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电影中的拍摄手法有哪些
- 2、佛教四摄法,利人利己
- 3、佛教四摄法是什么
- 4、在分镜头脚本中摄法是什么意思
- 5、什么叫画面,什么叫镜号,什么叫摄法
- 6、拍摄手法有哪些
电影中的拍摄手法有哪些
一般的拍摄手法如下:
1、推镜头指摄影机向被摄物体推近或是用变焦距镜头逐渐拉长焦距,使观众有一个移近被摄物的感觉。
2、拉镜头则和推镜头正相反,造成画面上的被摄物逐渐远离观众视点的感觉。并逐渐扩展视野范围。
3、摇镜头是指摄影机在原位置不变,通过机身的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画面呈现动态构图,产生巡视、环视周围环境事物、揭示动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情绪的艺术效果。
4、移动镜头又称“移动摄影”,将摄影机放在可移动的车辆或升降机上,对被摄物体作各方向移动所拍摄的画面。
几种特殊的摄影方法:
1、变速摄影:在拍摄时使胶片的速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每秒24格的速率。产生“慢动作”和“快动作”的画面效果,在现在的电影中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方法。
2、逐格摄影:也称为分格摄影。使用“逐格电动机”驱动摄影机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逐格拍摄。如要表现花开、细胞分裂、日出等。
3、显微摄影:将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影像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到胶片上。广泛用于微观世界的分析和研究。
4、航空摄影:用航空飞行器对景物进行电影、电视等的摄影方法。
5、水下摄影:将摄影机和人潜入水下进行拍摄的一种摄影法。
6、红外线摄影:用红外线为光源和用红外线胶片的摄影方法。
扩展资料
电影摄影,电影是连续的画幅,一个随着一个在银幕上出现而成的,观众们则由这些画面再加上对白(或旁白)和声音效果的帮助,把握了整个连续画幅的「视觉暂留」的错觉,按照发光速度与发声速度的比例,这些连续画幅进行的速度是每秒二十四画幅。
电影摄影,通常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首先要看它的主题表达方式和观众对象来决定题材而拍摄。
文艺片,对于光和影的格调要柔和高雅,摄影机运动率按主体方位变化应宜缓慢,带有诗情画意的深度感和节奏美。
武侠片,动作快速强烈,多用特写短镜头,光与影的比差尽量显着,色调对比宜强硬,处处描写富有力与美的表现。
传记片,画面构图要平稳;光、影、色与音效要有气氛效果,以刻画出剧中人物的形象、事物和发生的问题。
神怪片(包括鬼怪片),每一镜头按情理需要配以灯光色纸或滤光镜改正,再加上特殊化妆及布景道具,以构成科幻神奇效果而增加恐怖气氛。
歌舞片,镜头运转宜轻松活泼;对于俯、仰、摇、跟、推、拉等运动取景,都是旨在表达主体韵律美,处处表现运镜的开朗。
电影在进行摄影之前,摄影师应与导演、灯光师、布景师和特技师。(包括化妆师)先行协调,分工合作,任何人均应详研剧本内容与中心意识,而后共同探讨建议改进再来摄制。原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电影摄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影摄影
佛教四摄法,利人利己
佛教四摄法,第一是布施摄,第二是爱语摄,第三是利行摄,第四是同事摄。
1、布施摄,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
财布施,众生遇到困难,以财富帮助;法布施,以知识技能或佛法帮助众生。自己从佛法中得到利益,有责任去帮助别人,让人们学到佛法,这是最大的布施。世俗的财富暂时帮助他人,佛法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生死。《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2、爱语摄,即是温和、慈爱、欢喜语,与众生结善缘。
爱语: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不好的语言。不挑拨离间,不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不以假大之话欺骗人,不以淫色语言使人烦恼。用慈爱和悦语,赞叹他、鼓励他,使之欢喜,助他向好发展。
3、利行摄,修利他之行,得到众生之信赖。做事对别人有帮助,伤害到他人利益事不要做。
4、同事摄,与众生同行所好之事,助众生入道果。
《华严经云》:若得善摄众生智,则能成就四摄法。若能成就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
四摄法门,给别人欢喜利益,功德无量。
点击:怎样才能有善报,行好运
点击:人生在世,忙吗
点击:保健养生口诀
佛教四摄法是什么
佛教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益摄、同事摄。
四摄法梵语catvāri sajgraha-vastūni,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若依其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
(1) 布施摄(d ā na-sa j graha ),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
(2) 爱语摄(priya- v ā dita -sa j graha ),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
(3) 利行摄(artha- cary ā - sa j graha ),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
(4) 同事摄(sam ā n ā rthat ā - sa j graha ),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
扩展资料
密教亦有所谓四摄法,是由四摄菩萨之钩、索、鏁、铃,此即相当于显教所说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皆为菩萨化他之德。
四摄菩萨─略称四摄,意为摄引众生之四菩萨。是指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十七尊中,位于第二院四方之金刚钩菩萨(Vajr ā v ku ś a)、金刚索菩萨(Vajra- p āś a)、金刚鏁菩萨(Vajra- spho t a)、金刚铃菩萨(Vajr ā ve ś a)等四位。
若将菩萨化益众生相,分为四种,与四摄菩萨配当,则金刚钩具有钩召众生之义,取其设钩诱引众生,犹如钓鱼必以钩。金刚索具有以索引取一切众生之义,犹如鱼既上钩,则以绳索系引之。金刚鏁(锁)具有缚住众生于法界宫之义,犹如既获鱼,则系缚之,使不得脱逃。金刚铃具有欢喜之义,表菩萨摄化众生成就作业,终得欢喜满足;犹如世间人捕获鱼,而心生欢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四摄
在分镜头脚本中摄法是什么意思
在分镜头脚本中摄法的意思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分镜头脚本中摄法使用的电视节目脚本,分为拍摄提纲,文学脚本和分镜头脚本三种。
分镜头脚本是最实用的电视节目脚本,它是在文学脚本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技巧进行脚本的再创作;即根据拍摄提纲或文学脚本,参照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分隔场次或段落,并运用形象的对比,呼应,积累,暗示,并列,冲突等手段,来建构屏幕上的总体形象。
