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必须打吗)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年宝宝两岁接种什么疫苗

乙脑疫苗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夏秋季流行经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疫苗并不属于计划免疫范畴,而属于羣众自愿自费注射。

百日破疫苗

1.5-2岁的宝宝需要进行注射百日破疫苗,这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百白破疫苗属于计划免疫范畴,接种百日破疫苗是免费的。

小儿麻痹疫苗

1.5-2岁时需要给宝宝注射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也叫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 *** 疫苗,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

宝宝2岁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1、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2、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禁用。

3、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宝宝2岁接种百白破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后,有些宝宝会在24 h内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晕,轻微发热,体温38℃,个别出现注射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时让患儿多饮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降低体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高热不退或有其它异常反应症状,应及时送医院诊断治疗,但不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2、宝宝接种疫苗前一天最好洗澡,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要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或使宝宝身体过于疲劳,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发生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

3、要给宝宝多饮水,早晚各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一次,连续1-2日,预防局部因出汗、污垢而继发感染。

4、皮内接种卡介苗者在一个月内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百白破疫苗。

宝宝2岁接种小儿麻痹疫苗注意事项

1、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轻微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偶有皮疹,通常2—3天后自行痊愈。极少数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疫苗相关性麻痹病。

2、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3、如果在服用“糖丸”时出现呕吐应重服,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4、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开水)中服用。

5、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宝宝2岁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2、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 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3、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它疾病。

4、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5、接种疫苗后如果宝宝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小儿麻痹症疫苗是谁发明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在努力研制防治脊髓灰质炎的疫苗。1935年,Kolmer发明了蓖麻油酸钠灭活疫苗;次年,Brodie等又发明了甲醛(福尔马林)灭活疫苗。

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出现在1953年。美国的索尔克医生(Dr. Jonas Salk)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培育出了全部3种脊髓灰质炎毒株。索尔克把病毒杀死制成疫苗,并于1952年在患脊髓灰质炎康复的儿童身上进行了实验。1954年,美国有200万儿童接受了索尔克的疫苗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脊髓灰质炎侵害的有效率在80%到90%左右。随后,这种所谓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成为了对脊髓灰质炎标准的预防手段。

小孩接种小儿麻痹症之后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正常情况下,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后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偶尔个别小孩子会有轻微的肠胃症状。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接种口服疫苗后,约三百万人有一名发生麻痹的机会。

也有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症之后,可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偶有皮疹,2~3天后自行痊愈。极少数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疫苗相关性麻痹病。

小儿麻痹疫苗的接种方式是口服还是注射的呢?

小儿麻痹糖丸的正式名称叫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虽然它不是用注射的方式而是用口服的方式,但它也和其他疫苗一样起到免疫作用,只是接种途径不同。

儿童预防接种的种类有哪些?

《预防接种法》规定为定期接种的有百日咳、白喉、小儿麻痹、风疹、麻疹这5种。还有根据结核预防法而实施的BCG(卡介苗)。也有根据本人的希望可在任何时候请医生接种的流行性腮腺炎、破伤风等。

1.3种混合疫苗

这是指百日咳、白喉疫苗再加上破伤风疫苗的3种混合疫苗。百日咳不仅久咳不愈,婴幼儿还会并发肺炎,其死亡率是很高的。白喉近来很少见,但是,一旦得这种病,是很可怕的。破伤风虽然不属于传染病,但外伤后引起的破伤风病死亡率也是很高的。根据以上原因,最好是接种这3种混合疫苗。

在接受百日咳疫苗后,约有20%的人会有发烧。从1981年秋季起开始使用改良后的疫苗,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接种后连续发烧两天以上时,就要考虑是其它的疾病,要请医生来诊断。

2.小儿麻痹疫苗

小儿麻痹病是一种很快就能使孩子手脚发生麻痹的可怕疾病,现在几乎不多见,但并没有灭绝。这种减毒活疫苗是口服的,制做成糖丸,很好服用,效果也很好。

这种疫苗在一个地区同时服用效果好又安全,所以目前采取了集体接种的形式。如果漏掉了,在下一年也还可以服用,总共服用2次。在服用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吐出来,所以在服用前后不要吃东西。

3.风疹疫苗

风疹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三天麻疹”,是比较轻的传染病。

但是,妊娠初期的孕妇如果被传上了风疹,就有可能生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听力障碍等异常的孩子。

疫苗的病毒虽然是被弱毒化了,但孕妇还是以不接种为好。

青年妇女在可能发生妊娠之前,可作风疹的免疫检查,如果发现没有免疫,最好是接种。

4.卡介苗(BCG)

结核病已明显减少了,但在婴幼儿中,每年仍有重症患者,所以还是要尽早接种。如果家里有结核患者,那么孩子在出生后应马上接种,这样才能放心。接种卡介苗没有什么副作用。

接种3周后针眼的地方就会发红,出小水疱,里面有脓。过一二个月后就会结痂脱落,这时有些发痒,要注意不要搔破了以防止细菌进入。采用这种盖戳式就不会像从前那样留下大的伤痕。

麻疹减毒活疫苗人们往往认为麻疹是谁都要得的疾病而加以忽视。在医疗发达的今天,自然发生的麻疹合并肺炎和脑炎后引起死亡的并不少见。

接种的时间以1~3岁之间为最好。注射后7~10天后,有的可能发烧1~2天。也有的有轻微的发疹,但不会像自然发生的麻疹那样引起合并症。

在没有接种麻疹疫苗时,如果一起玩的小朋友之中发现有得麻疹的,要立即打丙种球蛋白。如果是刚传上还不到5天,打上丙种球蛋白后就不会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

5.流感疫苗

病原病毒的性质易变,每到流感流行时,都会出现类型不同的病毒。这样,用上1年取来的病毒制成的疫苗,到第2年时可能就不可用了。

流感多发生在孩子们集中的地方,呆在家里的3岁以下幼儿没有必要接种。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集体接种。最近的流感疫苗在接种后几乎不出现发烧。

流行性腮腺炎活性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要休息较长时间的传染病,发生脑膜炎等合并症的也不少见。成年男子在患有该病后能引起睾丸炎,以致今后不能生育,因而与风疹一样,是有必要加以预防的传染病。

活性疫苗是把病原体弱毒化使之变成不能引起发病的病原体,然后就用这活的病原体做疫苗,能获得与真正得病时相同的免疫效果,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非活化疫苗有用药把病原体杀死后制造的,也有把培养的病原体的毒素无毒化后制造的。非活性疫苗比活性疫苗的免疫力低,所以要反复接种。

活性疫苗引起的发烧等副作用如果发生的话,也会有1~2周的潜伏期,然后出现症状。非活性疫苗的副作用会在注射后当天里出现。所以在接种活性疫苗1个月以内和非活性疫苗3天之内不要进行其它疫苗的接种,因为万一出现副作用时,就会很难分辨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引起。

6.乙型脑炎疫苗

近来,乙型脑炎大大减少。

在3岁时开始接种,第1年接种2次,第2年1次,以后每隔3~5年进行追加接种。

相关阅读

  • 雪的作文500字
  • 300字作文有趣的课余生活
  • 读书的作用作文400个字
  • 一次失败的考试作文400字
  • 小学生校园生活作文春夏秋冬400字
  • 温暖的旅程作文15篇
  • 300字作文井
  • 大夫山作文
  • 用橡皮泥做东西,用橡皮泥做东西的视频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