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贻笑大方出自哪部书
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的出处 贻笑大方的出处介绍
1、贻笑大方,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2、这个成语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用于自谦。
3、“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用于自谦。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宾语。
贻笑大方成语出自
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一文。
资料扩展:
文章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
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仅存《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