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如下:
《小汤1》:
1.严格地只在白键上弹奏。
2.在附点前较早引入了切分节奏(《雷格泰姆舞》、《弗吉尼,我的故乡》、《摘棉花的老人》、《我的忧愁谁知道》)
3.三拍子的巧妙进入。《小矮人进行曲》紧接《小矮人舞曲》。
4.逐渐增加手指数量。
《小汤2》:
1.八分音符。
2.升降号和调号。
3.弱起。三拍子——《穿过树林》、《三只瞎老鼠》;四拍子——《噢,苏珊娜》、《火鸡舞》。整小节弱起——《跳舞的袋鼠》。
4.通过分解和弦引入作和弦弹奏的准备练习——《自新大陆交响曲主题》。
5.圆舞曲的奏法——《溜冰女孩》《跳舞的熊》(第三拍必须与第二拍相同地跳起,不能奏成起、落。
6.左手架子——《风笛手来了》《印第安手鼓》。
7.卡农(复调)的简单例子——《跟着小队长》。
8.四首联弹,全面培养乐感。
《小汤3》:
1.提出乐句的概念。与说话相同的特点。
2.断奏、连奏的触键问题。以“连线”的名义介绍“落下——提起)这一重要概念。(连、断的不同组合是句读(乐逗)的来由。)
3.提出轻响的概念和相关的音乐术语与标记。
4.介绍所有大调、和弦及和弦的不同形式。
5.首次介绍6/8拍。
6.继第一册的《雷格泰姆舞》有介绍了《布吉乌吉》——固定低音音型。
《小汤2》的所有曲目是什么?
《小汤2》的所有曲目如下:
《上学的日子》、《捉人游戏》、《穿过树林》、《长号手》、《噢,苏珊娜》、《十个小印第安人》、《钟声响了》、《太阳升起》、《芭蕾演员》、《三只瞎老鼠》、《跳舞的袋鼠》、《跟着小队长》、《轻轻地划》、《健身操》、《小夜曲》《风笛手来了》、《从前》、《祝愿星》、《爬山》、《五月花柱舞》、《捉迷藏》、《黄昏的歌》、《溜冰女孩》、《会跳舞的熊》、《“自新大陆”交响曲》、《跳到我朋友的身边》、《伦敦桥要塌了》、《巨人的脚步》、《稻草堆中的火鸡》、《印第安鼓》、《优美而低回》、《前奏曲》、《问候》、《乐队在演奏》。
曲目介绍如下:
1、《穿过树林》
第一小节就是从第3个弱音开始的,左手第一个音不要弹得太强,否则听觉上会误以为这个音是本首曲目的主音;正确弹法应该突出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因为这个音才是这首曲子主旋律的开始。
2、《太阳升起》
该曲目中临时“降”号,比字母b略扁一些、紧贴在音符之前的记号就是“临时降号”。它也只比原来的音降低半音(1/2);位置是除了fa(降低半音是mi)、do(降低半音是si),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也只在本小节内有效,跨小节还原成原来的音。
3、《风笛手来了》
主要复习音程的弹奏方法,1、5指,是比较难控制的手指,弹奏时容易出现先后弹奏的声音,2、3、4指也容易同时按住键盘、导致多个音出声,在下键时可以将2、3、4指稍稍抬起,1、5指在抬手时放在同样的高度再落键,较容易弹奏。
4、《跟着小队长》
是典型的旋律两手相互交错、呼应弹奏,也就是左右手都会弹奏出旋律。
5、《噢,苏珊娜》
让孩子认识si、re高低音谱号两种不同的写法,这两种写法只是长相不同,弹奏的音是同一个。从现在开始要让孩子明白在钢琴学习中音符、指法等诸多因素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学会活学活用、灵活掌握。
十节课学完小汤2正常吗
正常。小汤10节课左右、小汤二13节课左右、小汤3大约20节课左右,10节课是正常的。小汤2 “自新大陆”交响曲(固定低音和弦 C大调),这首曲子我们接触到了左右固定和弦作为伴奏的形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伴奏形式。
小汤2的所有曲目有哪些?
《小汤2》的所有曲目有:《上学的日子》、《捉人游戏》、《穿过树林》、《长号手》、《噢,苏珊娜》、《十个小印第安人》、《钟声响了》、《太阳升起》、《芭蕾演员》、《三只瞎老鼠》、《跳舞的袋鼠》、《跟着小队长》、《轻轻地划》、《健身操》、《小夜曲》《风笛手来了》。
《从前》、《祝愿星》、《爬山》、《五月花柱舞》、《捉迷藏》、《黄昏的歌》、《溜冰女孩》、《会跳舞的熊》、《自新大陆交响曲》、《跳到我朋友的身边》、《伦敦桥要塌了》、《巨人的脚步》、《稻草堆中的火鸡》、《印第安鼓》、《优美而低回》、《前奏曲》、《问候》、《乐队在演奏》。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2》介绍一些非常简单的双音及三音的,包括纵向结合和分解形式的和弦。它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弦的原理与演变之前,就获得和声伴奏的感觉。当然,这只能是在掌握了一定的音阶和音程知识之后。在学习新的音时,要求学生只用一只手弹奏时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做好练习题钟的口头和书写作业,将为学生在用双手弹奏之前就熟悉这些新的内容提供了保证。
供教师和家长用的伴奏,不仅可以使这些曲例听起来更加完整,而且对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速度感,甚至对促使学生有表情地弹奏都有极大的帮助。
大部分曲例之前,有短小的四小节五指位置的手指练习。由于五指组是音阶的先导,因此这些小练习的重要性不容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