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请君入瓮意思
题库内容:
瓮:一种陶制的盛器。 比喻 用某人整治 别人 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 何事 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 惶恐 叩头伏罪。”
成语例句: 掬西江之水,为尔洗肠,即烧东壁之床, 请君入瓮 。
繁体写法: 请君入罋
注音: ㄑㄧㄥˇ ㄐㄩㄣ ㄖㄨˋ ㄨㄥˋ
请君入瓮的近义词: 以毒攻毒 原义为用毒药治毒疮,引申为利用坏人、坏事之间的矛盾使其自取灭亡 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 以牙还牙 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样来,就怎样反击以牙还牙地给他回击
请君入瓮的反义词: 与人为善 跟人一同做好事。现在泛指善意地给予别人帮助
成语语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ry what you have devised against others
俄语翻译: бить противника его же оружием
成语谜语: 来俊臣的把戏
读音注意: 瓮,不能读作“wēnɡ”。
写法注意: 君,不能写作“军”。
歇后语: 来俊臣的高着
请君入瓮的意思
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某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请君入瓮(qǐngjūn rùwèng)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常用作书面语。
君:人称代词,您;瓮:一种瓦器。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当掬西江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床,请君入瓮。”请君入瓮的近义词有:以毒攻毒、以牙还牙;反义词有:与人为善。
请君入瓮的近义词
一、以毒攻毒
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因毒而起的疾病,后用于实际生活,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出自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二、以牙还牙
意思是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出自《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请君入瓮是什么意思
请君入瓮意思是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出自】: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服罪。
【译文】:来俊臣请周兴喝酒,装出满面愁容问他有什么新方法逼迫犯人招供,周兴得意的说:“我最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顽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来俊臣立即命人照此布 置一番,而后突然翻脸道:“有人告你谋反,如果不老实招供,那我只好请君入瓮 了!”周兴这才知道中计,当即俯首认罪。
【近义词】: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眼还眼
扩展资料:
请君入瓮的近义词
1、以牙还牙
【解释】: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出自】:犹太人《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译文】:用瞪眼回击瞪眼,以牙还牙,用手还手,以脚还脚。
2、以毒攻毒
【解释】: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译文】:骨咄犀牛,蛇角的,他的性能最毒,而能解毒,因为毒攻毒的。
3、以眼还眼
【解释】: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出自】:犹太人《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译文】:用瞪眼回击瞪眼,以牙还牙,用手还手,以脚还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