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热熔胶原料配方(热熔胶的原料)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有谁知道,热熔胶棒,胶的配方

要用弹性体,增粘剂及增塑剂及抗氧剂等。

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基础的热熔性粘合剂,可制成颗粒、薄膜、棒状等多种形式。在常温下、它是不含有溶剂的100%固体。

热熔胶的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较为简单。

热熔胶配方实例

聚乙烯(中等分子量)

63

聚异丁烯

10

丁基橡胶

8

微晶蜡

19

配方中,以聚乙烯作热熔胶的基体材料,加入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的目的是防止聚乙烯分散在热微晶蜡中结晶和增加热熔胶的内聚强度。聚异丁烯的分子量高、分散性小,主要起增加内聚强度的作用;丁基橡胶的分散性大,分子量较低,主要起增塑和防结晶的作用。

〔用途〕适用于绝大多数塑料本身或塑料与金属、陶瓷、玻璃、橡胶等材料之间的粘合。

热熔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作为100%固体组成,不含有溶剂和水的成分的热熔胶,由于其粘接强度大,固化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汽车,建筑材料,非铁金,食品包装、书本装订、家具行业等诸多领域。

它的种类大致有如下几种:

1.

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聚乙臭(Poly

Ethylene)

用途:热熔性的普通型

主要用于包装箱的粘接

2.

橡胶(Rubber)、聚亚安酯(Polyurethane)

用途:柔软性和张力强

主要用于密封防水隔热绝缘上,

尤其可用于在常温下也有粘接力的压力敏感元件.

3.

尼龙(Polyamide)、聚脂(Polyester)用途:使用在需要特殊条件时,

特别能发挥耐热性,耐油性等高性能.

有谁知道,热熔胶棒,胶的配方

要用弹性体,增粘剂及增塑剂及抗氧剂等。

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基础的热熔性粘合剂,可制成颗粒、薄膜、棒状等多种形式。在常温下、它是不含有溶剂的100%固体。

热熔胶的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较为简单。

热熔胶配方实例

聚乙烯(中等分子量)

63

聚异丁烯

10

丁基橡胶

8

微晶蜡

19

配方中,以聚乙烯作热熔胶的基体材料,加入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的目的是防止聚乙烯分散在热微晶蜡中结晶和增加热熔胶的内聚强度。聚异丁烯的分子量高、分散性小,主要起增加内聚强度的作用;丁基橡胶的分散性大,分子量较低,主要起增塑和防结晶的作用。

〔用途〕适用于绝大多数塑料本身或塑料与金属、陶瓷、玻璃、橡胶等材料之间的粘合。

热熔丁基胶的配方是什么?

基胶的配方,

有很多的,

看要什么样的,

有的是比较高端的,

比方有的是中高端的配方,

要的是低端的配方,

看具体的需求。

热熔胶的成分是什么?

热熔胶的成分:由基本树脂、增粘剂、粘度调节剂和抗氧剂等成分组成。

基本树脂:热熔胶的基本树脂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高温高压下共聚而成的,这种树脂是热熔胶的主要成分。

增粘剂:增粘剂是热熔胶的主要助剂之一。在其中加入增粘剂可提高胶体的流动性和对被粘物的润湿性,改善粘结性能,达到所需的粘结强度。

粘度调节剂:也是热熔胶的主要助剂之一。它是为了增加胶体的流动性、调节凝固速度,这样能达到快速粘结牢固的目的。

抗氧剂:加入适量的抗氧剂是为了防止热熔胶过早老化。

扩展资料

热熔胶的辅助成分:

热熔胶除以上几种原料外,还可以根据气温、地区的差别配上一些适合冷带气温的抗寒剂或适合热带气温的抗热剂:

1、抗寒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热熔胶的塑性,加入抗寒剂可以防止冬天气温低时造成的胶体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提前,影响书册的黏着力,添加时可加入极少量的异丁稀(一般为2%左右)。

2、抗热剂的主要作用是略提高热熔胶的硬度,即增加基本树脂成分等。加入抗热剂可防止由于夏天气温高和地区的差别,而造成的胶体不易固化和冷却定型而影响裁切质量和书籍的外观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熔胶

