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为什么这么说?
- 2、“崖山之后无华夏,阎吏之后无汉人”中的“阎史”指的是什么?
- 3、“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亡之后再无华夏”的出处和意思?
- 4、崖山之后无中华谁说的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为什么这么说?
南宋崖山海战之后,南宋覆灭,中华国土落入少数民族手中,元朝建立了新朝代;明代葬送在末代皇帝崇祯手中,虽然李自成打入京城,但最后还是满族夺得天下,自此,中华疆土再次落入非汉族手里,华夏覆灭。这两句话,其实就是汉族统治中国的两个终结点,对华夏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南宋虽然在政治、军事方面不济,但在文化上,却达到了相当大一个高度。蒙古族打入京城,夺得宋朝的天下之后,汉族文化成了最低等的文化,汉族人都只能苟延残喘。小时候在历史书里就读到过,元朝的统治者将人民划分为很多等,其中蒙古族的是上等人,而汉族人则是下等人。
看《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赵敏的身份是蒙古族的大元帅汝阳王之女,身份显赫。在剧中,汉人的地位都低人一等。当汉人沦为下等人的时候,中国也就不复存在了。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明代之后,中国再次由少数民族统治,而汉族再次沦为社会地位低下的种族。满族给中国带来了新朝代,新文化,但也抹去了华夏的印记。所以所,明亡之后再无华夏。
“崖山之后无华夏,阎吏之后无汉人”中的“阎史”指的是什么?
1、指的是明末英雄阎应元,抗清的民族英雄,江阴前典史。
阎应元(?-1645)字丽亨,汉族,直隶(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可谓是正气凛然的有气节的民间英雄也!
2、崖山之后无中国,阎吏之后无汉人,甲申之后成鞑奴。
这种说法是否合适,学界和民间多有争论,日人曾利用这些含糊的说法扰乱我民众思维。
但是崖山海战、江阴抗清这两次可歌可泣的历史大事件,确实不可不回望过去,反思我巍巍中华多灾多难、山重水复的历史过往和民族精神。
3、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标志着南宋的灭亡。崖山之战是宋朝对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10万军民殉难,陆秀夫背负幼帝与崖山跳海,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崖山之战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汉朝国强,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国文化到宋达到了巅峰。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随着宋的灭亡而凋残。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这是当年日本史学界首先提出的观点,也就是认为宋朝以后的朝代不再是华夏文明之正朔,乃至他们自以为日本才是继承了华夏文化的正朔。崖山之战后,也就是宋亡后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国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SI队” 即出自这个典故。宋亡之前中国皆是日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所以日本一直奉中国为正朔宗主。蒙古人灭亡宋后,日本人不朝元,仍以宋为正统,至明复汉室。看罢历史,只能感叹,是来自通古斯的劣制文化的喧宾夺主,用丑陋的马褂和旗袍替代了高贵典雅的汉服,用奴性的冷漠和无耻替代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切。而这种遗毒仍在继续流淌。日倭以此言论麻痹国人,似乎倭人才是中华正统,其实是一种文化侵略和毒害。3、江阴八十日保卫战可歌可泣,孤愤可昭日月,让五百年来大小汉奸伏地汗颜。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亡之后再无华夏”的出处和意思?
这两句出自南明遗民的诗句。具体作者不详。
意思是“宋亡的崖山海战导致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这句话被用来表示华夏文化在经历蒙元灭宋后发生严重的断层,古典中华文化遭到了摧残”。
历史背景: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标志着南宋的灭亡,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说法,但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宋元双方投入军队50余万(其中宋方面20万,但20万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普通百姓,实际战斗力只有数万),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此次战役即标志着宋朝的灭亡。
崖山之后无中华谁说的
“崖山之后无中国”一语直接来源于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于1997年出版的一部讲述崖山之战的历史小说《海啸》。
“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大致意思就是说:宋亡于崖山之后,华夏文化也就断了、明朝亡了以后也就没有中国了。
其实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元朝征服了中原,很多人都投降了蒙古人,有气节有骨气的人都被蒙古人杀光了,民族的脊梁就此被打断。明朝灭亡以后,汉族人全部剃发易服,根本谈不上什么气节,连祖宗的东西都丢弃了。
但是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很多人肯定会认为是我国一些比较封建的士大夫提出来的,其实呀真不是,这句话是日本人提出来的,而且提出来的时间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