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 2、开国上将多少个人?
- 3、五十七位开国上将名单
- 4、55位开国上将是按什么来定排名顺序的
- 5、什么是开国上将?
- 6、开国十大将都是谁?
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1955年开国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如下: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韦国清;
7、乌兰夫;
8、邓华;
9、叶飞;
10、甘泗淇;
11、吕正操;
12、朱良才;
13、刘震;
14、刘亚楼;
15、许世友;
16、苏振华;
17、李达;
18、李涛;
19、李天佑;
20、李志民;
21、李克农;
22、李聚奎;
23、杨勇;
24、杨至成;
25、杨成武;
26、杨得志;
27、宋任穷;
28、宋时轮;
29、张宗逊;
30、张爱萍;
31、陈士榘;
32、陈再道;
33、陈伯钧;
34、陈明仁;
35、陈奇涵;
36、陈锡联;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纯全;
40、赵尔陆;
41、洪学智;
42、钟期光;
43、贺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岳;
47、萧华;
48、萧克;
49、阎红彦;
50、傅钟;
51、傅秋涛;
52、韩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绍辉;
55、赖传珠。
这五十五名上将级别为:
一、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四、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五、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扩展资料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上将;人民网-开国上将纪念馆
开国上将多少个人?
57名,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
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
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1、王震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
2、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3、洪学智
洪学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副师长、军区副司令、军区司令、纵队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参加了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参与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4、叶飞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叶飞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吕正操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的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
五十七位开国上将名单
以下是开国元勋的详细情况:包括十大元帅、十大开国元帅还有开国上将。
革命先烈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国人民万岁!
10大开国元帅
10大开国上将
57位开国上将
1955年中国开国上将排名(官方)
萧 克 李 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 震 许世友 邓 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 韩先
楚 李 涛 傅 秋涛 王 平 吕正操 傅 钟 萧 华 甘泗淇 宋任穷 赖传珠 洪学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 至诚 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 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榘 陈伯钧 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 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 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 乌兰
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
57位开国上将
贺炳炎(1913—1960) 李克农(1899—1962) 甘泗淇(1903—1964) 刘亚楼(1910—1965)
赖传珠(1910—1965) 赵尔陆(1905—1967) 杨至成(1903—1967) 阎红彦(1909—1967)
郭天民(1905—1970) 李天佑(1914—1970) 李 涛(1905—1970) 谢富治(1909—1972)
陈伯钧(1910—1974) 陈明仁(1903—1974) 彭绍辉(1906—1978) 苏振华(1912—1979)
周士第(1900—1979)
邓 华(1910—1980) 王建安(1907—1980) 陈奇涵(1897—1981) 傅秋涛(1907—1981)
杨 勇(1912—1983) 黄永胜(1910—1983) 王新亭(1908—1984) 周纯全(1905—1985)
肖 华(1916—1985) 许世友(1906—1985) 韩先楚(1913—1986) 唐 亮(1910—1986)
李志民(1906—1987) 乌兰夫(1906—1988) 陶峙岳(1892—1988) 朱良才(1900—1989)
董其武(1899—1989) 韦国清(1913—1989) 傅 钟(1900—1989)
钟期光(1909—1991) 宋时轮(1907—1991) 刘 震(1915—1992) 王 震(1908—1993)
陈再道(1908—1993) 李 达(1905—1993) 王宏坤(1909—1993) 周 恒(1909—1993)
杨得志(1911—1994) 李聚奎(1904—1995) 陈士榘(1909—1995) 王 平(1907—1998)
张宗逊(1908—1998) 叶 飞(1914—1999) 陈锡联(1915—1999)
张爱萍(1910—2003) 杨成武(1914—2004) 宋任穷(1909—2005) 洪学智(1913-2006)
肖 克(1908—2008) 吕正操(1905—2009)
以上为辞世的57位中国开国上将 ~!!
再次向共和国的老英雄们表以致敬与悼念!!!
55位开国上将是按什么来定排名顺序的
排序的规则如下:\r\n\r\n当时中央对上将的排名顺序,既不是按他们的职务、级别、资历等条件来定,也不是按姓氏笔划来排序,而是按上将们所在大单位的顺序和任职顺序排列,即第一批55人是按照国防部、军委各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等各总部)、军种、兵种、军事院校、大军区、志愿军等各大军事单位的顺序排列的。\r\n\r\n拓展知识:\r\n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开国上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200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享年106岁。\r\n\r\n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直到上军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r\n\r\n解放军设置的级别,为了区别于国家机关行政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称之为"军队级别"。"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r\n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
什么是开国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种军衔等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度中最高的军衔等级。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授予55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之后又增加两位,总共57位,称为开国上将[1],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消军衔制度,后于1988年恢复,有152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此时的上将位于一级上将之下、中将之上。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后,上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衔。
截至2014年7月,自1955年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有208人获上将军衔警衔[2]。
截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有26位现役上将。26位现役上将中,包括空军上将5人,海军上将4人,武警上将2人。其余陆军上将有15人,其中3人出身火箭军,1人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按分布看,军委领导层及军委机关8人,战区7人,军种10人,军事院校1人[15]。
开国十大将都是谁?
1、粟裕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先驱,在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役中歼灭日军400余人,作战能力极高,自后来的车桥战役中,更是歼灭众多日伪军,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十大著名军事统帅。
2、徐海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麻起义中,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在町店战斗中更是歼灭了日军近千人,在土地革命期间,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
3、黄克诚是十大开国将军第三位,在1928年参加 湘南起义,攻占了永兴县城,在抗战期间才加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同徐海东一起参加有机战争,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
4、陈赓原名陈庶康,他弃笔从军,在抗战期间,多次歼灭日军百余人,在1950年参加细长战役歼灭了敌人,守住了西昌了。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5、谭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一,是中国十大将军,在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手下的秘书,后随毛泽东下井冈山,取得了首站长岭寨,三打龙岩城,攻占上杭的接触战绩,是开国十大上将之一。
6、萧劲光于19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积极防御的战术,指挥依托黄河天险和野战工事,多次挫败日军对黄河的进攻,保证了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是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7、张云逸在抗日时期,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等重大战役,粉碎了诸多敌军的扫荡,巩固了皖东根据地,更是为以后反击国民党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8、罗瑞卿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在1942年,在太行山附近于日军周璇,粉碎了日军的额“铁壁合围”,也在众多战争中取得巨大的胜利。
9、王树声在抗日期间参加了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历任团长师长,指挥官等众多官职,有勇有谋,战绩显赫,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军的建立留下来不可磨灭的战绩。
10、许光达在十大开国战将中排名第十位,在抗日期间,发表了很多国防抗日文章。为国军的抗日经验,军事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42年开展抗日有机过程中,摧毁了日军的多处军据点,扩大了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