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软体动物都有什么?
- 2、软体动物有哪些动物?
- 3、软体动物有哪些
- 4、软体类有哪些动物?
- 5、软体类动物有哪些?
- 6、属于软体动物的有哪些?
软体动物都有什么?
一、软体动物有:蜗牛、田螺、河蚌、毛蚶、乌贼(墨鱼)、章鱼等。
二、节肢动物有: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
三、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蟥(又称水蛭)、沙蚕等
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部分介绍:
1、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几种接近的颜色,一般有条纹。非洲的水晶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公分。
2、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3、虾(Shrimp),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虾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有近2000个品种,大都生活在江湖中。
4、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尤指短尾族的种类。亦包括其他一些类型,如歪尾族的种类约有4700种。其分布见于所有海洋、河流及陆地。蟹的尾部与其他十足目不同,卷曲于胸部下方,背甲通常宽阔。第一对胸足特化为螯足。通常以步行或爬行的方式移动。
5、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6、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开口于腹侧。雌雄生殖孔相距4环,各开口于环与环之间。前吸盘较易见,后吸盘更显著,吸附力也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软体动物
百度百科-节肢动物
百度百科-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有哪些动物?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的一类无脊推动物。软体动物一般具有左右对称的体型,但某些软体动物由于身体扭转而出现各种奇特的形状。它们常常有一个外壳,没有体节,大多可分为头、足、内脏囊等3部分。外层皮肤从背部折皱成一层皮膜,叫做外套。外套把身体包围起来,并分泌出石灰质。软体动物的贝壳就是由外套分泌的石灰质所形成的。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类,种的数量仅次于节肢动物,世界上的软体动物现在有8万多种。常见的软体动物有蜗牛、螺类、蚌类、乌贼、章鱼等。
软体动物的头足类,在奥陶纪的无脊椎动物中,数量是占优势的。有直长形的,震旦角石(SINOCERAS):有松卷型的,环喇叭角石(CYCLOLITUITES)和欧亚角石(LITUTES)。直长的类型不仅特别繁多,而且壳体巨大,在浅海称雄一时。腹足类在奥陶纪演变显著,属群开始繁多。螺塔低宽的类型有马氏螺(MACLURITES)、蛇卷螺(OPHILETA),螺塔直高的类型有脊旋螺(LOPHOSPIRA)、
后纹螺(OPISTHONEMA)。瓣鳃类仍较稀少,晚期逐渐增多。
软体动物有哪些
1、无板纲
为原始种类;体呈蠕虫状;无贝壳;体长一般在5cm左右,细长或肥厚,头不发达,足退化;具腹沟;全部海产,多数在软泥中穴居,少数可在珊瑚礁中爬行生活,仅有300种左右,绝大多数属于新月贝类,少数属于毛皮贝类。
2、多板纲
身体扁平,卵圆形;头部不明显;背面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梯形神经系统;一般以齿舌刮取礁石上的海藻为食;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全部海产,约有600多种,分为鳞侧石鳖目和石鳖目。
3、掘足纲
贝壳呈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或象牙状,两端开口,故又名管壳类;足发达呈圆柱状;头部退化为前端的一个突起;全部海产,多在泥沙种穴居,滤食浮游生物;约350种,仅有角贝科和光角贝科2科。
4、腹足纲
贝壳1个,呈螺旋状,壳口大多具厣;头部明显,有眼及触角,口中有齿舌;内脏团随螺壳的扭转一般呈螺旋形,左右不对称;有的种类为卵胎生;海产种类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现存约75000种,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河陆地,可分为前鳃亚纲、后鳃亚纲、肺螺亚纲等3亚纲。
5、双壳纲
身体侧扁,左右对称;体表具2片贝壳,故名双壳类;头部退化,无齿舌;足部发达呈斧状,故名斧足类;鳃1~2对,呈瓣状,故名瓣鳃类;神经系统较简单,有脑、脏、足3对神经节;海产种类发生时常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蚌则有钩介幼虫;现存种类约有30000种 。
6、头足纲
身体分为头、足和躯干3部分;除鹦鹉螺等原始种类具外壳,其余均为内壳或无壳;头部发达,头侧具1对构造相当完善的眼;足特化为8或10条腕和1个漏斗,腕环生于头部前方;闭管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复杂,神经节集中于头部,有中胚层形成的软骨匣保护;现存约756种,全部海产。
扩展资料:
食用价值:
海产的鲍鱼、玉螺、香螺、红螺、东风螺、泥螺、蚶、贻贝、扇贝、江珧、牡蛎、文蛤、蛤仔、蛤蜊、蛏、乌贼、枪乌贼、章鱼,淡水产的田螺、螺蛳、蚌、蚬,陆地栖息的蜗牛等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农业价值:
产量多的小型软体动物可以做农田肥料或饲料,例如中国沿海出产的寻氏肌蛤、鸭嘴蛤、篮蛤等可以喂猪、鸭、鱼、虾,淡水产的田螺、河蚬可以饲养淡水鱼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软体动物门
软体类有哪些动物?
