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叶卡捷琳娜的简介
- 2、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是什么关系?
- 3、被韦小宝救下的俄罗斯公主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 4、俄罗斯历史上的四大女皇
- 5、为什么叶卡捷琳娜一世能够继承沙皇?
- 6、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的关系是什么?
叶卡捷琳娜的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1684年—1727年,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女皇,立陶宛农民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之女。
叶卡捷琳娜一世皈依东正教前的名字是玛尔塔。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
1725年1月,彼得一世死于尿毒症。在女皇的情人缅什科夫的帮助下,叶卡特琳娜当天就宣布即位。在她短暂的两年统治期内,并没有太大作为。她的贡献在于,完全倚重彼得所信任的大臣,保证了彼得大帝改革能够延续下去。她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和叶卡特琳堡,后者成为中西伯利亚重要的城市之一。
女皇在位期间,朝政主要由缅什科夫操纵。1727年,女皇身体情况恶化,此时她的长女安娜已经远嫁荷尔斯太因,次女伊丽莎白也已订婚,在缅什科夫影响下,女皇把帝位留给了养孙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后者成为彼得二世。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是什么关系?
完全没有关系。
叶卡捷琳娜一世本来是乌克兰的一个女农奴,后来成了彼得大帝的情妇和妻子,1725年彼得大帝死后立即宣布继承皇位,在位时间是1725——1727年,在位期间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
叶卡捷琳娜二世出身于东普鲁士一个乡绅贵族家庭,但她的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王妃出身荷尔斯泰因家族,这个家族和俄罗斯、瑞典王室沾亲带故,可以继承两国王位。叶卡捷琳娜15岁和他的表兄彼得·乌尔里希成婚,后者是俄罗斯皇储。
扩展资料:
叶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英语:Catherine I),港澳台地区译为凯瑟琳一世,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25年2月8日—1727年5月17日在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执政时,朝政一片混乱,于是人们又怀念起彼得大帝,尽管他过于残酷了些。但是1726年,她遵照彼得一世的遗嘱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这是她值得肯定的地方。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英语:Catherine II),港澳台地区译为凯瑟琳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从一个普鲁士贵族家的普通女儿,到远嫁到俄罗斯深宫的小媳妇,再到雄视欧洲大陆,引得无数启蒙运动思想家竞折腰的一代女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卡捷琳娜二世
被韦小宝救下的俄罗斯公主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确有其人,即彼得一世之姊索菲娅。但小说中的描述与史实有出入。此外,关于书中的俄罗斯公主是叶卡捷琳娜一世或二世的说法完全错误,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康熙不处于同一时代,叶卡捷琳娜一世名字与“苏菲亚”无关,且二人与书中出场的其他罗刹国人物(如罗刹钦差大臣费要多罗·果罗文即忠于彼得一世的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戈洛温伯爵,罗刹国的高里津总督即索菲娅的情人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里津王子)也无牵连,且与书中的身份描述不符。
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娃(俄语:Царевна Софья Алексеевна Романова,1657年9月17日-1704年7月3日)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位女摄政,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公主,彼得大帝的异母姐,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与第一个妻子玛利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的三女。1682年其弟新沙皇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夭折,索菲娅为了维持母亲的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的地位,借射击军的力量发动火枪手政变,立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为沙皇,自己任摄政。她当上摄政后将当时年仅10岁的异母弟彼得及其母一族放逐到皇村;又由于伊凡五世低能体弱,与瓦西里·戈里津共掌大权。
不久后就在同年,反对派发动叛乱,索菲娅和政府被迫从克里姆林宫逃到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为此她名义上被迫让出摄政位子给伊万·霍文斯基,但在射击军的支持下,她仍保有实权。