依据文字脚本加工成分镜头脚本,不是对文字脚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虽然分镜头脚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已经接近电视,或者说它是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经获得某种程度上可见的效果。
扩展资料:
分镜头脚本摄法的相关要求:
1、充分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
2、分镜头运用必须流畅自然。
3、画面形象须简捷易懂。(分镜头的目的是要把导演的基本意图和故事以及形象大概说清楚。不需要太多的细节。细节太多反而会影响到总体的认识。
4、分镜头间的连接须明确。(一般不表明分镜头的连接,只有分镜头序号变化的,其连接都为切换,如需溶入溶出。分镜头剧本上都要标识清楚。)
5、对话,音效等标识需明确。(对话和音效必须明确标识,而且应该标识在恰当的分镜头画面的下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镜头脚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镜头剧本
什么叫画面,什么叫镜号,什么叫摄法
电影、电视制作术语。在剧本创作、影视拍摄与制作时经常用到。 画面:指后期观众所看到的画面(也可以理解为屏幕和银幕)四边之内的视觉内容,包括人物、风光、动物、字幕等。 镜号:所有的电视和电影作品都是需要由若干段时间不等的片段组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没有经过再分割的),这些片段通常称为“镜头”,在拍摄以前,需要把剧本转写为按“镜头”为单元的“分镜头本”,拍摄完后再进行剪接,通常为了便于组织拍摄和后期制作,所有的“镜头”都是进行顺序编号的,这些编号简称镜号。 摄法: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常用的标注会显示两个要素:从特写到全景的不同景别;定格、推拍、拉拍、摇拍、跟拍等摄影设备及摄影成像焦点针对拍摄对象的位置变化。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很多标注和设计,其实都是在后期制作时实现的,并没有在拍摄时完成。
拍摄手法有哪些
1、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2、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 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3、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4、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5、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6、升:上升摄影、摄像。
7、降:下降摄影、摄像。
8、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9、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10、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11、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12、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13、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14、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15、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16、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17、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18、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19、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拍摄雨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雨天光线变化很大,有时雨景亮度,而乌云密布的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两者之间的曝光
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摄时,最好使用测光表测光。
2、雨天拍摄,常常会出现曝光偏多的现象,而曝光过度对表现雨景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过度会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来是灰蒙蒙一片,所以,一般多采用减少曝光,延长显影的办法,来改善反差的情况,可按正常曝光量减少一挡到一挡每减少一挡时,可增加20%-30%的显影时间,这样有助于提高画面反差。
扩展资料
拍摄技法: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120型相机的约250mm左右镜头,或135型相机的135mm左右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7.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8.平时应多培养美学构图的能力,并在拍摄时拟定好主题人像与场景之间的整体构图计划,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构图的俗套,而拍成特写类型的照片。
9.解析并运用现场采光情形,用加减运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摄的人像主题,在场景环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现,而不落入一般纪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长短,制造动人与高层次的景深表现,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杂乱模式。
11.选择最适当的拍照时机按下快门,掌握住人像的生动感与景象的艺术感,拍摄出完美的人像带景艺术作品。
12.拍摄此类型照片,最主要的是底片的选用,只要用黑白底片,即可冲印出此类照片的调子。
13.在拍摄的过程中,应注意背景与道具的色彩,以灰色系为佳,因为过黑与过白的背景、道具或服装会使照片冲印出来时产生全黑或全白的反应,这是拍摄黑白照片应有的常识。唯有在适当的灰色系时,经由彩色冲印所套印出来的单一色调,才会有丰富的层次表现。
14.在拍摄黑白照片时,正确控制曝光,可以得到漂亮的阶调。不可像一般人像常用的彩色负片拍摄法,经常以二档以上的曝光补偿。只有正确曝光,才可避免饱和的阶调流失。
15.市场上有ILFORD厂商生产的另一种底片,可以直接彩色冲印,不必经由黑白药水的手工显影过程,拍摄效果是一样的,是比较方便的底片。
16.经过拍摄、冲洗出来的底片,即可经由黑白冲印的洗相程序洗出纯黑白照片。或者是经由彩色冲印的印相套色程序,洗出单一色调的照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摄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