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泰山碧霞祠怎么取暖
- 2、泰山碧霞祠海拔多少米
- 3、碧霞祠怎么读
- 4、泰山碧霞祠在哪里?
- 5、泰山碧霞祠简介
泰山碧霞祠怎么取暖
泰山碧霞祠生火取暖。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地理位置偏,气温低,到了冬天,就会在泰山上拾柴生火。碧霞祠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
泰山碧霞祠海拔多少米
泰山碧霞祠海拔1532.7米。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东靠驻跸亭,西连振衣岗,南临宝藏岭。海拔1532.7米,占地面积426平方公里,气势雄伟磅礴,誉为中国的“国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碧霞祠怎么读
碧霞祠
[ bì xiá cí ]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
即唐摩崖,东靠驻跸亭,西连振衣岗,南临宝藏岭。初建于北宋年间。
碧霞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
碧霞祠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名昭真祠,1488--1505年(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元君又称泰山老母,是传统民间最重要的信仰之一。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朝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传统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 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显示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
泰山碧霞祠在哪里?
泰山碧霞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东靠驻跸亭,西连振衣岗,南临宝藏岭。系元君上庙,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碧霞祠是一组宏伟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檐下高悬雍正帝「赞化东皇」、乾隆帝「福绥海宇」巨匾。整个大殿雕梁画栋,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为壮观。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道经中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证天仙,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现在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泰山碧霞祠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西配殿祀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膏娃娃带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赐子,称为拴娃娃。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时代,大殿轻易不开。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21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1985年,这座千年古观重新交由道教组织管理,并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泰山碧霞祠简介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1488 ── 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遣工部郎陈策赉宫施万金重修。清雍正八年(1730年)增建歌舞楼及东西神门阁。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部分殿宇得以翻修,改正殿为铜顶。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
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檐下高悬雍正帝「赞化东皇」、乾隆帝「福绥海宇」巨匾。整个大殿雕梁画栋,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灿,蔚为壮观。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外院有歌舞楼、东西两神门阁、左右钟鼓楼等,歌舞楼下有一火池,人称「宝藏库」,是香客焚表进香之地;山门内供奉青龙、白虎、赵公明、刘挺四尊铜质铸像;院内东西两侧各立清代乾隆皇帝御碑一通,上建御碑亭,院中置香亭,亭左前方立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碑一通,右前方立有明天启五年(1625年)泰山灵佑宫铜碑一座。
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中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证天仙,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福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现在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
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祐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膏娃娃带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赐子,称为「拴娃娃」。
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时代,大殿轻易不开,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
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1985年,这座千年古观重新交由道教组织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66页。 中国道教协会主编:《道教大辞典》第787页,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