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带有一字的成语及解释
- 2、一字成语
- 3、一字成语大全.
- 4、一字开头成语大全
- 5、一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带有一字的成语及解释
以“一”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1. [一座皆惊] 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2. [一坐一起] 犹言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3. [一坐尽倾] 指满座倾慕。
4. [一坐尽惊] 指满座皆惊服。
5. [一坐皆惊] 指满座皆惊服。同“一坐尽惊”。
6. [一走了之] 指不顾而去。
7.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8. [一字一珠] 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9. [一字一泪] 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泪”。
10. [一字一句] 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
11. [一字一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12. [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13. [一字千秋] 指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14. [一字千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1钧=30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15. [一字千金]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16. [一字连城] 极言文辞的精妙。
17.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18. [一字长蛇阵]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19. [一字长城]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20. [一字不易]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21. [一字不苟]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22. [一字褒贬] 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23.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24.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25.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26.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27. [一资半级] 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28.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29.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0. [一柱擎天]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31. [一柱承天] 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同“一柱擎天”。
32. [一重一掩] 指山峦重迭稠密。
33. [一掷乾坤] 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
34. [一掷千金]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35. [一掷百万]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36. [一致百虑] 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37. [一至于斯] 竟到如此地步。同“一至于此”。
38. [一至于此] 竟到如此地步。
39. [一纸千金]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40. [一纸空文]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41. [一肢一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同“一肢半节”。
42. [一肢半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43. [一知片解] 犹一知半见。指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44. [一知半解]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45. [一知半见] 指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46. [一枝之栖] 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47. [一枝一栖] 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48. [一枝一节] 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比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49. [一支半节] 指一小部分。
50. [一之已甚] 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同“一之谓甚”。
51. [一之谓甚] 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52. [一之为甚] 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同“一之谓甚”。
53. [一枕南柯] 指一场梦幻。
54. [一枕黄粱] 比喻虚幻的梦想。
55. [一枕黄梁]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56. [一枕槐安] 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57. [一枕邯郸] 比喻虚幻的梦想。同“一枕黄粱”。
58. [一针一缐] 比喻细微的东西。缐,亦作“线”。
59. [一针一线]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60. [一针见血]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61. [一张一弛]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62. [一眨巴眼] 方言。一眨眼。
63.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64. [一则一,二则二]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65. [一缘一会] 指有缘相合。
66.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67. [一元大武]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68. [一渊不两蛟] 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69. [一语中人] 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
70. [一语中的]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
71. [一语双关] 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72. [一语破的]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73. [一语道破]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74. [一隅之说] 片面的说法;偏见。
75. [一隅之见] 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76. [一隅之地] 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77.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78. [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79. [一拥而入] 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80. [一迎一和] 指一味迎合。
81. [一应俱全] 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82. [一饮一啄] 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83.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
84. [一意孤行]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85.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86. [一以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87.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88. [一衣带水] 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9. [一叶知秋]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90.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91. [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也作“一叶蔽目”。
92. [一叶迷山] 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93. [一叶落知天下秋]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94. [一叶报秋]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95. [一噎止餐] 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96. [一言中的]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97. [一言以蔽之] 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98. [一言一行] 每句话,每个行动。
99. [一言兴邦] 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100. [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101. [一言堂]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102. [一言丧邦]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103. [一言千金]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104. [一言难尽]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105. [一言两语]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106.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07.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08.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109. [一言半语]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110. [一言半句]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111. [一言半辞]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112. [一薰一莸]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113. [一熏一莸] 熏:香草;莸:臭草。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114. [一行作吏] 一经做了官。
115. [一星半点] 形容极少。
116. [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117.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118. [一心一力] 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19. [一心一计] 一心一意。
