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古代最神奇的五部预言书,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 2、唐代天文学家,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是谁?
- 3、《救世记之推背图》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4、历史上有哪些精准到可怕的预言
- 5、推背全图全文解析
中国古代最神奇的五部预言书,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第一:《推背图》
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第二:《乾坤万年歌》
西周齐国太公吕望所著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作品。全文共计一百一十句,前面四句为前引,中间大段推测国运,后四句为结语。
后世有人混淆视听,将谶语诗句顺序打乱,然而当我们对照别的预言,还是把诗句的真正顺序理了出来。惊奇的发现竟与唐代李淳风所著《推背图》推测的未来事件及结尾时间完全一致。
第三:《马前课》
三国时期·蜀国武乡侯诸葛亮所著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作品。共作十四课卦,前十三卦推测国运,最后一卦为结语。
第四:《藏头诗》
唐代易学家李淳风与唐太宗李世民口头对话,当朝史官记录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前小段为事件起因,后大段推测国运。
第五:《烧饼歌》
明代明朝开国功臣刘基与明太祖朱元璋口头对话,当朝史官记录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现存内容较不完整,前小段为事件起因,后大段推测国运。
唐代天文学家,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是谁?
如果要说历史上神乎其神的人物,估计有人会说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也有人会说玄而又玄的鬼谷子。不过如果说最近讨论热度又被提起来了,毫无疑问就是李淳风和他的师父袁天罡。李淳风跟袁天罡学的是易学,而李淳风天资聪颖,博学多才更胜一筹。而且除了阴阳易学家这个称号外,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就是天文学家的这个职位。
中国古代不是没有数学家,反而因为历史的缘故,我们的天文学和数学发展得很早。自从我国西汉的落下闳发明了浑天仪以后,它就成为了古代天文学方面的重要仪器。而除了东汉时期的张衡改进过浑天仪以外,一直到了隋唐时期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动。
李淳风的浑天仪
而李淳风在浑天仪的“两重环”之间加上了“三辰仪”的第三个重环。这就使得浑天仪的结构更加巧妙灵活,三重环能够相对旋转,也就形成了我们目前经常看到的浑天仪的样子。时至今日,李淳风改进的浑天仪依旧没有整体结构上的变化。
除此之外,李淳风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预测日食的天文学家,而且可以说是“不差分毫”的预测了日食。而他的著作《乙巳占》虽然被很多人认为其中大量的占卜、阴阳等迷信内容不能相信,不过在气象学方面,这本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著作。
《乙巳占》这本书是李淳风结合古往今来的占星学家梳理出的集大成者。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纯正”的占星学著作。除了天文学方面,这本书中的气象占和侯凤法还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气象现象。并且是保存至今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古代的测风仪器的书籍。不仅如此,李淳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按照树木受风的影响带来的变化,将风力从“动叶”一直划分到了“拔大树和根”。
除了这些,最传奇的莫过于他和他的师父一起撰写的《推背图》。相传当时李世民治理下的大唐繁荣昌盛,正处于贞观之治的盛世年代。而李世民想要看看自己治理下的大唐能够延续多久,所以就召见了李淳风和他的师父袁天罡。
李淳风的推背图
