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楹的拼音(楹联的拼音)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楹的意思

楹的意思如下:

1、堂屋前部的柱子:~联。

2、房屋一间为一楹:园内有小舍三~。

楹的拼音:yíng。笔顺:一、丨、ノ、丶、ㄋ、ノ、㇇、丶、丨、𠃍、丨、丨、一。笔画: 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横撇、点、竖、横折、竖、竖、横。楹,汉语二级字,读作楹,形声。从木,盈声。本义为厅堂前部的柱子。作量词为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

楹的造句

1、楹联文化:黄龙溪楹联众多,古镇内已经形成家家有楹联。户户存楹联的格局。

2、这些楹联有着固定的位置,每年春节,劳氏族人都会将楹联用红纸重新书写,并贴于旧楹联的旁边。

3、“切”是楹联内容上的要求,即楹联内容与题目或者题咏对象切合。

4、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

5、东北的是鱼跃鸢飞,四面为门,各五楹。

6、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

7、门东向,佛堂面南,三楹,面东,板一间。

8、楹联学会在这个自由爵士舞锻炼影片放克风格。

9、寇花楹能够到乌兰巴托去,有寇四建在寇花楹小时候的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寇花楹至少就会三种语言蒙语、汉语、英语。

楹联的拼音

楹联的拼音:yíng lián。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

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楹怎么读音

楹,拼音是yíng

,形声。从木,盈声。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作量词为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出自《说文》等。

楹联的楹怎么读

楹的读音为 yíng。

一、楹的释义

1.堂屋前部的柱子:楹联。

2.房屋一间为一楹:园内有小舍三楹。

二、字形演变(如图)

三、组词

楹联、凤楹、雕楹、檐楹、栋楹、层楹、两楹

扩展资料 

一、两楹 [ liǎng yíng ]

1.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2.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

二、雕楹 [ diāo yíng ]

1.饰有浮雕、彩绘的柱子,装饰华丽的柱子。

2.雕楹:刻绘文采的屋柱。

三、连楹 [ lián yíng ]

1.楹柱一根接一根。形容建筑物华美宽敞。

2.充满房室。喻多。

四、桓楹 [ huán yíng ]

1.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柱上有孔,穿索悬棺以入墓穴。

2.华表。

五、楹鼓[yíng gǔ]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相关阅读

  • 激光狂热者,100版本如何获得激光狂热者
  • 学校生活作文200字左右(我的校园生活作文200字)
  • 寸步不离的意思(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深谙的意思(深谙的意思和拼音)
  • 程潇是谁(程潇是谁扮演的角色)
  • 关于写鸡的作文
  • 信息改变生活作文250(科技改变生活作文200字)
  • 张家口的作文(张家口的秋天)
  • 绿玫瑰花语(格兰绿玫瑰花语)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