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徽怎么读 拼音
- 2、徽字拼音
- 3、徽这个字的拼音
- 4、徽怎么读 汉字徽怎么读
- 5、徽的拼音
徽怎么读 拼音
徽的读音是【huī】。
意思是标志,符号;美好的;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意思是:标志;符号 [emblem;sign]。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宏伟,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部】徽·康熙笔画:17,部外笔画:14。
〔古文〕《唐韵》许归切《集韵》《韵会》吁韦切,音挥。《说文》衺幅也。
又《尔雅·释诂》善也。《疏》徽者,美善也。《书·舜典》愼徽五典。《诗·小雅》君子有徽猷。
又太姒嗣徽音。
又《正字通》琴节曰徽。《前汉·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嵆康·琴赋》徽以锺山之玉。《注》以玉为徽也。
又《说文》三纠绳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系用徽纆。《扬雄·解嘲》折胁拉髂,免於徽索。
又徽嫿,奔驰貌。《马融·广成颂》徽嫿霍奕,别骛分奔。
又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
又与幑通。帜也。《礼·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号。《注》徽号,旌旗之属也。《扬雄·羽猎赋》徽车轻武。《注》徽车,有徽帜之车也。
又与褘通。《张衡·思赋》扬杂错之袿徽。《注》尔雅曰:妇人之徽谓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缨也。按《尔雅·释器》本作褘。
徽字拼音
徽的拼音是:[huī]
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三体古经文字中,产生时间可能更早。 《说文》中说"徽,衺幅也。一曰三纠绳也。从糸,微省声。"这里说的是"徽"的本义,指三股绳合在一起构成的绳索。引申义有束缚,标志之义。《文选·张衡〈思玄赋〉》中说"舒訬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这里的"徽"通"袆",指古代妇女用来蔽膝或覆头的佩巾。
"徽"字始见于三体古经文字中(图1)。《说文》中的篆文字形(图2 )由"彳"、头发的示意图、"攴"构成。《说文》对"攴"的解释是轻轻的敲打,在此字里面有轻微提醒之义。整个字的意思就是督促人们在上街的时候头上要缠住有家族标志的头巾。
"徽"是形声字。三体石经"徽"字古文从糸、微(wēi)省声。"糸"表意,篆书形体中像线绳。微有细小意。表示徽是由细小的三股线构成。本义是指三股线合成的绳子,如《易·坎》中说"系用徽纆,寘于丛棘。"绳子可用于捆绑,故"徽"又引申为束缚。由绳之义又可引申为系琴弦的绳,又引申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现代常用的"标识"之义由此引申而来。
徽这个字的拼音
徽这个字的拼音
徽拼音
[huī]
[释义]:1.标志,符号:国~。校~。帽~。~章。~记。~帜(zhì)。 2.美好的:~号。 3.〔~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墨”。 4.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徽怎么读 汉字徽怎么读
1、徽(拼音huī)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三体古经文字中,产生时间可能更早。
2、徽墨[huī mò] 旧徽州府歙(shè)州(今安徽歙县)出产的墨。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说,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3、市徽[shì huī] 一个城市所规定的代表这个城市的标志。
4、队徽[duì huī]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它由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
徽的拼音
“徽”的读音是:[huī]。
释义:
1、标志,符号 。
2、美好的。
3、〔~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
4、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部首:彳;笔画:17 。
组词:
1、国徽[guó huī]:由一个国家的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
2、徽数[huī shù]:谓褒赐封赏之礼数。
3、徽容[huī róng]:美好的风范;美好的容貌。
4、邮徽[yóu huī]:旧时邮务所用徽章。旧式圆形,内绘一雁,后废。
5、徽剧[huī jù]: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
6、会徽[huì huī]:某些会(如运动会)的特征标志。