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核酸检测缩写英文pcr
- 2、PCR汉语怎么读?
- 3、土力学pcr是什么意思
- 4、pcr名词解释
- 5、想知道pcr全称是什么?
- 6、PCR的全称及应用领域
核酸检测缩写英文pcr
核酸检测缩写英文pcr是指阴性,全名为negative PCR test result。
虽然中文称为核酸检测,英文说法并没有包含nucleic acid核酸这个词语。PCR这个缩写的全称形式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含义是聚合酶连锁反应。
从学习英语的角度来说,PCR这个缩写中,包含了一个偏门的词语前缀poly,也包含了一个常用的比喻成语chain reaction。另外在测试采样过程中,还会用到swab这个形象生动的关于液体的词语。
核酸检测简介
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人体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新标准。2022年4月,核酸检测降价。7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酸检测
PCR汉语怎么读?
PCR,英文全称为: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中文名为: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DNA扩增。
土力学pcr是什么意思
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全称是PolymeraseChainReaction,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在一些情况下又称无细胞分子克隆、特异性DNA序列体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技术。PCR技术的基本原理:该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来启动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单链DNA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
pcr名词解释
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英文全称:PolymeraseChainReaction) 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名词(英文Noun,简称n.),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它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统一名称。它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在英语中,名词的格有3种:主格、宾格、所有格。
想知道pcr全称是什么?
pcr全称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等反应组成1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PCR是一种将特异DNA片段在短时间内进行大批量复制的生物技术,它与克隆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特点
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任何有DNA和RNA的地方。
尽管PCR功能很强大,但它也具有局限性。它能够复制的DNA片段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不能特别大,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对于扩增长片段的DNA序列,克隆比PCR更有效。另外,被扩增的DNA边界序列必须已知,否则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的全称及应用领域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 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使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根毛发、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 究和检测鉴定。过去几天几星期才能做到的事情,用PCR几小时便可完成。PCR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和里程碑。
PCR技术简史
PCR的最早设想 核酸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致力于研究基因的体外分离技术,Korana于1971年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经过DNA变性,与合适的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克隆tRNA基因”。
PCR的实现 1985年美国PE-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Mullis等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聚合酶链反应。其原理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只是在试管中给 DNA的体外合成提供以致一种合适的条件---摸板DNA,寡核苷酸引物,DNA聚合酶,合适的缓冲体系,DNA变性、复性及延伸的温度与时间。
PCR的改进与完善 Mullis最初使用的DNA聚合酶是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 Klenow片段,其缺点是:①Klenow酶不耐高温,90℃会变性失活,每次循环都要重新加。②引物链延伸反应在37℃下进行,容易发生模板和引物之 间的碱基错配,其PCR产物特异性较差,合成的DNA片段不均一。此种以Klenow酶催化的PCR技术虽较传统的基因扩增具备许多突出的优点,但由于 Klenow酶不耐热,在DNA模板进行热变性时,会导致此酶钝化,每加入一次酶只能完成一个扩增反应周期,给PCR技术操作程序添了不少困难。这使得 PCR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没能引起生物医学界的足够重视。1988年初,Keohanog改用T4 DNA聚合酶进行PCR,其扩增的DNA片段很均一,真实性也较高,只有所期望的一种DNA片段。但每循环一次,仍需加入新酶。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耐热DNA聚合酶。此酶具有以下特点:①耐高温,在70℃下反应2h后其残留活性大于原来的90%,在93℃下反应2h后其残留活性是原来的 60%,在95℃下反应2h后其残留活性是原来的40%。②在热变性时不会被钝化,不必在每次扩增反应后再加新酶。③大大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性和扩增效 率,增加了扩增长度(2.0Kb)。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因而其灵敏性也大大提高。为与大肠杆菌多聚酶I Klenow片段区别,将此酶命名为Taq DNA多聚酶(Taq DNA Polymerase)。此酶的发现使PCR广泛的被应用。
PCR技术基本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 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 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 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 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到达平台期(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PCR的应用在基因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两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