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代表人物)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内涵

1、定义:关注的是对人性的最高潜能的研究,关注对一体的、神圣的和超越的意识状态的认识、理解和实现。

2、研究对象:不研究人的现实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以超自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

3、研究中心:超越性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宇宙为中心,是超越人和人性的心理学。

4、研究范围:探索人的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包括,超越的自我意识状态、高级动机、人生价值、生活意义、人类幸福、宗教经验、宇宙觉知、内在协同、人类协同、生死体认、意识领悟、精神通道、禅宗的理论与实践等。

1、超个人心理学和超心理学是同一回事

◆超心理学:研究人的超意识状态。

◆超个人心理学和超心理学的四点区别:

1)学科性质:新兴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学派/科学心理学主流之外的另一种研究领域 ;

2)研究对象:超常的心理健康和人类幸福/不能用自然科学原理加以解释的超心灵现象;

3)研究内容:探讨寻求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超感知觉、心灵制动;

4)产生条件:现代科学和古代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存在许多怀疑和争论的研究领域。

2、超个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超个人心理学是彻底改变了心理学面貌的思潮和研究范式,并形成一个学派,对心理学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而不是按照研究对象分成不同学科部门的心理学分支。

3、超个人心理学是一门哲学,不够科学

哲学是借助理论思辩的方法,通过原理逻辑等逻辑形式反映世界普遍规律的知识体系;心理学是通过具体方式研究人性。

◆研究对象:研究超自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

◆研究方法:不是采取推理、演绎的方法,主要是采取临床个案研究、个别访谈、人物传记分析、试验、观察、调查、问卷、测量、统计等实证方法。

4、超个人心理学与宗教脱离不了关系

心理学,包括超个人心理学在探讨宗教现象时,主要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内涵。

并非所有的超个人经验都是宗教经验。宗教经验只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因此,超个人心理学既非宗教,也不等于宗教心理学。

5、可能会使人忽略了较低的层次

超个人心理学是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重新整合了各方面的人性,其中包括灵性,而并没有忽略传统心理学涉及的低层次的人的本性。

1、人性观

反对把人动物化、机械化的还原论,强调人的主观性、整体性,坚信人有高层次的意识状态和幸福感。这种观点能够包容以前各派的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1)人是什么

◆与人本主义的三个共同点:

人不是一般动物或机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感情的人;

人不是弱智低能的生物,而是具有人性、潜能、尊严、价值和创造性的主体;

人不是由感知、思维、情绪等心理元素堆积起来的东西,而是情致融为一体,以人格为存在形式的整个的人。

◆人本主义与超个人主义的三个不同点:

以现实性为出发点,以研究人性为中心/以超个人性和灵性为出发点,以研究超人性为中心;

以个体为出发点,以个人为中心/以人类为出发点,以宇宙为中心;

以自我为出发点,以小我为中心/以超越自我为出发点,以大我为中心。

2)人性观

马斯洛认为人性包括生理、情绪、理性、灵性四个层面。

人本主义心理学达到了前三个层面,而超个人心理学则有四个层面。

超越性的价值本身具有自然本性的意义,应该将其纳入科学领域之内。

2、意识谱

意识论是超个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和基础。

包括:心灵是怎样活动的、人的意识主要有哪些维度、意识是个人的还是宇宙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扩展人的意识、各种意识状态是如何分类和转换的、怎样最佳地进行意识训练。

人本主义与超个人主义心理学在研究意识问题上的区别:

◆常态的觉醒意识/非常态的超越意识

◆意识内容/意识本身及意识转变状态

◆现实表层分化的意识状态/超现实的深层整合的意识状态

1)威尔伯的意识谱说

人格是意识的多层次表现,换言之,意识谱是对人的本体的多维度的研究。将意识分为四个层次:

心灵层:与宇宙认同的意识;

存在层:与其存在于时空的心身肌体认同;

自我层:仅对其自我意象的认同;

影像层:仅对自我意识的某些部分认同。

2 )阿萨吉奥里的意识谱说

3、意识的转换状态

一个人明显感觉到其心理功能模式发生的一种质变。

做梦状态、睡眠状态、入睡状态、朦胧状态、警觉过敏状态、昏睡状态、狂欢状态、癔症状态、分裂状态、倒退状态、沉思状态、茫然状态、假想状态、白日梦状态、内部扫描状态、木僵状态、昏迷状态、储存记忆状态、扩大意识状态、正常觉醒意识状态

4、意识训练

人生的意义在于摆脱日常虚幻的分化意识状态,进入高级意识状态。

意识训练方法:超觉静坐

5、超个人心理治疗

以超个人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治疗。

在承认各种心理疗法的相对价值的基础上,力图突破人格分裂和主客体分裂的意识水平,扩展到超越自我的意识状态,促进人的成长,实现丰满人性。

三个阐明超个人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概念:环境、内容、过程

超个人心理学是指什么?