120. [一心一腹] 指一条心。
121. [一心一德]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122. [一心无二]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123.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124.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125.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126. [一蟹不如一蟹] 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127. [一泻万里]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128. [一泻千里]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29. [一泻百里]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130. [一些半些] 形容极少。
131. [一笑置之] 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132. [一笑一颦] 指脸上的表情。同“一颦一笑”。
133. [一笑倾城] 形容女子的绝色。
134. [一笑千金]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135. [一笑了之] 笑一笑就算了事,指不予重视。
136. [一笑了事] 笑一笑就算了事,指不予重视。同“一笑了之”。
137. [一笑百媚] 形容美人的笑态。
138. [一厢情愿]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139. [一厢情原]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原”。
140. [一相情愿] 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141. [一相情原]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亦作“一厢情原”。
142. [一献三售] 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143. [一献三酬] 指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144. [一线之路] 指一条活路。
145. [一线生机] 线:微小;生机:生存的机会。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
146. [一现昙华]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147. [一席之地] 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148. [一息奄奄] 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
149. [一息尚存]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150. [一夕一朝] 一个晚上或一个早晨。形容很短的时间。同“一朝一夕”。
“一”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1.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俗语。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2.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3.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4. [主一无适] 专一,无杂念。
5. [知一万毕] 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6. [载一抱素] 指坚持一种信仰,固守素志。
7. [有一无二] 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8. [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9. [有一得一] 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10. [有一搭没一搭] 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11. [用一当十] 比喻以寡敌众。
12. [以一知万]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13. [以一警百] 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14. [以一儆百]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15. [以一奉百]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16. [以一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17. [以一持万]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18. [无一不知] 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19. [无一不备] 指样样齐全。
20. [问一答十]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21. [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22.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23. [头一无二] 唯一,只有一个。
24.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25. [说一不二]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26. [数一数二] 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27. [赏一劝众]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28. [赏一劝百]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29. [杀一砺百] 犹言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30. [杀一利百]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
31. [杀一警百]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儆百”。
32. [杀一儆百]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33. [人一己百]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34. [阙一不可] 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35. [缺一不可] 少一样也不行。
36. [清一色] 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37. [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38. [偶一为之] 指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
39. [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40. [抹一鼻子灰] 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41. [决一死战] 对敌人拼死决战。
42. [决一胜负] 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43. [决一雌雄] 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44. [举一废百] 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45. [举一反三]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46. [径一周三] 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
47. [经一事,长一智] 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48. [教一识百]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49. [歼一警百] 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
50. [画一之法] 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 政策。
51. [划一不二] 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52. [挂一漏万] 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53. [功一美二]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54. [浮一大白]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55. [讽一劝百] 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56.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57. [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58.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9.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60.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61. [丁一确二] 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62. [丁一卯二]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63. [的一确二]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64. [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65. [此一时彼一时]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66. [此一时,彼一时] 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67. [纯一不杂] 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68. [出一头地] 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69.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70. [惩一警百] 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71. [惩一儆百] 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72. [惩一戒百] 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
73. [成一家言]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74.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75.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一字成语
一字成语有:一团和气、一五一十、千人一面、一心一意、一言为定。
1、一团和气,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tuán hé qì,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
2、一五一十,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wǔ yī shí。意思是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一清二楚。出自《水浒全传》。
3、千人一面,汉语成语,拼音qiān rén yī miàn,意思是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出自《红楼梦》。
4、一心一意,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xīn yī yì,意思是形容做事专心一意,一门心思地只做一件事。出自《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5、一言为定,汉语成语,拼音: yī yán wéi dìng,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出自《赵氏孤儿》。
一字成语大全.
