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泱'字又怎么读?
yāng。
一、释义
1、气魄宏大的。如:泱泱大国。
2、流;淌。如:泱荡(荡漾)。
3、水面广阔的。如:泱漭(广大无涯际的样子)
二、说文解字
古文:从水央声。
译文:以水为偏旁,以央为声旁。
三、造字本义
本义:水面由广变狭的。反义:水面由狭变阔的。
字从水,从央,央亦声。“央”意为“收口的”、“收心的”、“聚拢的”。“水”与“央”联合起来表示“水道变窄的”、“水面由广变狭的”。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泱漭 [ yāng mǎng ]
1、亦作“泱莽”。广大貌。
2、水势浩瀚貌。
3、指浩瀚的水面。
4、昏暗不明貌。
5、弥漫貌。
6、浓郁貌。
二、罔泱[wǎng yāng]
指荒远处。
三、淴泱[hū yāng]
水流急速貌。
四、泱莽莽[yāng mǎng mǎng]
辽阔广大貌。
五、碧泱泱[bì yāng yāng]
水流澄绿深广貌。
“飞烽戢煜而泱漭”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出自晋代陆云的《南征赋》。全文是:
泰安二年秋八月,奸臣羊玄之皇甫商敢行称乱,凌逼乘舆,天子蒙尘于外。自秋徂冬,大将军敷命群后,同恤社稷,乃身统三军,以谋国难。自义声所及,四海之内,朔漠之表,蒸徒羸粮而请奋,胡马塞而思征;四方之会,众以百万,军旅之盛,威灵之著,自古以来,未之有也。粤十月,军次於朝歌,讲武治羢以观兵於殷墟;於是美义征之举,壮师徒之盛,乃作南征赋,以扬匡霸之勋云尔。
有皇晋之霸后,资浚哲之睿圣,崇文德於缉熙,济武功而保定,应天鉴之昭,华荷帝佑之休命。步玉衡以观八方,在璇玑而齐七政。芒芒神道,化洽崇深。仰戾天飞,俯洞渊沉。振南箕已鼓物,□庆云而崇荫,恢天维以笼世,廓宇宙而宅心。济博施之厚德,鉴希声之大音。渊泽回而泣注,豪彦萃而为林。九服惟清,诸夏谧静,肃慎回首,沙漠引领。天和时降,地灵夙挺。结芳林之奇干,发珍耒之神颖。励修德於亿兆,端澄形於万景。在中叶之不竞,遭皇家之毒乱。悲国步之未夷,仰夙兴而昧旦;括无方而大诰,集率土而贞观。致天属於王畿,肃宵征而省难。尔乃建黄钺之灵威,树戎辂之高葢伐,隐天之雷鼓,振凌霄之电。旆介夫挥戈而夙兴,轻武总千而启万震。灵韶之嘈嘈,飞旟旐之蔼蔼,红旃溯风以委□,霓旄蒙光而容裔。公徒十万,其会云兴。悠悠华戎,时罔丕承。尔乃命屏翳以夕降,式飞廉以朝升。涂蒙雨而复清景,带天而光澄。陪武臣於雕轩,列名僚於后乘,猛将起而虎啸,商飈肃其来应。士凭威而向骇,马□天而景凌。临川而屯於广陆,武骑被乎中陵。类禡比京,师徒经始,桓桓先征,在河之涘,顺彼长道,悬旌千里。羡王师之遵时,茂七德而发止。尔乃税驾殷墟,我徒既闲,顺时讲武,薄狩于原。纷同方而类聚,焕副翼而明分,只明刑以誓众,习军政於旧闻。俨山立以崇荟,粲烟骇而兴纷。若冥海之引回流,黛灵之吐行云。于时玄冬首时,阴风戒煞,山泽含哀,天地肃乂,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暧昧。戎士肃而咸戒,三军纷而杂遝。长角哀□以命旅,金鼓隐訇而启发。景凌冥而四播,音乘云而上逝,火烈具举,伐鼓渊渊。朱光俛而丹野,炎晖仰而绛天。曜灵翕赫以增炽,愤气昲月而凌烟。狂飈起而□骇,行云蔼而芊眠。旌旆翻其倚靡,惊熛因而嬗娟。尔乃洪音雷动,清闻勀广,凌云发挥。万里振响,声冯虚而天回。烈骇空而地荡,映皎月而望舒,暗照重昏而大夜朗,服县炎扬而晃儵。飞烽戢煜而泱漭,乃有熊罴之旅,虓鬫之将,雄声泉涌,逸气风亮,超三军以奔厉。贾余勇而成壮,兆洪音於寂寞,先无形而高唱,纷若屯云,涣若积波。遁阴匿景,静言勿哗,绝倡寂其既收,万夫翕而咸和。严鼓隐而重戒,景燧晔而星罗,烈蒙阴而仰假,曜凭阳而登遐,若扶桑之振华叶,皓天之散朝霞,超烛龙之绝景,岂比象於百华。
飞烽:飞舞的烽火。
戢煜:使敌方的气焰收敛。
泱漭:亦作“ 泱莽 ”,意思是弥漫。
飞舞的烽火在弥漫,压倒了敌人的气焰。
泱漭什么意思?
