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鲁迅自传》中提到的“新文艺”指?
这是鲁迅时代独有的文学现象,有关的详解如下:
1、简介:
“新文艺”是30年代——50年代对“左翼文化”的一种统称。鲁迅,茅盾,郭沫若的作品都可以划入“新文艺”的范畴。《新文艺》杂志是解放前在山西运城出版的一份刊物。1947年3月创刊,同年8月因经费困难停刊,共出了五期(其中三。四期合刊)。1949年后,“新文学”升级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旧文艺”大多被赶到台,港。剩下的已没有生存之地。
2、详解如下:
”是30年代——50年代对“左翼文化”的一种统称。 鲁迅,茅盾,郭沫若的作品都可以划入“新文艺”的范畴。 与之相对应的是“旧文艺”,它包括“通俗文学”(武侠。言情之类)“右翼文学”(徐迂,无名氏等的作品)。 1949年后,“新文学”升级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旧文艺”大多被赶到台,港。 剩下的已没有生存之地。 到1966年文革,毛泽东把一切文学都打倒,只剩下一个“浩然”(《金光大道》的作家)和八个样板戏。 直到改革开放,中国文艺才获得新生。 《新文艺》 - 杂志
《新文艺》杂志是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主管,当代新文艺学会主办的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文艺刊物。 2008年9月创刊,本刊为单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本, 80页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 刊发各类原创优秀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报告文学及书画艺术作品。 《新文艺》杂志主要以展示当代文艺家风采,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宗旨; 兼收各种流派的文艺精品,拒绝各种低俗、看不懂、无病呻吟的文艺作风; 倡导言之有物、高尚唯美、兼容并收、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辟有“名家方阵”、“影响人物”、“美文看点”、“小说长廊”、“诗天霓虹”、“杂谈评论”、“学苑群雕”、“思想百家”、“新锐江湖”、“艺苑”、“动态园地”等栏目。 本刊基本特征定位为稳重大气、典雅唯美、可读性强。 《新文艺》 - 革命
新文艺群体是什么意思
除了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还包括文创艺术设计者、非遗传承人以及以文艺沙龙、读书会、国学班、传习所、茶艺社、琴画苑等形式聚集起来的各类文艺群体。
新文艺群体,是相对于在国有文艺院团、艺术馆、高校等机构中从事艺术工作的传统群体而言,主要以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为代表,是随着文化产业、网络新媒体技术以及市场化发展而兴盛起来的文艺群体。
其特点是自由职业和不依附于体制内机构的“独立性”,往往以个体形式散落在文化产业各领域,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中极其活跃的生力军。
新文艺群体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艺类型新、从业身份新、创作机制新、艺术思维新、受众层面新。在经受市场和社会磨炼中不断发展,及时捕捉文艺发展的信息,以最敏捷的适应能力调整文艺创作方式,以最灵活的创新机制进入文化市场。
他们善于借助高科技和市场资本,善于在文艺产品的上下游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利用科技工具,为艺术插上数字翅膀,不断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和服务,文化的渗透力整合力影响力不断彰显。
新文艺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ㄣ ㄨㄣˊ 一ˋ
拼音 xīn wén yì
基本释义
⒈ 指文学革命以后的文艺作品,如新诗、小说、戏剧等。
国语辞典简编本
新文艺「ㄒㄧㄣ ㄨㄣˊ ㄧˋ」
指五四运动以后富有改革性的文艺作品。如新诗、小说、戏剧等。
造句五四运动后的新文艺为文坛注入新血,扩展了创作的视野。
国语辞典修订本
新文艺「ㄒ一ㄣ ㄨㄣˊ 一ˋ」
⒈ 五四运动以后的纯文学作品,如新诗、小说等。
引证解释
⒈ 指文学革命以后的文艺作品,如新诗、小说、戏剧等。
引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如果已经有, 中国 的新文艺倒也许不至于现在似的沉滞了。”
什么叫新文艺群体?
新文艺群体是以签约文艺家、独立制片人、音乐制作人、独立演员、文创艺术设计者、非遗传承人等身份示人,并通过举办文艺沙龙、读书会、国学班、传习所、茶艺社、琴画苑等形式聚集起来的一种文艺群体。
他们与传统文艺群体的区别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活跃在广袤的社会空间中,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文艺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
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文联统计,已有注册文化企业10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8万人。在北京市民政部门登记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所属个人会员约9.6万人,此外还有集聚在诸如798、宋庄、亦庄等艺术区的大量文艺从业者,签约艺术家就有3000多名,每年举办2000多场活动。
再比如浙江省,各类影视机构共有2000多家,其中民营机构就占到了九成多。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登记的“横漂”演员有48000多人,每天仍以100到200人的速度增加,常年漂在横店的演员有6000至8000多人。
全国范围内新文艺群体工作者到底有多少,目前尚无权威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新文艺群体工作者呈现增长趋势。
鲁迅自传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五四以后,一种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自由的思潮洗礼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因此迎来了新的文艺创作方向。大体是借鉴西方的一些创作元素和技法。那时的好的文艺作品无不体现了一种“中西结合”的形式。
此所谓“新文艺”
鲁迅《拿来主义》中的新文艺和新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新文艺是指从旧文艺和外国作品中择取有益的东西,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它包含传统文化中有用的精华部分,也有外国文化中值得借鉴学习的部分。
新人是指能很好地推陈出新,勇于批判继承的人。他对外国文化能够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对传统文化中有益无害的(即“鱼翅”),会拿来,而且使用;对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会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新人就是懂得占有,挑选、创新的人。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