而皇帝金口一开,就是圣旨。这两个人不得不从,只能遵旨推算大唐的国运。而根据传说,袁天罡并没有着手参与完成推背图。而是李淳风他自己给唐朝推测了100多年后的国运,记录了重大事件以后发现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写了1000多年。而他的师父袁天罡发现后大惊失策,赶紧推了下他的背说:天机不可泄露,不要再写了,去休息吧。于是,《推背图》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相传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推背图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而正式载入史书,则是在元代编撰的《宋史·文艺志》里面。不过由于流传年代久远,目前推背图有几十个版本流传。而最早的三个明代的版本也各有不同。目前分别藏于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台湾省中央图书馆和芝加哥大学里。
现在流传最广的是民国初期出版的1915版本。而这个版本也是我们在网上就能看到和买到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能轻易入手的这个肯定不是推背图的原作。而对比多个版本发现,推背图中的一些文字也存在区别。越是往后,文字就越精致,对于发生的事情的预言也就越准确。所以有人认为,现在所谓的预言书“推背图”,不过是后人根据之前发生的事不断编撰和修改的“假预言书”而已。
而本身《推背图》全文的文字和图片都较为隐晦,按照任何方向解读都有其道理。所以现代学者对其并没有兴趣,只有一些民间爱好者经常拿出来交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李淳风对于历法,天文,数学等方面都有诸多建树,的确为我国做出了诸多贡献。
同时李淳风也是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给大自然的风定级的人。现在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几级风速,几级台风。是后来英国人蒲福制定,以及经过他人修改之后才成型的一个较为完整风速测定系统。其实在英国人蒲福之前,李淳风就已经提出了风的等级,可以说李淳风的这一发现足足比英国早了上千年。这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
《救世记之推背图》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救世记之推背图》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pwd=zwjt 提取码:zwjt
简介:《救世记之推背图》的作者是北风亦然。
历史上有哪些精准到可怕的预言
一、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图中就有关于武则天称帝、安禄山起兵叛乱等预言。
二、刘伯温的《烧饼歌》
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次太祖朱元璋正在吃烧饼,突然有人禀报说刘伯温求见。
朱元璋当时不知怎么的,兴致突然就涌上心头,想考一考刘伯温到底有多大能耐,究竟能神到什么程度。于是先用盘子将烧饼盖住,方才恩准刘伯温晋见。
刘伯温到殿之后,朱元璋便开始发问了:“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盘下是何物?”刘伯温面不改色,手指捏算了几下回答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烧饼也”。
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夸赞刘伯温乃百年不遇之奇才。因为这件事烧饼歌便被传颂开来,而且烧饼歌里的预言也都一一验证,可谓是神乎其神。
三、经典纬书预言魏国取代东汉
纬书是汉代依托儒家思想所著,一般用来预测人事吉凶以及朝代的兴衰,在东汉末年十分流行。让人称奇的是,书中就有“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的预言。
“魏”字的结构,正好是由鬼、禾、女三个字组合而成的,并且最后得到天下的正是曹氏一族。曹操之子曹丕篡汉建立魏,用魏国取代了东汉王朝,这完全应征了这一句神奇的预言。
四、花蕊夫人预知宋太祖之死
花蕊夫人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才女,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赵匡胤因迷恋花蕊夫人美色与才华,设计谋害了她的丈夫,从而占为己有,并册封为贵妃。
公元976年,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北征契丹,同宿而眠,但意外的是第二天早上无缘无故死了,真相实际上是他的亲弟弟谋害了他,企图篡夺皇位,后来这件事成了“烛影斧声”的典故。
传言这次宋太祖之死花蕊夫人有过暗示,她在自己房间挂了一幅画,画上一个男子手握弓箭,说是送子神仙张仙的画像。可实际上,她是在暗示赵匡胤这有人企图谋害他,可是宋太祖却没有明白其中的深意。
五、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