词语解释
“泱漭”亦作“ 泱莽 ”。 1.广大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 椒丘 之阙,行乎 洲淤 之浦,径乎 桂林 之中,过乎泱莽之野。”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泱莽之壄。” 颜师古 注:“泱,音乌朗反。” 王先谦 补注:“莽,漭同。《文选·海赋》:‘泱漭澹泞。’注:‘泱漭,广大也。’此言广大之壄耳。” 三国 魏 曹植 《上牛表》:“臣闻物以洪珍,细亦或贵,故不见僬侥之微,不知泱漭之泰。”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晋祠诗》:“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二:“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人生行乐须及时,尘寰泱莽我何之。”
2.水势浩瀚貌。 汉 李尤 《平乐观赋》:“龟池泱漭,果林榛榛。” 唐 杜甫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溼。” 郭沫若 《东风集·蜀道奇》:“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3.指浩瀚的水面。 清 曹寅 《观打鱼歌》:“ 白沙城 南观打鱼,日长一舸临泱漭。”
4.昏暗不明貌。《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李善 注:“字书曰:泱漭,不明之貌。”
5.弥漫貌。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清 陈大章 《登小孤山》诗:“蛟鼉正昼吼风霾,泱漭孤云天地白。”《轰天雷》第七回:“路上村落稀少,黄沙泱漭。”
6.浓郁貌。 宋 欧阳修 《出省有日书事》诗:“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巖耕。”
婣泱这个字什么意思
“婣”:同"姻",婚姻。“泱”:水深广;气魄弘大。
1、
(yīn)
①部首:女
②笔划:12
③笔顺读写:撇点、撇、横、撇、横、竖、横、横折、竖折、竖、横、竖
④释义和出处:同"姻"。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袁可立)携长君日置酒高会,召里中婣知弹碁博塞,有遂初之适。"
2、
(yāng)
①部首: 氵
②笔划: 8
③常用词组:
泱泱
yāngyāng
⑴ [(of waters)vast]∶水势浩瀚的样子
⑵ [magnificent;great and proud]∶气魄宏大
⑶ [cloudy]∶云起的样子
⑷ [disgruntled]∶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
龙王帅水族,泱泱而回。――《西游记》
泱可以组什么词?
泱泱、泱漭、殃及池鱼、泱泱大国、泱荡(泱荡)。
泱泱 yāng yāng:水势浩瀚的样子。
泱漭:yǎng mǎng,广大;浩瀚:泱漭野色连丘墟|万山磅礴水泱漭|(此处引申为弥漫)飞烽戢煜而泱漭。
殃及池鱼:yāng jí chí yú,本意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跟自己有关系的关连体如果有损失的话,就会联系到自己,如唇亡齿寒,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释义:殃:使灾祸。池:护城河。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瞻波洛矣,维水泱泱。——《诗·小雅·瞻波洛矣》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宋·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宅大齐之墟,振泱之风。——《晋书·齐王冏传》
泱组词有哪些词语
一、泱组词有:
滃泱、碨泱、泱漭、罔泱、淴泱、泱灢、莽泱
漭泱、泱渀、泱轧、泱莽、泱元、郁泱、泱荡
二、释义:
深广;弘大。
三、泱的部首:氵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氵、央声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点、点、提、竖、横折、横、撇、捺、
二、词组释义:
1、莽泱[mǎng yāng]
辽阔广远貌。
2、泱渀[yāng bèn]
同“泱漭”。
3、泱轧[yāng zhá]
漫无边际貌。
4、泱莽[yāng mǎng]
见“泱漭”。
5、泱元[yāng yuán]
中国的汉语词语,出自中国古文,有多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