超个人心理学(英语:Trperson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长于跨越自我层面的心灵研究、跨越个人领域的心理学,和人性在灵性方面的层面。根据这个定义,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 1. 个人成长(self-development)、 2. 顶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3. 神秘经历(mystical experiences)、以及 4. 超脱传统自我界线的发展可能。 因此,基本上任何超脱个人或超脱自我的经历都会是这个范畴的兴趣范围。它的范围跨越了个人的意识,虽然包含对个人的心理学,却又不仅仅如此。 一个比较简单但严谨的定义,可在《超个人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Trpersonal Psychology)里找到:超个人心理学关注人性的最高潜能的研究,并确认、了解及实践意识觉醒的 它被认为是除了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及人本主义以外的「第四势力」。 超个人心理学探讨着心理学与佛教、基督教、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等各种学问的关系,它跨越了各种领域,研究人的心理与灵性。 原文网址: zh. *** /wiki/%E8%B6%85%E5%80%8B%E4%BA%BA%E5%BF%83%E7%90%86%E5%AD%B8

超个人心理学(英语:Trperson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长于跨越自我层面的心灵研究、跨越个人领域的心理学,和人性在灵性方面的层面。

去买本心理学概论来读吧, 你是来赚点数吧,写一大堆心理学问题。 资料全出来,

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学什么地位?

因为读懂这个的人太少,相信的人更少。

超个人心理学,实际上在讨论与日常意识完全不同的东西,非常接近于宗教体验、高峰体验之类,但这些东西在近代科学的审视下是非常“不科学”的,相信很难。

我是在反复阅读道、佛经典中开始发现有些有不寻常的东西。我发现道、佛的大师们其实是在谈某种特殊的体验(意识状态),这种体验是这些宗教得以建立和流传的核心,这种体验可能是人类意识的进化,是真正超越性的(比如有这种体验的人,是超越二元世界观的,是哲学的终极答案)。对我而言,难以相信这种体验是真实有效的,我更愿意相信这种体验是种大脑中的幻象,是大脑意识形成机制的某种彩蛋或者BUG,或者说是另一种洞穴中的影子。

但接触这方面的书多起来后,发现西方人在研究这方面时,是相当理性而严谨的,比如威廉·詹姆斯等人的书。

读到肯威尔伯时,给人感觉非常清晰、明白、理性,又绝对基于实修的体验,他让我相信这些体验是某种类似于实证科学的东西,任何人只要通过相应的方法,都可以重现类似的结果。

肯强调的一点是,其实东方的道、佛宗教在这方面的研究、实验是非常悠久的,他自己练习的方法也主要来自东方。

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对这些东西曾经非常疯狂,气功热极一时,钱学森等人也希望建立某种科学的系统来解释,只不过后来出于某些考虑,一刀切掉了。

心理科学说到底还是一门发展早期的学科,因为到目前为止,这门科学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还是十分有限。

但最近几年情况正在改变,比如研究脑机接口的越来越多。

比如2013年,欧、美分别启动了大型的脑神经的研究项目,记录脑细胞和复杂神经回路活动的新 科技 。

可以想象,二、三十年后,当人们有更多的工具来观测、研究大脑、意识的形成,会有更多成果。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恐怕都没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态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完全是我个人见解,供您参考。

我认为超个人心理学与通常的心理学流派不一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学科。它是以超越个体意识行为表象的深层精神(心理)机制为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人类觉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超个人心理学,是涉及宗教、哲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的交叉学科。甚至将其命名为心理学,我都觉得不太恰当。

人类仍然没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自身,所以超个人心理学与人类学的内容有交集。认识自己——这其实是人类的终极难题。

