庭湖,有的说洞庭只是古云梦的一部分,有的说是云梦与其他的小湖泊合并而成洞庭湖。但还是找不到“七泽”的具体答案。
湖南地理:民国后期称湖南有三山四海七泽。请问是指什么?除湖南省外,还有哪些省份有简介?
1三山四海七泽具体指:
三山: 黄山、庐山 峨眉山
七泽: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巢湖,太湖 ,长江,黄河
四海: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2省份有:
1)黄山,巢湖在安徽省
2)庐山 在江西省
3)洞庭湖在湖北
4)洪泽湖,太湖在江苏省
5)峨眉山在四川省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作者] 张孝祥 [朝代] 宋代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标签: 吊古 吊古伤今 登楼 怀才不遇 词 目的 其他 场景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赏析 赏析一 张孝祥平生多次经过岳阳楼。根据词中的行向与时节,此首应作于公元1169年暮春(史料记载为乾道五年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东归。当时曾写《喜归作》:“湖海扁舟去,江淮到处家。”归途中,阻风石首,滞留三日。同行诸公都填了词,他亦用其韵作《浣溪沙》词,有“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云云。这些都与此词的内容相吻合。
词的上阕描写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上,波光粼粼;湖中群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挂天际。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倦游,指仕宦不得意而思归隐。他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又说:“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格调。“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承上意写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日落”三句,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色: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再看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这些自然景色,引起词人内心的深长感触,思绪翻腾,颇难平静。“徒倚栏干久”二句,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而含蓄的笔墨又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词的下阕作者凭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换头“雄三楚”三句,承接上意而掉转笔锋,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气势,跌宕飞动。“三楚”,战国时期楚国的地域广阔,有西楚、东楚、南楚之称,后泛指长江中游今湖南一带地方。“七泽”是泛指楚地的一些湖泽。“隘九州”是说居国内险要之处。“人间”二句概括登岳阳楼而触发起古往今来人间悲喜的无穷感叹,又有它独具的地方色彩。“欲吊沉累无所”三句,进一层抒发凭吊屈原的深切情意。爱国诗人屈原执著追求“举贤才而授能”的进步政治理想,遭到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仇恨与迫害,长期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沉累”,指屈原沉湘,亦曰“湘累”。无罪被迫而死曰“累”。作者对屈原身处浊世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着心心相印的关系。他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但登山临水,有渔儿樵子,与同哀屈原而诉其“离忧”之情。《史记·屈原列传》云:“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词中“离忧”二字,包含有如许内容。作者想到自己此次隐退犹如贬官外放,也将渔樵于江中沙洲之上,内心充塞著无限辛酸悲苦。写离忧,正是抒写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平情绪,结笔全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满腹的牢愁忧愤和凄凉之怨。以景结情,韵致有余。
这首词写途中登临的感受,语悲切。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勾引起敬吊之情。“哀此写离忧”,表现出作者怀才见弃的幽怨,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赏析二 张孝祥平生多次经过岳阳楼,本词作于哪次?需略作些说明。据词中的行向与时节,此首应作于乾道五年(1169)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东归。当时曾写《喜归作》诗:“湖海扁舟去,江淮到处家。”归途中,阻风石首,滞留三日。同行诸公都填了词,他亦用其韵作《浣溪沙》词,有“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云云。这些都与本词的内容相吻合。
词的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倦游,指仕宦不得意而思归隐。他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又说 :“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格调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承上意写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日落 ”三句,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色: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再看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这些自然景色,引起词人内心的深长感触,思绪翻腾,颇难平静 。“徒倚栏干久”二句,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而含蓄的笔墨又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换头“雄三楚”三句,承接上意而掉转笔锋,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气势,跌宕飞动。“三楚”,战国时期楚国的地域广阔,有西楚、东楚、南楚之称,后泛指长江中游今湖南一带地方 。“七泽”是泛指楚地的一些湖泽。“隘九州”是说居国内险要之处。“人间”二句概括登岳阳楼而触发起古往今来人间悲喜的无穷感叹,又有它独具的地方色彩。“欲吊沉累无所”三句,进一层抒发凭吊屈原的深切情意。爱国诗人屈原执著追求“举贤才而授能”的进步政治理想,遭到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仇恨与迫害,长期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 。“沉累”,指屈原沉湘,亦曰“湘累”。无罪被迫而死曰“ 累”。作者对屈原身处浊世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着心心相印的关系。他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但登山临水,有渔儿樵子,与同哀屈原而诉其“ 离忧”之情。《史记·屈原列传》云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词中“ 离忧”二字,包含有如许内容。
作者想到自己此次隐退犹如贬官外放,也将渔樵于江中沙洲之上,内心充塞著无限辛酸悲苦。写离忧,正是抒写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平情绪,结笔全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满腹的牢愁忧愤和凄凉之怨。以景结情,韵致有余。
这首词写途中登临的感受,语悲切。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勾引起敬吊之情 。“哀此写离忧”,表现出作者怀才见弃的幽怨,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作者张孝祥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先祖曾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再迁明州(今宁波),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桃源乡(今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廷试第一。曾因事忤秦桧下狱。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后因赞张浚北伐,事败被革职。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颇有政绩。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的其它作品
○ 念奴娇·过洞庭
○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 忆秦娥·天一角
○ 西江月·盖未知其事
○ 张孝祥更多作品
七泽凉夏暖笙安什么意思
七泽和凉夏是温暖笙安的重要的人。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官方网站显示,七泽凉夏暖笙安的意思是七泽和凉夏是温暖笙安的重要的人。笙中有簧,以火烘焙,称"暖笙",指经过烘焙的笙。
“三湖七泽”何指?
七泽:指古时楚地诸湖泊,其以云梦泽(今洞庭湖)最为著称。
三湖,就是岳阳与华容之间的巴丘湖,岳阳与湘阴之间的青草湖,沉江和常德,南县之间的赤砂湖.巴丘湖在岳阳西面,因岳阳古时叫巴丘而得名,是东洞庭澜的前身.青草湖,因冬春青草弥望而得名,它即现在的南洞庭湖.赤砂湖,因湖底多赤砂而得名,后来演变为西洞庭湖.三湖的形成,使八百里洞庭不再是"水尽南天不见云"了,而开始呈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另一番景象.
人说湖南是“三山四水七泽”,请问这具体何指?
三山湖南壶瓶山、夹山、崀山 ,还有种说法是武陵山脉、雪峰山脉、罗霄山脉。
四水为湘、资、沅、澧四大水系
七泽:指古时楚地诸湖泊,其以云梦泽(今洞庭湖)最为著称。七泽是泛指,没有具体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