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笾豆的意思
笾豆的解释: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1).《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 孔颖达 疏:“盛其馔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
(2).借指祭仪。 宋 苏辙 《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钟鼓毕陈。” 章炳麟 《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 与 周时赞大行相似。”
笾怎么读
有关笾怎么读整理如下,可供参考。
笾的拼音为:【biān】
笾的释义为: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果实、干肉等的竹编食器。
笾(籩),笾拼音:biān,笔画数:11画,部首:⺮。动画:笾的笔顺。中国二级汉字,编号4902。
■ 基本字义
• 笾(籩)biān ㄅㄧㄢˉ
• 古代祭祀和宴会时盛果品等的竹器。
■ 笾组词
笾豆、豆笾、嘉笾、笾笋、司笾执豆、笾祭、笾铏、笾簋、加笾、羞笾
笾相关词语拼音
笾笋(biān sǔn) 笾铏(biān xíng) 嘉笾(jiā biān) 笾簋(biān guǐ) 笾豆(biān dòu) 笾祭(biān jì) 笾豆有践(biān dòu yǒu jiàn) 豆笾(dòu biān) 羞笾(xiū biān) 卑笾(bēi biān) 司笾执豆(sī biān zhí dòu) 加笾(jiā biān)
笾豆之事,有司存焉什么意思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
【译文】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声是哀伤的;人快要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诗经·常棣》中的傧尔笾豆的尔是什么用法?作何解?
《诗经·小雅·常棣》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傧,陈列。尔,其,那。笾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句子的意思是“摆上那满桌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