因此,一定意义说,超个人心理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人类无限潜能的窗口。要说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我觉得必须了解地球上所有的心理学流派的具体内容,所有的心理学专家的著作以及研究成果,然后才能下个结论。这似乎又是不可能的。任何基于个人认知的结论都是不靠谱、不权威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很多东西是无形无相的,不能够照搬其它科学的方式进行评判。

每一种学问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和普世性。只要其对人类的进步有益,都是值得肯定的。每一种学问研究的方向也不一样,重点也不一样。我觉得没有孰优孰劣。

最后我说点个人观念:超个人心理学是更值得期待的伟大学科。建议网友读一下威尔伯的《意识光谱》。

我为什么这么说:

1、终极意义是方向

我认为任何学科,如果把人类的终极意义作为发展与研究的方向,都是值得肯定与赞赏的。我们现在很多的心理学知识,是建立在所谓物质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提炼和总结,比如家庭、关系、个性等,那么物质与意识到底是什么关系,精神世界的究竟缘起在哪里?……

2、意识的拓展性

只要是研究学问,意识的开放和拓展极其重要。这个世界是无常的、变化的,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如果我们能够挣脱头脑的思维,跳出潜意识的框架,发现无限智慧和力量的源头,那将是整个人类的能量大跃升!

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流派,超个人心理学有一段短暂的 历史 ,却有着长久的过去。 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西方古代思想家对人性及其潜能的理解和古代东方的哲学和宗教。近代,随着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一些西方人,如詹姆斯,荣格等人开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一些神秘心理现象。上世纪中叶,人本心理学以第三势力登上心理学舞台。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但它同样有不足:大多数人本心理学家关注的是正常而 健康 的人,他们对超个人现象研究不够重视。

传统心理学把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人为分割开来。超个人心理学力图克服主客二分,使心灵的虚幻分化转变为本体意识的统一使人的童年期、成年期、和精神发展阶段连结成一个连续统一体。 超个人心理学还在推动沉思的研究和训练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研究发现:沉思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沉思水平越高,其内部表象越丰富;沉思训练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生成绩,道德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都有帮助。另外,它还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生理功能的改善,认知能力的提高。

超个人心理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取用所有世界的智慧传统。 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体系或世界观,可以自由运用灵性传统、现代哲学、心理学等。这应了神秘主义哲学家奥罗宾多的预言:大量崭新的素材流入我们,我们不但可以吸收印度和世界的伟大的有神论宗教,以及佛教意义的复兴,还可以纳入虽然有限却有效的现代知识和追寻;不仅如此,似乎已逝的远古也披露出许多奥秘-人类意识虽然丧失这些奥秘已久,但现在人再度揭示开面纱。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全新、丰富、浩瀚的综合体,新鲜而包罗万有的和谐收获,使人类同时拥有知性和灵性需求的未来。

我是小葫芦,每天学习心理学,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如果从方法论和学术渊源上下定义,那么,超个人心理学可以被理解为这样一个学派,它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世界精神传统和现代心理学是两种关于人自身的知识体系,前者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统宗教和哲学,其中包含着对人及其精神生活的理解和践行方式,但不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系统化的表达方式存在的;后者包含着对人的身体与心理的科学研究,但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割断了与世界精神传统的联系。超个人心理学对世界精神传统和现代心理学持同等尊重态度,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加以创造性的综合,进而提供一种包含身体、心理和精神(body—mind—spirit)的架构来全面地认识我们自己。

简言之,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

超个人心理学(或超个人心理治疗),已经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四势力。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目前还在发展和完善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理论基于人本主义,并受以下几种学科、事物极大的影响:佛学理论(禅修)、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道家思想、气功等;古印度的梵、瑜伽等哲学思想、冥想等;苏菲密教;巫术等;目的只是为了人类开发潜能,通晓真理,了解自我,超越自我,回归心灵,乐于助人,得到超越性体验,甚至指明人类心灵的前进之路。

相关阅读

  • 生活中的苦作文500字以上
  • 乡间小路作文800字初三
  • 历年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大全
  • 包的拼音(伴的拼音)
  • 环评证(环评证怎么办理需要多少钱)
  • 体验生活作文450个字
  • 走进社会作文600字以上
  • 检的拼音(遍的拼音)
  •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