软体类动物:
1、明蛤是一种圆蛤软体动物,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软体动物。因为他们生活在中国的明朝,所以他们被称为明蛤。明在冰岛的海底长大。贝壳的质地表明它现在已经有507年的历史了。亮壳只在夏天生长。当海水温暖且有足够的食物时,每年都会在明亮的贝壳上生长一层厚度约为0.1毫米的纹理。这正是因为明壳上每个纹理的厚度取决于当时的环境。
2、鹦鹉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软体动物,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进化,但它的形状和习性几乎没有改变。它被称为“活化石”的海洋和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鹦鹉螺有一个卷曲的珍珠状外壳。贝壳光滑卷曲。最大壳长可达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的壳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在奥陶纪海洋中,鹦鹉螺可以被称为顶级捕食者。其长度可达11米。
3、裸海蝶是生活在北冰洋和南大洋350米深处的海洋天使。它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软体动物。全长约2厘米至3厘米。这是一种浮游软体动物。雌雄同体,生活在北极、南极和其他寒冷水域的冰层下。全身透明,又称“海天使”、“冰精灵”等。海天使的好名字可能与一对类似翅膀的器官有关。当它展开翅膀在海里游泳时,它的小翅膀看起来像天使的翅膀。
4、大王乌贼通常生活在深海地区,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水生软体动物。一般来说,幼体大王乌贼的体长为8-10米,成年大王乌贼的体长可达20米。它们的眼睛大得惊人,直径约35厘米;吸盘的直径也超过8厘米。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中。它白天在深海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它以鱼为食,可以在黑暗的海洋中捕捉猎物。
5、船蛀虫,世界上最丑的软体动物。船蛀虫是一种海洋生物,可以使木材穿孔。当它附着在木头上时,它可以在木头上挖一个圆锥形的洞,侵入木头的内部。这种孔只有一个与外界相连的孔。如果外部条件不利或受到其他海洋生物的攻击,钻船机将钻入木材的内孔,并分泌钙质堵塞孔,以抵抗其他生物的攻击。
软体类动物有哪些?
“雪舞枫飞X”:您好。
还有河蚌、蜗牛、蛞蝓(也叫蜓蚰,俗称鼻涕虫)
参考:
软体动物因其体外常具贝壳,又称贝类。贝壳一(如螺类等)、二个(如蚌类等)或多个(如石鳖等),但也有退化成内壳的(如乌贼等)或无壳的(如龙女簪和新月贝等)。软体动物具有一些与环节动物相同的特征:次生体腔、后肾管、发育中有担轮幼虫阶段等,因此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的分支。软体动物门种类繁多,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已记载的软体动物13万种,分布广泛,可分7个纲:(1)单板纲(如新碟贝等),(2)无板纲(如龙女簪等),(3)多板纲常耽败甘汁仿伴湿宝溅(如毛肤石鳖等),(4)腹足纲(如圆田螺、海兔、蜗牛等),(5)掘足纲(如角贝等),(6)瓣鳃纲(如河蚌等),(7)头足纲(如乌贼等)。
祝好,再见。
属于软体动物的有哪些?
软体动物 英文名称:Mollusca (拉) 定义:通称“贝类(shellfishes)”.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体柔软,通常有壳,无体节,有肉足或腕.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
根据软体动物形态结构的不同,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五个纲.
1.双神经纲 左右对称.头部不明显.常有贝壳八片,呈覆瓦状排列于背面.足块状.如石鳖等.
2.腹足纲 左右不对称.头部明显.螺壳是螺旋形的.足常位于腹侧.如田螺、蜗牛等.
3.掘足纲 左右对称.头部不明显.足圆柱形.贝壳为牛角形的两端开口的管.如角贝等.
4.瓣鳃纲 左右对称.无头部.足斧状.有左右两片贝壳.如河蚌、牡蛎等.
5.头足纲 左右对称.身体分头和胸(内脏)两部分.足的一部分成为条状的碗,一部分成为漏斗状体.贝壳为外壳,或内壳,或无.如乌贼、鲍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