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同甘共苦意思
成语解释: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中文发音: tóng gān gòng kǔ。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译文:燕昭王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成语辨析:同甘共苦和“患难与共”;都含有同患难;共艰苦的意思。同甘共苦不仅指“共苦”;而且也“同甘”;而“患难与共”仅指“共患难”。
扩展资料:同甘共苦的故事
从前,有个裁缝总爱吵架。他的妻子善良、勤劳、虔诚,却不能得到他的欢心。无论她干什么事,他都不满意,总是嘀嘀咕咕,又是打又是骂。当地的官府最后知道了这件事,就传讯了他并把他关进了监狱,希望能让他改过自新。
他在监狱里只能靠面包和水度日,关了一段时间后,他就被释放了,不过要他发誓从此不再打老婆,要与她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像夫妻应该的那样。开始一阵子还好,随后他又旧病复发,老爱嘀咕争吵。
因为他不敢打她,便扯抓她的头发,女人挣脱了他,逃到外面的院子里,他就拿着尺和剪刀尾随其后,四处追赶她,并用尺和剪刀以及其他所能拿到的东西朝她摔去。打着她时,他就哈哈大笑;没打中时,他就暴跳如雷,百般诅咒。
这样一直闹到邻居赶来帮他的妻子,他才罢手。于是裁缝再次被官府传去,官府叫他想想他说过的话。“亲爱的大人,”
他说,“我信守了我的誓言,并没有打她,而是与她同甘共苦。”法官说,“这怎么可能?她可是再次严厉地控告了你。”“我没有打她,只是因为看见她怪模怪样,我想用手去给她理理头发,她却挣脱了我,恶意地跑开了。
于是我就匆匆地去赶她,让她回来做她的事。我把手里东西向她扔,是作为善意的纪念。可我仍和她同甘共苦呀!因为我每次打她,我高兴,她痛苦;如果没打到她,她就高兴,我就难受。”法官对这种回答可不满意,给了他应得的惩罚。
同甘共苦什么意思
一、同甘共苦的含义: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二、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三、近义词:
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什么叫同甘共苦?
同甘共苦,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gān gòng kǔ,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出自《战国策·燕策一》。 [1-2]
中文名
同甘共苦
外文名
to stick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拼 音
tóng gān gòng kǔ
出 处
《战国策·燕策一》
近义词
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注 音
ㄊㄨㄙˊ ㄍㄢ ㄍㄨㄙˋ ㄎㄨˇ
释 义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反义词
同床异梦,离心离德,尔虞我诈
目录
1 成语出处
2 成语用法
成语出处
编辑 语音
《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1]
成语用法
编辑 语音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同进退 [2]
同甘共苦的意思
同甘共苦的意思:指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难。
近义词:
休戚与共:休:欢乐,喜悦。戚:忧愁,祸患。彼此之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形容同甘共苦。我们是休戚与共的好同学。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能取得成功。
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高桂英毕竟是他的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
成语寓意:
高尔基说过:“给,总比拿要愉快!”意思是:一个人为别人付出,一定比得到了什么更开心,更快乐。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你与别人分享,别人也会与你分享;你为别人付出,别人也会为你付出。
其实,并不仅仅是朋友之间、爱人之间,在领导与下属之间,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若能做到“同甘共苦”,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然而,“同甘”容易,“共苦”却很难,因为需要付出汗水、眼泪和心血,甚至生命。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忘不掉。”能与你“同甘”的人会很多,能与你“共苦”的人却会很少。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