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关系?
徐阶,张居正,高拱都是明朝当时的重臣其中徐阶称徐格老是原老级的高管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是太子师。高拱徐阶的对立面矛盾很深。
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关系
他们三个全是明朝内阁首辅。徐阶离任首辅后高拱继任,高拱离任首辅后张居正继任。
徐阶是张居正的座师,就是科考的时候张居正的卷子是徐阶判的,高拱是隆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
扩展资料:
徐阶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名臣,在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
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
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徐阶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
嘉靖四十一年,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徐阶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
高拱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
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 ,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
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居正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四人中,论能力谁最厉害?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明朝中期四位掌握大权的重臣,都曾经任职为明朝的内阁首辅。不管是明世宗朱厚熜,还是明穆宗朱载垕,都对他们非常信任。那么,这四位首辅中,谁的能力是最强呢?
(张居正)
在严嵩、徐阶、张居正、高拱四位首辅,其实各有各的特点。如果以执政能力来排名,张局长乃是首位,而且张居正主导的张居正改革,也是其他三位重臣不能相媲美的。
我们看看,张居正乃是明穆宗朱载垕指派的托孤之臣,拥有政治才能也是明朝最杰出的,也是明朝文官的栋梁,有一种“除了张居正之外,明朝再没有杰出大臣”的味道。
明神宗时候,张居正一直致力于推行改革,其中实施的一条鞭法,填补了明朝存在的财政赤字。张居正改革也直接推动了明朝的强盛,获得杰出成就也是其他三个人不能相媲美的。
严嵩
而且,张居正也有果敢决断事情的能力与气概。当时,改革面临朝廷重臣的巨大阻扰,张居正却都是力排众议,强力推行改革措施,即使得罪了某些朝廷重臣的利益,张居正也毫无妥协毫无退让。张居正果敢强势坚定的改革执行能力,也算是明朝大臣中的人杰。
至于严嵩,乃是众人唾弃的明朝大奸臣。在严嵩在明朝内阁执政二十年中,一直都是为自己包囊私利。严嵩从高中进士开始就一直作秀,一边忍着对权力诱惑在家休憩与养精蓄锐,另一边在朝中大臣拉关系,然后在嘉靖年间厚积薄发一步登天。
在国家出现重大问题时候,严嵩也充分发挥了作秀的演技。在诬陷政敌夏言的时候,严嵩就声泪俱下,把夏言扣上祸国殃民的帽子,借着贪污腐败名义把夏言打下台。在独揽内阁大权时候,更是作秀干出卖官鬻爵的私下勾当。
(徐阶)
徐阶是四个内阁首辅中情商最高的大臣。严嵩执掌内阁大权二十年,最后被后起之秀徐阶扳倒,还是在于徐阶的情商强。而且,徐阶更能收拾严嵩留下的烂摊子,在嘉靖晚期,对国家大政做了及时弥补,进行财政与国防方面的整顿。由于徐阶的及时修补,嘉靖晚期也熬过了难关。
高拱比较有手段,也比较有声望。但是,俗话说一山还有一山高,高拱还是稍微逊色于张居正,由于无底线的决断,最终都给自己留下了破绽,这也是高拱最终下台的最关键性因素。因此,在情商与性格上,高拱与徐阶都比张居正还要低。
(高拱)
因此,根据能力排序是
张居正,严嵩、徐阶,高拱
如果是按照人品来排序:
高拱,徐阶,张居正,严嵩
如何评价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三个明朝首辅的关系?
徐阶是张居正的座师,高拱是隆庆皇帝朱载垕的老师,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与高拱曾经是好友,曾立志匡扶江山社稷,可后来张居正却在小皇帝和太后面前打小报告,害得高拱被勒令退休。
他们之间总的关系就是继任者关系,分别先后任职内阁首辅,先是徐阶,再是高拱,最后张居正。三人之间细微的关系错综复杂,都为最高权力而斗争不已。明朝自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内阁首辅就是权力最大的文官,有时权力甚至大过以前的宰相。
徐阶是靠斗倒嘉靖朝著名奸臣严嵩父子才得以上位的,他忍辱负重,厚积薄发,处处奉迎嘉靖帝的喜好,修宫殿,填青词,逐步获得信任。趁严嵩被嘉靖帝冷落之际,徐阶抓住时机,一击即中,一举将严嵩父子打倒,登上了首辅的宝座。他提拔学生张居正,嘉靖帝生前未立太子,嘉靖帝驾崩后,徐阶和张居正等人伪造遗诏,使隆庆皇帝顺利继位,避免了一场皇权争夺斗争。隆庆帝继位后,行为荒诞不经,徐阶多次劝阻无效,失望之余上书请辞,获得批准。
高拱在徐阶辞官之后进入内阁,他自恃才高,又做过隆庆帝的老师,根本不把时任首辅李春芳放在眼里,遇事专横,李春芳愤而辞官,高拱继任为首辅。高拱治国理政才能突出,极力促成了俺答封贡,使明朝边境再无战事之忧。力排众议,任用能征善战而又贪婪无度的殷正茂为总督,成功镇压广西土司叛乱。隆庆帝驾崩后,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继位,张居正在小皇帝和两位太后面前打高拱的小报告,将高拱曾在内阁说过的“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改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宣称高拱密谋拥立藩王,皇帝与太后大惊,下旨勒令高拱回籍。
张居正继高拱为首辅,他与司礼监太监冯保联合,又得到李太后支持,军政大事皆出于一身。他主持推行考成法(绩效考核制度),一条鞭法(赋税,徭役皆折合银两),实行多项改革措施,开创了明朝后期著名的万历中兴。可惜,英年早逝,死于首辅任上。他的改革举措触动了权贵阶级的利益,万历皇帝也对他实行的严格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使得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和抄家,追夺一切封赏,差点被毁坟掘墓。
总体来说,徐阶,高拱,张居正虽然为了权力而勾心斗角,但他们都是治国理政的绝佳人才,在他们任首辅期间尽管朝廷中斗争激烈,但明朝的综合国力却是稳步在提升的。他们三人都不愧治世能臣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