索菲娅主政时对逃亡农奴的一些让步曾引起地主不满。此外在她当政期间俄国主要发生的大事有:1686年与波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689年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征讨当时还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半岛等。
1689年彼得一世完婚并准备亲政,但索菲娅并不打算还政。射击军首领沙克洛维蒂更是建议她直接称女沙皇。但是由于射击军大多在彼得居住的莫斯科郊外,密谋为彼得知晓。索菲娅自知不保,派使者向彼得求情,要求彼得照顾皇族情分。彼得不为所动,处决了沙克洛维蒂并流放戈里津。索菲娅本人受元老院说服,在不进行正式仪式的情况下进入新圣女修道院。
十年后,射击军密谋乘彼得在国外之机迎索菲娅复权。但彼得很快赶回平乱。索菲娅因涉嫌其中,被令正式为尼,且除复活节之外连其他修女都不得见,六年后去世。
在金庸的鹿鼎记里,索菲娅于第三十六回登场,因为翻译的缘故设定名字为苏菲亚,身份是罗刹国公主。她来雅克萨与高里津总督(即瓦西里·戈里津)偷情,被韦小宝和双儿撞见。但由于韦小宝的巧言,她没有依洪教主的意思与吴三桂结盟。韦小宝还出主意叫她联合射击队发动火枪手政变,当摄政女皇。后来韦小宝劝她与康熙结盟,她才恋恋不舍的放韦小宝回国。
金庸描写苏菲亚道:“韦小宝见那女子一头黄金也似的头发,直披到肩头,一双眼珠碧绿,骨溜溜地转动,皮色雪白,容貌甚是美丽,只是鼻子却未免太高了一点,身材也比他高了半个头。”其实从写实画像可以看出,真实的索菲娅“五大黑粗”,没有金庸所描述的那么美丽,金庸对索菲娅公主的容貌设定只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
俄罗斯历史上的四大女皇
俄国历史上的四位女皇,分别是:叶卡捷琳娜一世,安娜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
1、叶卡捷琳娜一世
本名玛尔塔·海伦娜·斯科夫龙斯卡,彼得一世立她为皇后,玛尔塔改俄名,改为叶卡捷琳娜。彼得一世去世后,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是为叶卡捷琳娜一世。她活了四十三岁,四十一岁时继位,在位两年。
2、安娜一世
本名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彼得二世去世之后,安娜继位成为女皇,她活了四十七岁,她在三十七岁时继位,在位十年。安娜一世的统治,比较粗鲁,全力打压堂妹叶莉萨维塔,确保排除彼得一系对皇位的威胁。
安娜一世无子,她去世前,安排她姐妹的外孙伊万继位,以确保皇位在伊万五世一系传递,这个婴儿伊万,是为伊万六世。
3、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彼得罗芙娜,在1741年因宫廷政变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继承彼得一世的传统,废除坏名声的内阁,恢复了俄罗斯元老院,并把权力集中于它。三十二岁继位,在位二十年,1762年病逝。一世无子,去世前,安排她的外甥、亦即她姐妹的儿子彼得继位,是为彼得三世。
4、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彼得三世崇拜普鲁士,并且与皇后不和,结果被他的皇后叶卡捷琳娜推翻并谋杀,叶卡捷琳娜继位为女皇,是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她打垮了长期威胁基督教世界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且瓜分了波兰,使得俄国在欧洲大为扩张,在她的统治下,俄国进一步强势崛起,与英法列强平起平坐。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是她的儿子保罗一世继位。
扩展资料: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
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一个是帝国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个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时间持续了近35年,整个十八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就是她的历史活动舞台。
进入叶卡捷琳娜时代,俄罗斯跨进了世界列强行列,并因积极干预欧洲事务被称作“欧洲宪兵”。俄罗斯在十九世纪的强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叶卡捷琳娜时代奠定的基础。
其后来者,包括叶卡捷琳娜的儿子保罗一世、孙子亚历山大一世,此后的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三世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等六位皇帝,在治国政绩上无人能出其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为什么叶卡捷琳娜一世能够继承沙皇?
和武则天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叶卡捷琳娜女皇本身就是沙皇的皇后,而西方的婚姻对女性无疑给予了更多的权力,因此她是有继承权的,所以,叶卡捷琳娜继承沙皇其实是名正言顺的事。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的关系是什么?
完全没有关系。叶卡捷琳娜一世本来是乌克兰的一个女农奴,后来成了彼得大帝的情妇和妻子,1725年彼得大帝死后立即宣布继承皇位。
叶卡捷琳娜是彼得的第二任妻子,他以前娶过欧多西亚·费奥多罗芙娜·洛普欣娜,但最终离婚,欧多西亚为他生下了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在他们的婚礼上,叶卡捷琳娜成为了沙皇皇后。当彼得将俄罗斯升格为帝国时,叶卡捷琳娜也成了皇后。
1724年,叶卡捷琳娜被正式加冕为副王。在彼得去世前一年,夫妻双方因彼得支持前情妇安娜·蒙斯和叶卡捷琳娜现任侍女玛特廖娜·伊万诺芙娜·鲍克(原名穆德斯塔·蒙斯)的弟弟威廉·蒙斯而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