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畲怎么读 畲的读法
- 2、畲怎么读 拼音
- 3、畲怎么读
- 4、畲怎么读 畲字的读音是什么
畲怎么读 畲的读法
1、畲的读法是[shē]。
2、〔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山区。通用汉语文。
3、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708651人(2010年),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广东的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随着畲族融入汉人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赣、闽、粤系的汉语。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汉语客家方言。其中,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被认为是全体畲语的标准语。
畲怎么读 拼音
畲的拼音:shē。常见词组:畲族
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6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山区。
畲族是一个文明礼貌的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至今还保持很多古雅、淳朴、优良的传统礼俗。在道德规范方面,畲民历来的祭祖尊宗的遗风,加之长期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在一起,互相影响,对于孔孟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哲学,已逐渐为畲民所吸收,形轮巧成了具有畲族独特风格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畲怎么读
shē。畲,是一个汉语词汇。畲的意思是指火耕地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指粗放耕种的田地。名称: 撇、捺、横、横、竖钩、撇、点、竖、横折、横、竖、横。常用词组:畲菑、耕畲、畲刀、菑畲、开畲、畲太君。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
畲怎么读 畲字的读音是什么
1、畲有两个读音:[shē]和[yú]
2、畲[shē]: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这样耕种的田地叫畲田。
3、畲[yú]:开垦过两年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