作为兴周八百年的第一功臣,姜子牙有《乾坤万年歌》流传于世。《乾坤万年歌》与其他预言相比,或许没有特别出奇的地方,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但是也足以惊艳一把,《天地万年歌》全文770字,预言了我国各朝代的兴衰成败,预言了三皇五帝之后,中国五千年的国运变迁。
六、鬼谷子借花预言了庞涓与孙膑的人生走向
鬼谷子是一位奇人,通天彻地,人不能及,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兵圣,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他曾用马兜铃和黄菊这两朵花预测了两位弟子的人生走向,根据庞涓采下的花遇日而萎,预言他最后成就功名的地方在魏国;根据孙膑拨下的黄菊经霜不坏,预言孙膑的人生中途遇到挫折,但最后可以回到故乡齐国成就一世英名。
推背全图全文解析
最近这个很多人对这个推背图非常的感兴趣了啊,但是又看不懂这个推背图,那么就有人一直在求这个推背图的全文解析了,那么这个推背图的全文解析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一、推背图的版本粗考
目前流传的版本有6种,香港王亭之先生比较过的《推背图》:一、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二、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三、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四、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台湾中央图书棺藏;五、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六、金批本(据称八国联军之乱时,由清宫流出)。
金批本是民国四年(1916年)才公开出版的,传说中的流转线路图是:明末清初金圣叹批注--乾隆年间收入皇宫--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流出皇宫辗转欧洲--爱国华侨识宝回购--回国。这个版本是现在最流行的。至于潘氏八喜楼钞本,虽然出现时间不是最早,但是流传有序,所以被认为最可靠。其实,出现过的推背图版本还不止这些,推背图从五代开始名扬天下,每到朝代末期,社会动荡,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推背图。这些版本各不相同,有些还差异巨大,让我们现代人看的眼花缭乱。
因为宋人记载就认为此书不是唐书依据不足。潘氏八喜楼钞本有个序言,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为此书给唐太宗的上表,此书实际上是唐太宗下令二人推断未来写就的。这样的预言书,历来都是统治者的最高机密。因为我们所有的皇帝都宣称是天授皇权,每个朝代的法统都来自于天命。袁李二人是当时公认的术数大师,也就是可以推算天命的人,他们所写的千年预言书,里面出现了多个朝代的更迭,这样的书流传开可是会动摇国本的。
所以,书成后献给唐太宗就一定是秘不示人。另外有个问题,就是有唐一代不见此书的踪迹,哪代皇帝都没提过这书,这如何解释?我有个大胆的推断。唐太宗此人胸襟宽阔,所以才会有推背图出现,他也是书法大家,文化素质很高,他临终时要求陪葬了一大批心爱之物,主要是书籍和书帖,最有名的是兰亭序。史书未记载陪葬了何书,但记载了兰亭序,这是中国书法的巅峰,王羲之所书。我推测,推背图此书就是陪葬物,后世的唐人应无人见过。
唐末先是军阀温滔后是黄巢起义大军盗掘了唐太宗陵墓,发现里面各书保存完好,墨迹如新,兰亭序就落在了不知谁手上,从此以后就消失无踪了。顺便说说,黄巢起义军虽说是农民起义军,黄巢本人可是地道文人,他写的那首菊花诗老实说相当有水平,他可是识货的。
所以,推背图就出土了。当时已是大唐末日,谁都知道大唐快完蛋了,那么谁能上位呢?最方便快捷的,当然是看看天命,但是这书充斥着字谜、画谜,不容易解读,于是这书一定在军内广泛流传,供大家研读。各路军阀很迅速的垮台,五代十国开始,这是动荡的年代,中华大地上出现多个国家,每个皇帝也都当不长久,全天下的人都想知道未来到底如何,于是这书迅速在民间传开,宋初时就到了宋人所说家家户户都有的程度。
而且,此书流传如此之广,五代距离唐时间并不久远,当时的人会不知道作者和缘由?而且前面说过,这书的序是袁、李的上表,托名所着之人不仅要编造个上表出来,还要编的像,骗过五代时的千家万户,其中不少人还是文人,能骗过全天下的人这种可能性不高。这与黄帝内经之类的书也是不同的,黄帝内经成书时距离黄帝至少有1000年了,其实当时的人多半都知道这书是托名所着。当然,大家可以说这都是我的推测,可是认为这书是五代时书的观点也是推测,没有实物证明的。既然都是推测,当然应该选取最合理的那一个。
虽然经常有人说历史找不到真相,我认为这是虚无主义的说法。也许10年后我们不知道真相,50年后还是不知道,但是100年、1000年后呢?尽管许多皇帝为了名声篡改史书,大肆掩盖,但是今天的我们,比前人知道的真相还是要多得多的。例如尚书,这个千古第一伪书,今天的我们就比明代学者了解的多。不仅因为清代学者的考据让我们更清楚了真相,各项考古发现也极大地帮助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