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犒赏怎么读
- 2、赏赐的拼音
- 3、犒的拼音
- 4、犒赏的意思是什么 犒赏造句
- 5、犒赏三军成语解释
犒赏怎么读
犒赏,拼音是kào shǎng。
意思解释:
犒劳赏赐。
《新唐书·李绛传》:“王化不及 魏博 ,久矣,一日挈六州来归,不大犒赏,人心不激。”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着俺老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就要犒赏三军。”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孙寡妇 将酒饭知信犒赏了来人,宾相念搭链轮起诗赋,请新人上轿。”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犒赏什么呵,在这荒山上?”
近义词:
赏赐 [ shǎng cì ]
奖赏 [ jiǎng shǎng ]
重赏 [ zhòng shǎng ]
反义词:
惩罚 [ chéng fá ]
赏赐的拼音
赏赐的拼音[ shǎng cì ]。
释义:
1、旧时尊长把财物送给卑幼者。
2、指赏赐的财物。
引证解释: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把去年冬天酿造好的酒扛出一坛来,赏赐给长短工们尽量地吃喝个够。”
近义词:
1、奖励[jiǎng lì]
(动)从精神上或物质上进行鼓励:物质~。
2、恩赐[ēn cì]
(动)原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
3、给与[jǐ yǔ]
(书)同“给予”。
4、奖赏[jiǎng shǎng]
(动)对有功者或竞赛中的获胜者以奖励。
5、犒赏[kào shǎng]
(动)犒劳赏赐:~三军。
犒的拼音
犒的拼音:[kào]
犒,汉语汉字,拼音kào,意思是以牛肉酒宴饷官兵。
词语解释:
〈动〉
(1)(形声。字从牛,从高,高亦声。“牛”指牛肉。“高”指“高举”。“牛”与“高”联合起来表示“双手高举牛肉”。本义:双手高举牛肉。特指:以牛肉酒宴饷官兵。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同本义 [reward with gifts or money, food, drink etc.]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卫庆只得先打密报,回复魏王,遂留军中。信陵君大犒三军,复下令曰:‘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有疾病者,留就医药。’”
(2)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犒劳kào láo
[reward with food and drink]用酒食慰劳
犒劳将士
犒赏kào shǎng
[reward a victorious army, etc. with bounties]犒劳赏赐
犒赏诸将
犒kào ㄎㄠˋ
用酒食或财物慰劳:~劳。~赏。~师。
犒赏的意思是什么 犒赏造句
1、“犒赏”汉语词语,拼音是kào shǎng,意思是犒劳赏赐。
2、“犒赏”造句:
⑴对方见兵力悬殊,便假意诈降,并备下牛、酒犒赏三军。
⑵大开城门将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⑶为了犒赏那个夜晚,我和同伴找了一间咖啡屋,一人花了60卢布,品尝了一杯手工磨制的俄罗斯咖啡,有点苦,却有一脉馥郁的香沁入心扉。
⑷三十四、正午时分,袁熙设宴款待拔奇、简位居等人,军中将校文武尽皆入席,并且广赐酒肉,犒赏三军。
犒赏三军成语解释
【成语】:犒赏三军
【拼音】:kào shǎng sān jūn
【简拼】:kssj
【解释】: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9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着礼部加封,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示例】:我到中国饭店吃了顿‘杂碎’,作为~。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
【近义词】:犒劳三军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奖赏将士
犒赏三军 成语接龙
【顺接】:军不厌诈 军不血刃 军临城下 军事基地 军事磨擦 军事管制 军事训练 军令如山
【顺接】:笔扫千军 别张一军 常胜将军 大树将军 独臂将军 断头将军 横扫千军 户曹参军
【逆接】:犒赏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