一字的成语有:表里如一、独当一面、说一不二、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1、表里如一
【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译文】:文章收尾结构周密,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2、独当一面
【解释】: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译文】:而汉王的准备,唯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当一个面。
3、说一不二
【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译文】: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制约台一样,说一是一,说法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反驳过他们的。
4、自成一家
【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出自】:唐·李延寿《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译文】:写文章要自出机抒,成为一家风骨。
5、独树一帜
【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译文】:元白在唐朝之所以能独树一帜的,正是这种不继承盛唐窠臼的。
一字开头成语大全
一丁不识;一人之交;一人有庆;一了百了;一了百当;一刀两段;
一刀两断;一寸丹心;一寸赤心;一口一声;一口同音;一口同声;
一夕一朝;一之已甚;一之为甚;一之谓甚;一天一地;一天星斗;
一夫之用;一夫之勇;一夫当关;一元复始;一木难支;一五一十;
一支半节;一不扭众;一切万物;一切众生;一日三月;一日三省;
一日三秋;一日三复;一日三岁;一日三覆;一日千丈;一日千里;
一日之长;一日之长;一日之雅;一日万里;一日万几;一日万机;
一牛吼地;一牛鸣地;一手一足;一手一脚;一手包办;一手遮天;
一毛不拔;一片冰心;一片宫商;一片散沙;一仍旧贯;一反常态;
一介之士;一介之才;一介之善;一介不苟;一介不取;一分一毫;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一文如命;一心一力;一心一计;一心一路;
一心一腹;一心一意;一心一德;一心同功;一心同归;一心同体;
一心无二;一孔之见;一以贯之;一以当十;一以当百;一世之雄;
一世龙门;一本正经;一本万利;一目十行;一目了然;一目了然;
一目之士;一目五行;一目数行;一目了然;一旦一夕;一生一世;
一生一代;一生九死;一矢双穿;一丘一壑;一丘之貉;一代风流;
一民同俗;一匡九合;一匡天下;一式一样;一成一旅;一成不易;
一成不变;一至於此;一至於斯;一吐为快;一帆风顺;一帆顺风;
一年一度;一年半载;一行作吏;一决雌雄;一衣带水;一字一句;
一字一板;一字一珠;一字千金;一字千秋;一字不苟;一字不易;
一字长城;一字连城;一字兼金;一字褒贬;一如既往;一走了之;
一技之长;一花独放;一步一鬼;一步一趋;一步登天;一见了然;
一见如故;一见如旧;一见倾心;一见锺情;一吠百声;一男半女;
一串骊珠;一吟一咏;一邱之貉;一身两役;一身是胆;一佛出世;
一坐一起;一坐皆惊;一坐尽倾;一坐尽惊;一迎一和;一言一行;
一言九鼎;一言千金;一言半句;一言半辞;一言丧邦;一言为定;
一言兴邦;一言难尽;一表人才;一表人材;一表人物;一表非凡;
一表非俗;一表堂堂;一长一短;一长二短;一长半短;一拍即合;
一枝一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枕邯郸;一枕南柯;一枕黄粱;
一枕槐安;一卧不起;一事不知;一事无成;一来二去;一些半些;
一虎不河;一呵而就;一呼再喏;一呼百诺;一呼百应;一知片解;
一知半见;一知半解;一物不知;一秉大公;一秉至公;一秉虔诚;
一往而深;一往直前;一往情深;一往无前;一命之荣;一命鸣呼;
一命归西;一命归阴;一念之差;一念之误;一肢一节;一肢半节;
一狐之掖;一狐之腋;一刻千金;一波三折;一波万波;一定之规;
一定不易;一定不移;一官半职;一空依傍;一门心思;一门同气;
一床两好;一草一木;一相情原;一柱承天;一柱擎天;一轨同风;
一面之交;一面之款;一面之雅;一面之词;一面之缘;一面之辞;
一面之识;一面如旧;一哄而上;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閧而散;
一星半点;一眨巴眼;一品白衫;一重一掩;一狠二狠;一差二悮;
一差二误;一差二错;一差半错;一差两讹;一飞冲天;一班一级;
一班一辈;一班半点;一马一鞍;一马平川;一马当先;一根一板;