热熔胶的组成是怎样的?求大神帮助

1、热熔胶的基本成分及作用 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的固态可熔性聚合物。EVA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变为能流动而且有一定黏度的液体。EVA热熔胶一般由以下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1)EVA树脂 EVA树脂是其主要成份,决定着热熔胶的性能,如粘结强度、熔化温度、抗拉强度以及耐温、变形性能等。 2)增粘剂 是主要的助剂。在仅有EVA树脂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后胶虽然具有一定的粘接力,但温度下降后,粘结力及对纸张的渗透性都会降低,不能使书芯和封面牢固地粘结。因此就要加入能提高粘结强度的增粘剂。增粘剂一般是聚合松香,萜烯树脂等。 3)黏度调节剂 其作用是降低熔融温度,增加流动性和浸润性,调节凝固速度,以达到粘结牢固的目的。黏度调节剂一般选用微晶石蜡或石蜡。 4)抗氧剂 其作用是防止EVA热熔胶在熔化时产生高温老化,保证在高温条件下,粘结性能不变化。抗氧剂一般选用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类物质。 2、热熔胶性能分类 1)按胶订速度分类 为保证书籍的装订速度,应按不同的机速选用不同类型的热熔胶。热熔胶按胶订速度分三种:低速胶订热熔胶(3600本/小时左右)、中速胶订热熔胶(8000本/小时左右)和高速胶订热熔胶(10000本/小时左右)。 热熔胶的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与胶订的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开放时间是指热熔胶涂到一个被粘物上后,与另一个被粘物粘合相距的时间。开放时间表示两个被粘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粘接,这样才能保证粘结强度。低速机选用的开放时间是15~20秒,中速机为5~10秒,高速机2~7秒。热熔胶的固化时间,是指封面和书芯在规定时间内粘合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才能翻动加压,这段时间称为固化时间。如果热熔胶还没有固化、定型就翻动或裁切,书背就会变形,裁切时热熔胶粘在刀片上,影响产品质量。使用时应根据传送带的长度、输送速度、季节变化等合理选用。热熔胶固化时间一般为3~5分钟。 2)按纸张分类 可分为铜版纸用和一般纸用热熔胶。使用不同类型纸张,要选用相对应的热熔胶,因为纸张表面光洁度、渗透性、导热性是不同的。 3)按胶订用途分类 分为侧胶和背胶。作侧胶用的热熔胶流动性好,粘度低,开放时间、固化时间长,粘接强度高。书本侧胶要求达到薄而均匀、粘结牢固,才能保证书本的质量和裁切要求。两种胶不能用错。 4)按胶的颜色分类 另外,如果属同一档次的产品,黄胶优于白胶。 因其配方、工艺一样,只是白胶中加入了钛白粉。由于钛白粉的可熔性差,使白胶硬度和粘度降低,容易沉淀,使预热桶等加热装置不便清理,一旦沉积在加热部位后,会导致加热效果降低。 3、热熔胶的使用 1)加热条件 在使用前应预热。一般预热1~2小时,达到加热温度具有流动性后,再放入160℃~180℃胶槽内,才能正常开机使用。要严格控制使用温度。温度过高时会造成粘结力下降,流动性、渗透性增加,黏度和强度下降,影响书刊的粘结强度。当胶的温度过低时黏度增加,流动性和渗透性降低,胶变稠变脆,黏结效果变差。为防止发生脱胶、散页,上胶温度宜控制在170℃~180℃范围内。为保证上胶质量,应定期清理胶锅,去除老化沉淀物。在低温、寒冷季节,不要用力翻压书背,避免其冻脆断裂,使用时需在室温下解冻。 2)热熔胶的稳定性。是指循环使用或长时间加热后呈现的稳定程度。如果热稳定性差,会造成胶的颜色变深,粘度增高,渗透性降低,影响粘结强度。 3)热熔胶质量简易鉴别。热熔胶的质量指标较多,需要专用的仪器和适当的检测环境,在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首先从外观上看胶型是否一致,有无气泡。其次将胶熔化制成宽约1cm、厚0.2cm的胶带。冷却后用手拉伸该胶带,观其拉伸率是否能达到标准,强度是否足够,断裂口是否能保持颜色不变。若有粉状物质,表明填料过多或混合不均匀,或填料颗粒度过大,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接下来将胶粒存放在0℃环境中,保持24小时后取出,用硬物敲打,若发生脆裂现象,表明耐低温性能差。另将胶置于40℃温度下一定时间后,若胶发软、自粘或粘手,则表明胶的软化点偏低。 4、操作工艺要求 1)背胶厚度一般在0.8~1.2mm之间,胶层要均匀。背胶过薄影响粘结强度,过厚则增加成本。上胶长度应略短于封面尺寸1~2mm,过长易造成余胶粘积在机器上,易使书背上产生野胶或造成封面不平及破损,易使传动部件产生故障过短会造成书背天头、地脚发空,影响书本质量。 2)上侧胶宽度一般为3~7mm,要求上得越薄越均匀越好。为保证其流动性,上胶温度宜控制在180℃左右,切忌用背胶作侧胶用,不然会起杠线。 3)书背的铣削量要根据书帖的厚度来定,特别注意书页的折页方式,防止出现空头现象。要使每一书帖的最里一页铣成单页,铣削要平齐,书背不能铣成斜面,否则胶层厚度不均匀。 4)书背必须铣槽,并保证槽的深度与间距一致。铣槽质量直接关系到书的胶粘强度,避免产生散页、掉页。要求铣槽光洁,纸毛干净,间距5~10mm,槽深0.5~1.2mm,以利于灌胶及提高抗拉强度。

相关阅读

  • 忘不了同学的作文
  • 爸爸的糗事作文400字
  • 滞留的意思(滞留人员是什么意思)
  • 犯错教会我成长600字作文
  • 交通事故作文400个字
  • 零号身材(零号身材是什么意思?)
  • 关于亲情的高中作文素材
  • 我的班级600字作文十篇
  • 江门市区号(广东省江门市区号查询)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