一索成男;一索得男;一致百虑;一时三刻;一时千载;一时之选;
一时之权;一时半刻;一时半晌;一时半霎;一时伯仲;一气呵成;
一气浑成;一笑一颦;一笑了之;一笑了事;一笑千金;一笑百媚;
一笑置之;一笑倾城;一倡一和;一倡三叹;一倡百和;一息尚存;
一息奄奄;一射之地;一般见识;一般无二;一针一纟泉;一针见血;
一饥两饱;一脉同气;一脉相承;一脉相通;一脉相传;一脉香烟;
一高二低;一席之地;一病不起;一家一火;一家一计;一家之作;
一家之言;一家之学;一家之辞;一家老小;一家眷属;一家无二;
一纸千金;一纸空文;一现昙华;一接如旧;一扫而空;一乾二净;
一厢情原;一晦一明;一败如水;一败涂地;一唱一和;一唱三叹;
一唱百和;一国三公;一偏之见;一偏之论;一得之功;一得之见;
一得之愚;一贫如洗;一脚不移;一毫千里;一毫不苟;一毫不差;
一毫不染;一望而知;一望无际;一望无边;一清二白;一清二楚;
一清如水;一视同仁;一张一弛;一阶半级;一阶半职;一隅三反;
一隅之见;一隅之说;一琴一鹤;一斑半点;一场春梦;一壸千金;
一搭一档;一搭两用;一挥九制;一挥而成;一挥而就;一叶知秋;
一叶迷山;一叶报秋;一落千丈;一朝一夕;一朝千里;一朝之忿;
一朝之患;一栖两雄;一跌不振;一无所有;一无所知;一无所能;
一笔不苟;一笔勾消;一笔勾销;一笔勾断;一笔抹杀;一笔抹摋;
一笔抹煞;一傅众咻;一饭千金;一饭之德;一饮一啄;一劳久逸;
一劳永逸;一寒如此;一画开天;一统天下;一丝一毫;一丝不苟;
一丝不挂;一丝两气;一塌胡涂;一塌糊涂;一鼓一板;一鼓作气;
一梦华胥;一槌定音;一概而论;一岁三迁;一岁再赦;一岁载赦;
一路平安;一路风清;一路风尘;一路神祇;一路货色;一路顺风;
一路福星;一乱涂地;一意孤行;一资半级;一褱而论;一碧万顷;
一模一样;一模二样;一榻胡涂;一团和气;一团漆黑;一鸣惊人;
一个半个;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一语道破;一语双关;一误再误;
一尘不到;一尘不染;一尘不缁;一齐众楚;一闻千悟;一网打尽;
一网尽扫;一发千钧;一谷不升;一谷不登;一瞑不视;一暴十寒;
一喷一醒;一噎止餐;一箭上垛;一箭之地;一箭双雕;一箭双雕;
一德一心;一彻万融;一盘散沙;一剑之任;一诺千金;一诺无辞;
一麾出守;一潭死水;一穷二白;一浆十饼;一线之路;一缘一会;
一树百获;一还一报;一举一动;一举三反;一举千里;一举成名;
一举两全;一举两得;一举万里;一钱不名;一钱不值;一钱如命;
一锤定音;一龙一蛇;一龙一猪;一掷千金;一掷百万;一掷乾坤;
一薰一莸;一点一滴;一点半点;一点灵犀;一簧两舌;一谦四益;
一应俱全;一臂之力;一鞭先著;一箪一瓢;一双两好;一觞一讠永;
一泻千里;一泻百里;一泻万里;一窍不通;一曝十寒;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一蹴可几;一蹴而成;一蹴而得;一蹴而就;一嚬一笑;
一辞同轨;一雕双兔;一瓣心香;一献三售;一献三酬;一筹莫展;
一馈十起;一触即发;一触即溃;一览无馀;一夔一契;一顾倾城;
一鳞一爪;一鳞片爪;一鳞片甲;一鳞半爪;一鳞半甲;一揽包收;
一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一 字 什么”的四字成语有20个:
1、一 字 不 差
【拼音】: yī zì bù chā
【解释】: 一个 字 也 没有 更 改,与 原 文 雷 同。
【出处】: 清 · 褚 人 获《隋 唐 演 义》第 87 回:“鹦 鹉 在 旁 谛 听,便 都 记 得 明 白,朗 朗 的 念 将 出 来,一 字 不 差。”
【拼音代码】: y z b c
【近义词】: 一 字 不 易、一 字 不 爽
【用法】: 作定语、状语;多 用于 背 诵、抄 袭 等
2、一 字 千 金
【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 增 损 一 字,赏予 千 金。称 赞 文 辞 精 妙,不可 更 改。
【出处】: 《史 记 · 吕 不 韦 列 传》:“布 咸 阳 市 门,悬 千 金 其 上,延 诸 侯 游 士 宾 客 有 能 增 损 一字 者 予 千 金。”
【举例造句】: 文 温 以 丽,意 悲 而 远,惊 心 动 魄,可谓 几乎 一字 千 金 ★南 朝 梁 · 钟 嵘《诗 品》卷 上
【拼音代码】: y z q j
【近义词】: 一 字 千 钧、一 字 一 珠、字 字 珠 玑
【反义词】: 一 文 不 值
【歇后语】: 王 羲 之 手 书
【灯谜】: 最 贵 的 稿 费
【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 文 章 或 字 写 得 好
【英文】: one word is worth a thousand taels of 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